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0 月,28 岁的柱子哥拿着癌症诊断书走出医院,秋风卷着落叶扑在脸上,她攥着那张纸在路边站了十分钟,没哭,倒先摸出手机给闺蜜发了条消息:“这下得跟阎王爷掰掰手腕了。” 这个从小在东北老厂区长大的姑娘,打小就跟着下岗的父母 “熬苦日子”—— 后来爸妈先后查出癌症,她十几岁就帮着煎药、跑医院,“难” 字早刻进了骨子里,反倒练出了遇事不慌的韧劲儿。

确诊没几天,她把家里的旧书桌收拾出来,摊开 Excel 表格和思维导图本子,键盘敲得哒哒响,像在给 “抗癌” 这个硬仗画作战图。她先蹲在阳台的旧柜子里翻保险单,泛黄的纸页上还沾着当年的灰尘,她就拿湿抹布擦干净,连理赔需要的银行卡号、保险公司联系人的微信都在表格里标得明明白白;接着算家庭账,未来两年给爸妈的生活费、医药费,甚至冬天取暖费都列出来,算完在旁边画了个小太阳:“得让爸妈踏实。”

手头的工作也没含糊。她拉着同事小周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坐了一下午,笔记本上记满了项目进度:“这个客户喜欢早上沟通,记得提前发方案”“那个文件存在共享盘‘2018Q3’文件夹里,密码是我生日后六位”—— 她不想因为自己生病,给团队添乱。就连遗嘱,她都用思维导图理得清清楚楚:身后事找发小帮忙,想葬在能看见松树的地方,告别仪式别搞哭哭啼啼的,就放她喜欢的那首《平凡之路》。

第一次化疗那天,药水流进血管时又冷又疼,她攥着床单咬着牙,脑子里却在想:“晚上回去得把就医攻略写下来,省得别人走弯路。” 她从没觉得 “得了癌症就该被全世界捧着”,跟老公老唐聊治疗底线时,她坐在沙发上,手里捏着个苹果,说得特实在:“咱先说好,以后要是疼得没法说话了,就别插呼吸机了;治疗的钱也定个数,超了就停,你以后还得过日子,不能被我拖垮。” 后来还特意拉着爸妈坐下来,认真说:“这些都是我自己选的,以后可不能怪老唐半句。”

说起家里的事,柱子哥也有过委屈 —— 小时候爸妈忙着打零工,她常自己煮泡面;公婆一开始也愁得睡不着,偶尔会念叨 “这病咋就找上咱家门了”。但确诊后,她反倒先软了下来:给妈妈擦药时,摸着老人手上的老茧,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省下饭钱给她买冰棍的样子,眼眶一热,过去的疙瘩就散了;对公婆,她总想着买些他们爱吃的东北酸菜、粘豆包,笑着说:“您二老别愁,我还能跟你们一起包饺子呢。” 她还凭着自己懂点金融的本事,琢磨着给家人添了几份保险,连缴费提醒都设成了老唐的手机号。

治疗间隙的深夜,她总靠在床头写东西。化疗后手肿得握不住笔,就用语音转文字,转完又觉得语气太生硬,再一句句改。她写的东西特实在:怎么跟医生说清病情才不耽误事,外地人来大城市看病该怎么找便宜又近的住宿,甚至教病友家属怎么给病人擦身才不疼;也写自己的琢磨:老年护理到底该怎么搞,女性要不要生孩子得自己说了算,医患闹矛盾时有没有更平和的解决办法。

两年下来,她敲出了 100 万字。有人问她累不累,她笑着说:“这哪是累啊,是跟世界唠嗑呢。” 有时候病友给她发消息,说 “按你写的法子找到了好医生”,她能高兴得半夜跟老唐分享;看到有人讨论她写的安宁疗护,她就觉得 “又跟这个世界多牵了根线”。她总说,肉身早晚要成灰,但只要还能写、还能做,就得多留点东西 —— 不是为了记住自己,是为了让那些跟她一样难的人,能少走点弯路;让家人想起她时,除了难过,还能记得:“咱柱子,这辈子没白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