去冰后的超大杯柠檬茶。(来源:受访者)

信网7月5日讯(记者 谷正原 耿润)“我在下单页面备注我有脑血栓,不能喝加冰饮料,到店后店员只给我接半杯。他还理直气壮告诉我,产品去冰后就是这样。”近日,市民吴先生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的一篇文章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文中分享了他在青岛市市南区某瑞幸咖啡店内的一次消费经历。对此,涉事商家属地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表示,根据现有法规,无法强制要求餐饮商户写明饮料的具体构成,建议消费者选择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

消费者曾备注特殊要求。(来源:受访者)

脑血栓患者备注去冰 店家只给了半杯饮料

现年57岁的吴先生于两年前不幸得了脑血栓,医生叮嘱他,夏季要避免喝冷饮,冰水有诱发或导致血管再度受凉痉挛的可能性。6月22日下午14时,吴先生通过瑞幸咖啡App,在青岛市市南区某门店内下单购买了一杯轻咖柠檬茶(超大杯),下单时他不忘医嘱,向商家备注了“我有脑血栓,只能放两个冰块。”

但当吴先生到店自取时发现,店家只给他提供了半杯柠檬茶。店内服务员表示,由于部分产品有固定的配比,无法去冰或少冰,因此只能给他接半杯。吴先生的朋友当场向商家提出了质疑,“点的超大杯,到手就半杯。这样算来,我想喝一整杯岂不是需要至少点两杯?”吴先生也表示,自己花钱买的是柠檬茶,不是冰块,既然商家有自己的原则,且不能对患病的消费者给予特殊照顾,那么就应该在商品详情页写上“轻咖柠檬茶(超大杯,内含半杯冰)”或至少标明“该产品不支持去冰或少冰”,以免给其他消费者造成误解。

网友评论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此类案例不胜枚举

由于当天在场的服务人员并不是店铺管理者,没有决策权,吴先生也只好带着自己的意见和半杯柠檬茶先行离店。离开时,店员也提醒了吴先生,如果因为饮料过凉再度诱发他的疾病,店方概不负责。事后,吴先生将此次消费经历发在了个人社交媒体,短短几天,就有数百名网友留言评论。其中,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在瑞幸咖啡也有过相似的消费经历,“一杯咖啡里液体就一口,主体是冰块。”“到线下点单时,要求店员去冰,对方答复做不了。”还有一些网友直接晒出了自己所购饮品内的冰块含量,喝完杯中饮料后,剩余的冰块高度甚至还要略高于“液位线”。

针对市民吴先生及网友们反映的这些问题,信网咨询了瑞幸咖啡官方客服,工作人员回应称,产品中的冰量是依据配方要求添加的,下单系统中一部分冰饮支持去冰,也有一些不支持去冰。“有些产品有固定配比,去冰或少冰后口感就变了。只是制作工艺的问题,并不是偷工减料。”但是对于加冰的具体冰量,对方回应称,“按照公司指定的标准,无法精确到具体克数。”

执法人员答复 无法对商家进行强制要求

事件发生后,吴先生将该问题反映给了青岛市便民服务热线,一天后,涉事商家属地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表示,根据现有法规,无法按照吴先生的意见,强制要求餐饮商户写明饮料的具体构成,建议消费者选择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

饮料中冰块过多,导致消费者购物体验不佳,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针对吴先生遇到的情况,对此青岛市消费者保护权益委员会工作人员认为,面对消费者这“去冰”的制作请求,部分商家会以“影响口感”,“固定配方”作为回绝消费者的托词,理所当然的拒绝换位思考,虽然这并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但商家应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有些商家认为,一杯饮料‘划不划算、值不值’,只是消费者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直接利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主管部门就应该想办法制定行业公开标准,最大限度的照顾到消费者,尤其是一些患病的特殊群体的感受。”

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认为,如果瑞幸咖啡的员工没有按照消费者的订单要求提供完整的饮料,那么他们可能没有履行合同中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并且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商家有义务按照顾客的要求提供商品或服务。但如果店方没有涉及到其他违法行为(如欺诈、侵权等),那么可能不会直接构成违法。但如果因为未按约定提供服务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消费者可以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向商家提出索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