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金,或许大部分人立马想到的就是富得“流油”的沙特阿拉伯,再不济就是美国。

但实际上,世界上持有黄金量最多的,竟然是我国旁边的“印度阿三",没错,就是那个坐火车都要选择免费“挂票”的印度。

而且印度人对黄金有一种“近乎疯魔”的崇拜与追求,特别是在印度民间,他们的黄金储备量可要比我们想的多得多,甚至比银行手持的也要多上几倍。

但是,这里便产生了一个悖论:印度明明拥有那么多黄金,甚至有新闻报道说:印度的黄金储量位居全球第一。那为什么他们还是属于中低收入国家,是他们手里的黄金不值钱了吗?

印度为何还是穷?

要说印度民间的黄金储备量有多少,说出来一定会让不少人大吃一惊。

根据报道,印度平民手中的各种金饰加起来要有22000多吨的数量,而美国政府是作为世界储备黄金最多的政府,我们会以为它要比印度多,但实际上它的储量也才只有1万多吨的数量。

通过这样一个显著的对比,可以看出印度人真的是对黄金达到了痴迷的状态。

别看印度人的黄金多,一些数据表明印度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一般的中收入人均GDP在1086美元至4255美元之间。

而在2021年印度的人均GDP为2256.6美元,这表明印度依然属于中低收入经济体。

尽管几年来印度被称为是人口最大的国家,它吃到了因为人口庞大的红利。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印度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成就与其庞大的人口规模并不相称,印度也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印度的人口超过13亿,其中将近1/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在印度,大约有2.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每天生活费用不到1.9美元。

要知道,每天生活费用不到1.9美元意味着这些人每天的生活开销非常有限,可能只能购买基本的食物和必需品。但是,若要购买营养充足的食物、医疗服务和其他基本生活必需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他们都对黄金有近乎疯狂的着迷。

如果你来到印度,你可以看到上至贵妇,下至街边乞讨的老妇人,她们都会有一些黄金来点缀的。小朋友可以戴耳环和脚链;已婚妇人加上鼻钉、手镯、脚趾戒指,除非守寡才可摘下。

如果一个印度人家境殷实,他可以随便购买黄金钻石,但是到了贫民这里,他们就“转战”购买大把的合金首饰。

有人说,既然能买得起黄金,那说明他们应该是不穷的呀?

实际上,现在印度人正是一个“坐拥金山却哭穷”的一个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印度自身的产业结构问题,二是黄金进口的不充分利用。

首先,印度的经济发展策略是先发展服务业,后发展制造业。但是印度现在的经济发展使得制造业无法满足印度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必须依赖进口外国商品。

制造业是印度最主要的外汇储备来源,但这也导致了印度本国外汇储备的严重短缺。

另外,印度也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困境,这种现象使得印度币贬值,这种困境促使他们寻求一个更加保值的方式,即将资金投资到相对稳定的资产中,以求保值。

因此在最近经济不稳定的时期,购买黄金成为了当地人理想的避险资产。

接着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大量的黄金进口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境。而由于印度本身的文化因素,使得这些进口的黄金并没有成功在他们国内流通。

这些黄金就不能像其他的国家一样成为“流通的财富”,而是变成了他们的负担。

所以,别看那些穷人或许会带着黄金,但是倒也只是一些会“发光”的“石头”罢了。

黄金变负担,背后的真相

那么印度人为什么不愿意将黄金变为现金呢,要知道如果能够将这些黄金换成现金,这可不是小数目。

但,正是因为印度的一些“糟粕文化”,让黄金也变成了“废品”。

首先是他们的文化里面就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能够拥有和穿戴黄金具有象征意义,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们的实力,即身份和地位。

在他们的印度教中,黄金具有特殊的含义,代表财富与吉祥,甚至还被尊称为拉克希米女神,她是掌管幸福与财富的女神。相信这位女神的印度人也相信,储备黄金能够给他们带来好运。

另外,在印度神话中,还有一种巨鸟迦楼罗,它的形象就是“金翅鸟”,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这些形象都是和金子相关。

所以看这些,正是传统的文化促进了印度黄金的积累,不管你是哪个阶级的人,无一不爱黄金。

接着,黄金在一些人眼里,是一种能够改变自己阶级和命运的法宝。

众所周知,印度生下来就是有等级制度的,这些种姓制度将印度人按照肤色深浅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再往下就是贱民,即达利特。等级越高的人能够享受众多权力,等级制度越低,意味着终身贫困。

根据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种姓之间禁止通婚,除非高种姓男性找不到配偶,才可能下找选择低种姓女性作为妻子。

