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网友留言,说想让我分享一下雍正安排孙嘉诚去西北推行新政的缘由,包括这个决定和之前孙嘉诚被迫在烈日下求雨有什么关联。

今天,我就按照我对剧情的理解,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搞清楚一点,雍正在看到年羹尧在他面前飞扬跋扈那一刻,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以雍正那强势的个性,自然是容不得下面的人在自己面前作威作福,目中无主。

也就是说,那一刻雍正对年羹尧已经动了杀心。

但是,那时候,无论如何雍正是不能对年羹尧下杀手的。

年羹尧刚刚立下大功,雍正也对天下人宣传年羹尧是他的恩人,年羹尧的妹妹还被他封为贵妃。

而西北初定,暂时还离不开年羹尧继续坐镇。

孰轻孰重,雍正还是分得清的。

所以,在面对孙嘉诚对年羹尧弹劾之际,雍正一直在本着大事化小的原则处理此事,促进年羹尧和孙嘉诚双方从根本上和解,避免因孙嘉诚个人的弹劾,扰乱他对西北局势安排这个整体大局。

之前我分析过,雍正故意让孙嘉诚在烈日下求雨,就是在等着年羹尧主动来为孙嘉诚求情,这样不仅能阻断孙嘉诚继续弹劾他的可能性,还能给其他朝臣树立一个“大人大量”的形象。

说白了,雍正这是在给年羹尧台阶,让年羹尧自己解开这个结。

如果年羹尧当真能这样去做,也许他的官位、禄位也还能保持更久一点,最起码得个善终应该没问题。

可惜,那时候的年羹尧早已经狂得没边了,哪里肯降低自己的姿态,去给弹劾自己的孙嘉诚求情。

最后,孙嘉诚真正地把雨“求”了过来不说,还导致整个清流官员团体全部站队孙嘉诚。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雍正基本上已经对年羹尧放弃了,并且开始谋划一步步削弱年羹尧的影响力,逐渐将他从西北大将军这个高位上撤下来。

或许雍正还没有对他动杀机,但是撸掉他的心思绝对是有了。

这件事,雍正是不能自己出面去做,需要借助其他力量来促成这个事,力量太弱了也不行,不受他控制更不行。而且,必须找到足够的动机。

放眼彼时,具备这种能量的势力,要么是八爷党,要么就是不久前刚刚被年羹尧得罪的清流官员。

雍正自然不会依靠处心积虑的八爷党,以免八爷党再生事端,把局面弄得更复杂。

而积极支持孙嘉诚的清流官员,则成为雍正可以借助的力量。

所以,接下来的安排,雍正便打上了孙嘉诚的主意。

具体说来,就是把孙嘉诚安插到西北,激化二人之间的矛盾。

年羹尧只要和孙嘉诚积怨越深,那他被清流官员恼恨的程度也会越深。

待这个新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雍正就有了足够理由去撤掉年羹尧。

只不过,年羹尧直接处死孙嘉诚,着实超出了雍正的意料——他是真的没想到,年羹尧的野心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连他亲自安排的人都敢做掉。

事已至此,正好给了雍正处置年羹尧的动机和决心。

接下来,岳中麒替换年羹尧的大将军之位,这波操作行云流水,十三阿哥和张廷玉悄无声息地就把这事办完了,甚至都不需要雍正指示什么。

可见,雍正对于这个安排早有交代和准备。

只不过,为了拿掉年羹尧,牺牲掉了孙嘉诚,雍正确实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白白折了一个善谏能臣,成了雍正心中长久的意难平。

(全文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