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话接上回,
范闲抱着孩子去给那些娘娘们看后,
因为宫中没有女主人了,
导致对孩子的赏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只能日后再处理,

而宁才人在抱孩子的时候,
就对范闲说要派宫中的嬷嬷和乳娘照顾,
却被范闲很果决的拒绝了,
而范家生出个娃娃本是个喜事,
却因宫中最近死人太多,
怎么也欢喜不起来,
宁才人虽然笑的很开心,
但依旧无法冲破宫中的诡异味道,
宜贵嫔也只是很温和的笑着,
李承平倒是有点没心没肺的抱着娃娃,
一口一个妹妹的叫着。

这让范闲也有点无语,
李承平虽然有点早熟,
只是这辈分错的有些离谱了,
果然现在的李承平还是将自己当个孩子,
该见的人也都见完了,
范闲就抱着孩子离开了后宫,
前往御书房接林婉儿回家,
庆帝对此也没有强留,
不过对小花赐名的事情也好缓缓再说,

离开皇宫后,
范闲也没有询问林婉儿跟庆帝谈了什么,
其实无非就是跟李云睿和那两位皇子的死有关,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
在庆帝强力的收拢下,
朝廷的六部三院三司逐渐回归了正轨。

而四处的叛军残党,
也被叶重带兵尽数剿灭,
整个局面已经安定了下来,
谋反的气息也终于逐渐的平淡了,
所以范闲一大早就辞去了监国的职责,
将行玺还给了庆帝,
目前范闲依旧是鉴查院的提司、内库的转运使,

再也不用理会朝政的问题了,
就这样范闲清闲的过了一个月,
不过接下来范闲也要入宫了,
为了之前答应过李承乾的事情,
这次和谋逆有关京都的官员一共三百四十多人,
加上他们的下属亲眷这些,
拢共抓了四千多人,
京都鉴查院、刑部、大理寺的大牢全都被关满了,
甚至连太学的学堂都被挪出来关押犯人,
这几千个脑袋,
也是李承乾想要保下来的。

范闲当初答应了李承乾,
无论这件事成与不成,
总要去做才行,
毕竟做人总不能食言,
说到这里还是要告诉一下大家,
要么不要答应别人,
要么答应下来就去做,
这才是为人的相处之道,

第二天一早,
范闲就穿上了官服,
还顺带拿上了小花满月踩红脚印的布,
这是要准备去跟庆帝恭喜,
等进宫见到庆帝后,
范闲也将自己的恳求说了出来。

言语之中,
范闲没有提到李承乾的名字,
不过是就事论事,
劝说庆帝能够法外开恩,
只不过庆帝的脸色却越来越阴沉,
范闲也感受到了一股浓烈的寒意,
但依旧坚持的将所有的话说完了,
这不仅仅是李承乾死前的嘱托,

更是关乎于他自己的勇气,
但庆帝却直接大怒,
将茶杯摔在了范闲的脚边,
然后范闲立刻下跪磕头继续请庆帝法外开恩,
只是回应他的,
都是庆帝痛骂的声音,
两人吵了没多久声音就逐渐平息了。

范闲一脸愤愤不平的离开了御书房,
但刚离开皇宫,
范闲的愤愤不平就收敛了下去,
转而是平静带着一丝忧虑,
回到范府后,
宫中接连几日都没传来任何消息,
庆帝也没下旨对范闲训斥,

这更让范闲惶惶不安了起来,
庆帝已经猜出了范闲的用意,
所以也给范闲玩了一招阴的,
这件事就是不作出任何的举动,
范闲利用鉴查院给庆帝送出了几封奏折,
打算再次激怒庆帝,
却如同石沉大海一点回声也没有,
又过了几天,
关于如何处置谋逆的事情总算有了定论,
庆帝竟然听从了范闲的意见,
选择了从轻发落。

对于京都那些叛乱的官员,
以及一些没有得到释放的人,
一共一千多人,
尽数被判了斩首,
不过被牵连进来的妇女和孩子,
都被从轻发落了,
然后就是投降的叛军们,
庆帝也只是挑拣了某个层级以上的将官杀了,
那些普通的士兵,

就被打散后发往各处的边境,
以死囚的身份为庆国厮杀,
最后范闲统计了一下,
这次大概有两千多人因为叛乱之事身死,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范闲的预期,
只是范闲想不通庆帝为何如此。

要真是因为他的觐见,
那为何庆帝还要发如此大的脾气,
要知道范闲和庆帝那次的冲突,
已经震惊了整个京都,
但朝野上下也都认为是范闲貌似觐见才有这样的结果,
不由得对范闲又高看了几分,
侥幸逃脱被杀的人也对范闲心存感激,

一时间,范闲的清名再次响彻京都,
其实范闲做这件事的时候,
压根就没想这件事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
甚至打算借着激怒一下庆帝,
让庆帝愤怒之下打发自己离去,
却没想到庆帝玩了这么一手,
将范闲的名声给拱了起来,
让范闲辞官都不可能了。

看到自己的计划落空,
范闲也不由得郁闷了起来,
这下也只能回到鉴查院中继续帮着庆国做事,
京都叛乱后,
范闲也是第一次回到了鉴查院,
将八处的头目叫来略微了解了一下情况,
然后前往了陈园看望陈萍萍这个老狐狸,

打算问问陈萍萍对于庆帝举动的看法,
那么这次范闲和陈萍萍之间,
会说一些什么呢?
就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