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9岁的上交大硕士对奶奶说:“我出国留学了”,然而,转身却把遗体捐了。


张迪就是这位交大硕士,1990年,他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爸妈平时工作很忙,张迪基本都是在奶奶身边长大,在与奶奶的朝夕相处中培养了深厚的祖孙感情。


虽然缺少父母的陪伴,但是,张迪的性格十分开朗、懂事、孝顺,这得益于奶奶的教育。


29岁交大硕士对奶奶说:“我出国留学了”,转身却把遗体捐了

在张迪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带着他看书,他记忆力特别好,4岁的时候就会背几十首唐诗,别的孩子在外面又跑又跳,张迪却能安静地坐下来看书,身上总透着一股书生气质。


自从上学以来,张迪就从没让奶奶操过心,门门学科都很优秀,小学毕业后就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初中。


张迪不仅学习好,爱好也很广泛,他喜欢打篮球,还喜欢弹吉他,能静能动,没有一个老师不夸他。


初中毕业后,张迪如愿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他一如既往努力学习,或许是从父母身上看到生活的不易,张迪立志要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中毕业时,张迪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双一流”的东北大学。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有的同学已经开始谈恋爱了,而张迪却依然专注于学习,只要没上课,他就跑到学校图书馆看书,一坐就是半天。


他不仅将专业知识学得炉火纯青,还找到了自己更喜欢的领域,所以他决定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进入研究院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29岁交大硕士对奶奶说:“我出国留学了”,转身却把遗体捐了


张迪向着目标奋斗,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的动力工程专业读研,在学校中表现优秀,还没毕业,就已经收到了很多公司的聘用通知。


张迪最终选择到上海计量研究所工作,从事他喜欢的研究,知道消息后,最高兴的还是奶奶,逢人就夸:“我孙儿要做研究了!”,亲戚朋友都说他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然而,正当张迪的一切都步入正轨时,意外发生了。


2018年8月的一天,张迪正在实验室工作,他突然注意到自己的手臂上起了很多小红点,以为是天气炎热长了疹子,他去药店买了一盒药膏涂抹,可是,接连涂了几天,小红疹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越长越多,轻轻一碰还会渗血。


同事都劝他快去医院检查,于是,张迪向单位请了假,去医院皮肤科,医生一看说:“你这不是单纯的疹子,赶紧去查血常规!”


经过一系列抽血化验,结果出来了,医生看到报告单时,脸色变得凝重,说:“你这是急性白血病啊,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患上这病以后,血液里的造血干细胞就无法造血了。”


29岁交大硕士对奶奶说:“我出国留学了”,转身却把遗体捐了


张迪怎么也不相信,自己怎么就遇上了,于是,他跑遍了上海的各大医院,可检查结果都是急性白血病,医生说,只要一旦发病,就只能活3个月。


这意味着张迪的人生已经进入倒计时,简直是天大的打击,明明自己的人生才刚开始,怎么就要结束了。


医生告诉他,现在是初期,及时住院效果会好得多,于是,张迪决定住院治疗,给单位请了长假,但是没有给家人讲,害怕奶奶知道了担心。


刚住院几天,张迪的病就开始发作了,不仅反复发高烧,连耳朵、鼻子也开始出血,情况变得很严重。


医生说,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骨髓移植,不能再拖了,让他给爸妈打电话,告诉他们现在的情况。


29岁交大硕士对奶奶说:“我出国留学了”,转身却把遗体捐了


张迪拿起手机,想着要怎样讲才不会让爸妈太过担心,可当爸爸听到“急性白血病”时沉默了,电话那头传来爸爸竭力控制的啜泣声音。


听说消息后,爸妈很快就赶到了医院,看着儿子躺在病床上精神不振十分心疼,爸爸赶紧去做了骨髓配型,所幸,医生说可以做骨髓移植。


手术过后,张迪的病情有所缓解,大家都以为会好起来。然而造化弄人,谁知,几个月后,张迪的病情又复发了。


医生说还要再做一次骨髓移植,但是成功率也不高,可能只是延缓时间,张迪拒绝了。


为了治病,爸妈已经花光了积蓄,还借了不少钱,他们年龄也大了,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了。


于是,他说:“爸妈,谢谢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我还没来得及孝顺你们就要离开了,等我走了,把我的遗体捐赠了吧!”


还嘱咐爸妈:“千万不要告诉奶奶,就说我出国了,要去很久很久。”


29岁交大硕士对奶奶说:“我出国留学了”,转身却把遗体捐了


2019年,张迪用身体仅剩的一点力气签下了遗体捐赠协议,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短短的一生,临走时还奉献了所有,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火柴一生只燃烧一次,而它却带来了光明。


张迪生命虽短,但他却为社会留下了无限希望。


愿张迪在另一个世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幸福地生活,永远没有痛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