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汉族人对父母的一种孝道,认为身体上的一丝一毫都受之于父母,不可轻易去损伤它。因此,对之的珍贵,就相当于对父母的孝敬,不敢怠慢。农耕时期,汉族百姓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很看重“孝道”,因此,身体发肤之于他们的意义非凡,头发从人一生下来,有可能就不曾剪去。

清军入关后,汉族人们的“毛发情节”受到毁灭性侵犯,女真族是游牧民族,喜于狩猎,为方便就把头剃光,他们没有蓄发的传统。因此入境关后,就颁发《剃发令》,其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目的是为宣扬女真族的剃发传统,打击汉族人的自尊心,以便建立清政府的统治。 从此之后,267年间,华夏男子都留着的“阴阳头”。当时的清政府入侵汉族,属于“异族”人,他们害怕受到汉文化的熏陶,逐渐汉化。于是,一入关,就实行“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让汉族人在头发与生命之间作出抉择,并且有些不愿剃发的汉族人都受到相当残酷的惩,甚至于丢了生命。

在如此暴力下,汉族男子只有违背祖训,剃发留辫,保住性命。然而,最初“剃发令”里,辫子并不是清宫剧中那种“阴阳头”,而是“金钱鼠尾”式。有记载“金钱鼠尾”就是头颅周围的头发全都剃掉,只留后面一钱大小的头发,把成编成细辫,其粗细刚好能通过“孔方兄”中间那个小孔,看起来就好比一根细细的老鼠尾巴。 在秦世祯《抚浙檄草》中就形象的描述有“结辫下垂,形如鼠尾,不堪入目”,可见,那个发型之丑。那么“阴阳头”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阴阳头”的盛行,并不是在清政府统治初期,恰恰相反,是清政府快没落时。就像一个物种一样,是逐步演变的过程,一项政策实施到慢慢让人接受,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从史料考证,在1799年之前,也就是早于乾隆称帝之前,清朝男子的发型变化并不大,也就是留头发从一钱大小稍变大成三四钱大小,辫好后仍是细细的一缕。 1799年以后,发型的变化蛮大的,就三四钱大小变成五六钱,随后变成八九钱大小,留的应发面积越来越大,所辫的辫子也就越来越粗,慢慢变成清宫剧中的阴阳头。当清朝统治日渐衰落时,蓄发也日益增多,由此可以看出,“剃发令”是多么不得人心。“剃发令”违背当时历史的趋势,人们迫于强政剃发,终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当统治衰弱时,强政的力量也就没有震撼力了。在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之前,人们还是留着“辫子头”,它的问题不仅丑,最可怕的就是脏。那么清朝男子的“辫子”到底有多脏呢?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离水源远的人们,取水只能靠天下雨,所以洗澡洗头,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何况当时留着那么长的辫子,洗起来也并不轻松。 还有一个问题,除了沐浴条件不成熟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他们认为,沐浴对身体健康不利。

《古今医统大全》就有记载:“频浴者血凝而气散,体虽泽而气自损。故有痈疽之疾者,气不胜血,神不胜形也”,在这种根深蒂固观念的影响之下,在封建社会中,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很少沐浴的,那时候王公大臣条件要好一些,大概一个月才洗一次头!普通的劳动人民有可能就是一年才洗一次! 清朝时期,那辫子是缠绕在一起,想象一下, 长时间不梳理,这给垃圾、泥垢还有跳蚤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日复一日, 积攒的垃圾是让人无法想象的。曾经有一个来过清朝的英国女子,有幸见到过清朝人洗头。

据她回想,那个辫子一解开,随之而来的,那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可以说让人窒息,还有小虫子刷刷掉下来,铺满一地,让她当场就想吐,后来好几天也吃不下饭。那样一个画面,简直不敢去回。 “辫子头”是一个历史的典故,虽然它脏,但之于它的意义可不能小看。当时的自然环境,生活设施,传统文化,人们心里的孝道,一件件,一样样,是不是都是我们现在不可缺少的历史文化,查起资料来,它也是人们研究的香饽饽。 参考资料: 《孝经·开宗明义》 《古今医统大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