而比上一层制度较低的低种姓女性为了嫁给高种姓男性,会承诺带来许多黄金饰品作为嫁妆,作为交换来改变自身阶层。

没有什么比通过联姻更能够快速地让自己“翻身咸鱼做人”了,因此许多家庭从女儿出生起就开始储备黄金,直到女儿出嫁时作为陪嫁。

即使在自身经济拮的情况下,家庭也会努力凑一凑,让女儿在出嫁时有100克黄金的嫁妆来保底。

甚至,黄金还能成为印度女人以后能不能被丈夫好好对待的一个标准。若嫁妆较少,丈夫便有可能经常施加虐待,还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陋习直到现在依然存在,实在是让人咂舌。

就算不用来作为婚礼的准备,黄金也会作为个人财产或捐赠给寺庙,用来祈福。总之,想让黄金转为现金在市场上流通,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据调查显示,超过90%的黄金被用于制作首饰。

再加上印度本身也不是什么“黄金大国”,它自身的黄金资源是偏少的。因此要想维持印度人民对黄金的高需求,就不得不通过进口来购买黄金,甚至出现了有人走私黄金的犯罪行为。

如果依赖进口购买黄金,会造成财政赤字。面对老百姓大量需求,印度也需要基础大量的外汇储备来购买黄金,因此政府的财政赤字风险就大大增加了,也让政府的负担更重了。

而且,走私黄金也将印度黄金市场的秩序扰乱了。当大量进口黄金后,会造成大量的外汇流失。如果不进行管控,或者管理不当,就会成为印度的累赘。

虽然说有不少的法律是针对这些走私犯,但面对大量的金钱和需求,仍有不少人铤而走险,投入了这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所以,不用纳闷这些黄金为什么没有转为现金,它们在印度,的的确确成为了一种不流通的“石头”。

看来,黄金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呀!

政府出手扭转局势

拥有这么多的黄金,却无法将它们变为和一样水平的东西,这不是没用吗!因此,印度政府坐不住了。

早在1947年印度政府曾一刀切式地禁止了黄金进口,1964年以后更不允许民间的私下交易。老百姓如果想要买黄金,需要遵循政府的整体安排。

但是这样的政策还没坚持多久,就失败了。

1991年印度重修《黄金管制法》,允许国民自行交易黄金,1997年政府开始允许指定的银行或代理商进口黄金,2003年设置黄金交易所,允许进口黄金,促进了民间交易。

这种政策如同打开了洪荒之力,老百姓购买的黄金数量疯狂上增,连总理都看不下去了。

2013年,时任总理辛格将黄金进口关税从4%提高到10%,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80:20规则”:即进口商只能将80%的黄金用于国内市场,至少20%必须出口到其他国家。

然后到了现任印度总理莫迪的时期,黄金进口关税又从10%上涨到了12.5%,还对商人额外征收1%的消费税。

并且莫迪总理还提出禁止单次20万卢比以上的匿名黄金交易、禁止单次30万卢比以上的实名黄金交易。

之后莫迪总理也是“再接再厉”,在2015年,莫迪总理还推出了一个著名的计划——“黄金货币化计划”。

通过这种计划,印度国民可以像存钱那样把黄金存进银行,然后按照黄金市价计算利率,储蓄到期后可以选择黄金或者是和黄金等价的现金。

莫迪总理提出这个计划的本意是让民间大量的黄金收归国库,更好地发挥它的金融属性。

然而,事与愿违。尽管莫迪总理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忽略了印度几千年以来就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他忽略了印度人的信仰威力之强。

一开始,这种计划还有点效果,在2017年印度银行吸收了将近12吨的黄金。但是到了第二年锐减至6.5吨,接着在第三年,只剩下约5吨。

这也说明,三年下来,全印度只回收了将近23吨的黄金,而这点量才占民间持有量的千分之一。

这也意味着,莫迪总理如果想要实现他的目标,得要花上好几千年才能成功啊......很显然,这样的计划在印度这里,也是行不通的。

印度总理怎么也想不到,还有一些家庭宁愿负债,也要买黄金,这是多大的执念呀!

由此可见,印度总理要面对的不只是黄金带来的经济负担,还要面对诸多问题,如:如何解决贫富差距?如何让这些印度人改变奉为信条的“黄金至上”的观念?如何让印度人抛弃以往的文化接受新事物?

这些都是自古就留下来的问题,一时半会也是解决不了的。

虽然近年来印度总被认为是“经济大国",不少人也吃到了相应的红利。但这只是仗着他们人口众多而有的优势,如果以上这些问题无法解决,是无法支撑这样一个国家走得更远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