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大丰基地总装车间里,工人在生产风电机组电机。金风科技是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安装等业务的绿色科技型龙头企业,累计全球装机总量超过5.1万台,为中国市场提供了近25%的风电机组。该企业进入盐城后,构建了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并带动当地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地处黄海之滨的盐城市,拥有江苏省内最长海岸线和最大海域面积,沿海风能、光能、生物质资源丰富,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每秒7.6米,年均光照时间约2280小时。

当地着力把新能源产业打造为盐城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世界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全国晶硅光伏产业集群、沿海绿色氢能产业集群和长三角新型储能产业集群,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截至2024年4月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76.5万千瓦,已形成“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光电全产业链。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5日,工人在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大丰基地总装车间里作业。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5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大丰基地总装车间里,工人在生产风电机组电机。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5日,工人在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大丰基地总装车间里作业。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5日拍摄的由金风科技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兆瓦四自由度变桨偏航轴承试验台的外景照片(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6月6日,在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拍摄的大型风机叶片。该公司大兆瓦叶片项目总投资35亿元,新建6套风机叶片生产线,年产海上大兆瓦级叶片300套。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6日,在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在叶片上铺装玻纤布。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6日,在江苏盐城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里,自动运输设备在运输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风机叶片。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6日在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拍摄的大型风车叶片生产设备。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6日,在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在装卸用于制造叶片的巴沙木材料。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6日在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拍摄的大型风车叶片生产设备。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6月6日拍摄的射阳港低(零)碳产业研究院建筑屋顶使用的太阳能光伏电能系统(无人机照片)。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致力于新型电力系统园区的规划建设与沿海地区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目前,园区已集聚多家研究院及风光电产业项目,打造远景、中车、天顺、大连重工等4个百亿级智造基地,一个国际标准认证的低(零)碳产业园正在形成。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6月6日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拍摄的长廊顶部太阳能光伏系统(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6月6日拍摄的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外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6月6日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拍摄的正在使用中的风电设备(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6月6日拍摄的位于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的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的外景照片(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6月6日拍摄的位于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的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的外景照片(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位于盐城市东台条子泥外的海上风电基地景色(2023年8月31日摄)。该市全力拓展蓝海风电开发,建成全国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海上风电项目。2021年,盐城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554万千瓦,首次超过盐城火电装机。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位于盐城市东台条子泥外的海上风电基地日出景色(2023年8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盐城市滨海县海堤公路附近的风力发电设施(2023年9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