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司马懿内心猜忌而外表宽厚,好猜疑而有权术。 几十年以后,东晋明帝司马绍问王导,晋朝取代前朝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王导就把司马懿的所作所为讲了出来,还讲了司马昭是如何对待高贵乡公曹髦的事,晋明帝听说后,把脸贴在床上说: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晋的天下岂能长远呢! 《晋书》: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 《晋书》还对司马懿有个总结,大概意思是说:

司马懿 天子身在京城之外,而城内兴起战事,君主的墓土未干,立刻就相互诛杀,忠贞大臣的行为,难道是这样! 其征讨的策略,难道不是在东线明智而在西线愚弱?辅佐君主之心,为什么前忠而后叛?所以晋明帝掩面而听,以其用欺伪诈骗获得成功而感到耻辱;石勒大胆地讲述,嘲笑他用奸诈邪恶的方法奠定了帝业。 《晋书》很巧妙地借用晋明帝和石勒之口,来评价司马懿用欺伪诈骗、奸诈邪恶的方法成功奠定了帝业。 后世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不太好,主要在于两件事: 1、高平陵政变。 《晋书帝纪第一》:帝又遣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谕爽,指洛水为誓,爽意信之。桓范等援引古今,谏说万端,终不能从。乃曰: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 曹爽带着魏帝曹芳到高平陵祭拜,司马懿趁机以三千死士占据洛阳城,以太后名义给曹爽下了一封奏章,要求曹爽兄弟交出兄弟并投降,还能保证曹爽兄弟的富贵。 司马懿派出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见曹爽,对曹爽说只是免官而已,并说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

高平陵政变 桓范劝曹爽挟制皇帝到洛阳征发天下之兵讨伐司马懿,但曹爽没有听从,曹爽认为:司马懿只是想夺我的权力而已,我还可以保留侯爵的身份退休,到时候还是个富有的人。 曹爽前脚投降后,司马懿后脚就弄个谋反案把曹爽涉及进去,曹爽三族及其亲信同党三族全部被杀,司马懿一次性诛杀五千多人。 后世很多人认为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又反悔自己的誓言,出尔反尔,这就是史书上说的“耻欺伪以成功、笑奸回以定业”。 其实后世真正在乎的不是司马懿的出尔反尔,政治斗争尔虞我诈是很正常的,后世在乎的是:曹爽专权只是夺取权力,并未对司马懿下死手,而司马懿专权则是大搞肉体消灭,一次诛杀五千多人。 连政治对手的三族都不放过,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诛杀,心思之狠毒、手段之残忍,世所罕见,直接导致政治生态的恶劣。 2、司马昭弑君。 《三国志三少帝纪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魏帝曹髦为世人贡献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几乎成为权臣篡位的代名词。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魏帝曹髦也死于司马昭部将之手,而且死在光天化日之下,当街被杀。 《资治通鉴》:帝遂拔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济即抽戈前刺帝,殒于车下。昭闻之,大惊,自投于地。太傅孚奔往,枕帝股而哭,甚哀,曰:杀陛下者,臣之罪也! 自秦始皇后,历史上第一个弑君的人是赵高,后人对赵高的评价是非常恶劣的,王莽代汉,同样全是负面评价,王莽所建立的新朝一直不被承认。 曹操靠自己能力打下江山,还没有篡位就已经被人骂了,更何况是当街弑君。 从秦始皇到曹魏,在大街上公开弑君的就只有司马昭了,曹魏代汉,善待汉献帝,司马代魏,罢免一位皇帝,弑杀一位皇帝,为后世所诟病。 到了西晋晚期,两位亡国之君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都被汉赵皇帝刘聪所杀,弑君到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时期成了家常便饭,这恐怕有司马懿的一份功劳。 司马懿的后人建立的晋朝是华夏历史上最拉垮的大一统朝代之一,也是被外族祸害得最严重的朝代,晋武帝司马炎一死,先是外戚杨骏专权,然后是皇后贾南风专权,接着是司马氏诸王相互攻伐,最后就是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也拜司马氏所赐 从炎黄二帝世居中原开始,到西晋末年,数千年中,华夏族头一次被胡族赶出中原,晋室衣冠南渡,而留在北方和中原的华夏子民惨遭屠杀,几乎灭种。 司马氏皇族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司马氏诸王相互残杀,一大帮亲戚你杀我,我杀你,杀到最后亡国了,东晋开国后,没有一个皇帝不是受制于世家大族的,司马氏皇帝一直就是傀儡,直到刘裕建宋代晋。 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政变之时,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代是这么个结局?他是否后悔自己的行为? 《三国志注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父防,字建公,性质直公方,虽间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养志闾巷,阖门自守。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年七十一,建安二十四年终。有子八人,朗最长,次即晋宣皇帝也。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喜欢读汉书名臣列传,司马防是这样教育儿子的:不说进就不敢进,不说坐就不敢坐,不指有所问就不敢说话,父子之间严肃到这个地步。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他教出来的子孙却精通权谋,司马懿厚黑、隐忍、城府极深、善于伪装,做起来心狠手辣,斩草除根,不留一丝隐患。

司马孚也是影帝 司马懿有个弟弟叫司马孚,堪称奥斯卡影帝,而且活得特别长,活了92岁,司马孚直到死的那一天还在演戏,他说: 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我直到死的这一天,一直就是大魏的臣子。 魏帝曹髦被杀的时候,司马孚枕着曹髦的尸体痛哭流泣:让陛下被杀是我的过错啊! 那你看看司马孚一生干了些啥事? 249年,司马孚同司马懿一起参与高平陵政变。 253年,司马孚率军20万抵御吴将诸葛恪的进攻。 254年,与司马师一起联名废除魏帝曹芳。 255年,司马孚率军镇守长安,准备抵御蜀将姜维。 260年,与司马昭一起上奏太后将曹髦以王侯之礼安葬。 265年,司马代魏,司马孚握着魏帝曹奂的手,泪流满面地说道: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 请问司马孚这个曹魏之臣,为曹魏做过什么事? 司马氏参与的夺权之事,司马孚几乎都参与了,司马氏掌权的时候,司马孚也曾手握重兵。

司马家族擅长权谋 这就是司马防教出来的“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的儿子们,你敢相信吗? 司马氏的家教显然是出了问题,倾向于精致的个人主义,善于用权谋不择手段地来完全自己的目的,八王之乱中,司马氏祖孙三代人自相残杀,把一个好端端的王朝杀到奄奄一息,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提供了榜样,司马昭在弑君事件中提供了事例,后世子孙只不过是有样学样。 司马懿会后悔发动高平陵政变吗? 不会,他只会自己权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至于这么做是不是值得,就不是他所能考虑的问题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