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是哪里?或许你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有人问你听没听说过“白洋淀”,那么你肯定会心头一亮。

白洋淀曾是《小兵张嘎》的拍摄地,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乘一艘小木船在这里穿行,你可以看到如镜面般平静的湖水,和四周环绕的层层芦苇荡。每当微风吹过,芦苇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这里的历史与故事

但你或许不知道,这片美丽的湖泊曾经一度陷入困境,面临着干涸的危机。上游水土流失、入淀河流的枯竭,加上湖泊的分割和工业污染的加剧,让白洋淀岌岌可危,甚至一度需要黄河水“救济”。

在这段艰难的时期里,白洋淀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变迁?它是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落,现在又是否重新焕发了往日的光彩呢?

华北明珠——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广袤的华北平原腹地,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由143个淀泊和3700多条沟壕错综复杂地编织而成,总面积达366平方公里,素有“华北明珠”的美称。

其实早在西晋时期,古老的史书中就有对白洋淀的记载。书中提到:“掘鲤之淀,盖节之渊。”经过现代科学家的考证,所谓的“掘鲤之淀”正是今天的白洋淀,这里的“淀”字意指浅水湖泊。

近些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深入研究白洋淀环境变化,他们发现在遥远的地质年代,华北平原曾经历过多次剧烈的地壳运动,这些地质活动使大地逐渐沉降,形成了大片洼地。

而白洋淀就正是在这些洼地中孕育而生。

大约在距今两百万年前,黄河和海河流域的泥沙不断沉积,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共同作用,使得这片区域逐渐积水,形成了初步的湖泊地貌。

后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白洋淀又受到大清河、漕河等河流的注入,湖区的水量逐年增加,湖泊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水域变得更加辽阔和美丽。

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使白洋淀成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贸重镇。唐宋时期,这片水域成为了漕运的重要通道,运送粮食、盐、丝绸等物资的船只在这里川流不息,繁忙的水路交通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还使得白洋淀的湖泊面积和水位得以进一步扩展。

到了明清时期,白洋淀更成为了军事重地和经济中心,船只如织,岸边的渔村、商铺鳞次栉比,湖区内遍布水上人家,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

同时,这片湖泊还是华北平原的“肾脏”,在缓洪滞沥、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洋淀周边的芦苇荡不仅是天然的防风屏障,还能有效防止土壤侵蚀。湿地植物的根系对土壤有较强的固定作用,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

而且大家都知道,华北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水资源相对匮乏且四季气候温差较大。白洋淀能够有效缓解夏季高温,降低区域气温,并增加空气湿度,从而改善区域小气候。

冬季,白洋淀的水体还能吸收并储存热量,减轻寒冷天气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湿地效应”,有助于区域内的气候稳定,这里宝贵的水资源也能为周边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及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

这里还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栖息着众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包括丹顶鹤、白鹭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白洋淀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如今的“华北明珠”白洋淀,是河北大平原形成过程中,自然伟力留给河北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白洋淀为何会干涸?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白洋淀的面积逐年呈指数倍缩小,甚至一度陷入干涸的境地,要靠引黄河水续命。那么,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气候变暖问题愈加严重,平均每10年,白洋淀流域的降水量就会减少8.6毫米,而入淀水量也开始逐年减少。

回顾20世纪50年代,那时白洋淀的平均入淀水量高达18.27亿立方米。然而,到了八十年代,这一数字急剧下降至仅有1.47亿立方米。这样迅速的水量减少,直接威胁着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也给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但周边的居民并没有对这一变化引起重视,反倒在白洋淀的上游大力修建水库,导致华北平原的大部分河流都变成了季节性河流,进一步削减了白洋淀的入水量。

同时,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周边地区的工业和农业活动不断扩张,大片土地和湿地被开垦用于农田和建设用地,白洋淀原本丰富的水源遭受严重损失。

湿地生态系统更是遭受了雪上加霜的破坏。非法采砂、乱搭建码头等行为无法遏制,水源流失严重,大量的污染物被排放到湖泊中,水质也急剧恶化,动植物们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它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越来越少,甚至濒临灭绝的边缘。

曾经生机勃勃的景象已经被无处不在的死鱼、死虾和生活垃圾所取代,湖泊的水质甚至已经降至劣V类,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的范围。

白洋淀生态修复记

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看着曾经的“华北明珠”从此消失吗?当然不会!

2018年,雄安新区正式设立,同时白洋淀也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

首先要做的就是关闭当地污染企业,当地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对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排污,加强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少人类活动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影响,政府还通过资助和政策支持,积极推动周围民众的搬迁工作,许多周边村庄和居民纷纷搬迁至更加安全和适宜的地区,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

中国电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施的藻笮淀退耕还淀生态湿地恢复工程,通过将原本被耕地所占据的土地恢复成湿地,重新建立起湿地生态系统,将土地转化为适宜湿地生物生存的环境,恢复水域的生态功能和水动力条件。

解决了水源问题后,下一步就是着手清理淀底淤泥,恢复水生态环境,重焕区域水动力,探索开展生态修复。这是白洋淀退耕还淀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在对重点污染区域进行清理淀底淤泥的过程中,当地采用了生化方式处理,不添加任何药剂。通过植物、微生物、底栖动物等生物的作用,对淀底淤泥进行分解、降解和清除,有效地净化了水体环境。

科研人员在白洋淀引入栽植了30多种适宜性水生物,这些水生植物具有很强的生物吸附、降解和净化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

如今,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入淀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令人瞩目。据统计,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40%,总磷平均去除率达50%,这意味着白洋淀水域的污染程度得到了显著改善,水质得以有效净化。

不仅如此,白洋淀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野生鸟类的数量已经恢复至248种;在绿化工程方面,累计植树造林已超过46.9万亩,森林面积达到72.9万亩,覆盖率达到34%,大幅提升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意识也明显有所改变,农户们开始更加注重农田的生态种植,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清理周围的环境垃圾,社区里定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治理中来。

如今走在白洋淀湿地边,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清爽的湿润气息,天空中翱翔的鸟儿们成群结队,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引得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

白洋淀的例子也是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宝贵性。

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行为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最后也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守护者,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