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军队全力开展救援行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协助地方开展转移受灾群众、加固堤坝、封堵决口、搜救人员、转运物资等行动,在抗洪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抗洪抢险中,如何科学预防应对洪涝灾害中潜在的疾病与危险,本期军医小茵栏目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对战友们有所帮助。

一、传染病

夏季洪涝灾害发生时,气候炎热潮湿,鼠类、蚊虫和水生动物泛滥滋生;受灾区域人员密度大,医疗卫生条件艰苦,极易爆发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等胃肠道疾病,以及结膜炎、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预防

1. 在受灾区域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做好临时驻扎点的消毒喷洒工作。

2. 不喝生水,可尽量饮用瓶装水、矿泉水;若条件所限必须当地取水,应用含氯消毒剂对水源进行消毒并检测余氯含量,确保饮水卫生后煮沸饮用。

3. 不随意食用来历不明、生产批号不清的食物。

4. 对洪水中漂来的死畜焚烧掩埋,杜绝食用;防蚊、灭鼠,远离疫水;管理好粪便、垃圾,减少污染。

急救

若出现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发热、肌肉疼痛或头痛等相关症状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诊隔离。接触排泄物后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对于传染病病人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情况严重者后送治疗。

二、溺水

在抗洪抢险过程中,应有序组织疏散工作,注意淹溺预防宣教,谨防人员溺水事故。

自救

若人员不慎落水,应立即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深吸气,浅呼气。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这样容易使人下沉。

溺水者自救措施。资料图。

互救

当目击到有人溺水时,救护者应迅速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施救时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长杆等工具,或使用皮划艇、冲锋舟进行救援。

将溺水者救起后,首先要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若患者心跳存在但无有效呼吸,则应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通气;若患者无心跳呼吸,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淹溺患者的心肺复苏步骤与针对常规心脏骤停的方法有所不同,淹溺患者心肺复苏遵循的顺序是A-B-C,即开放气道(A)、人工通气(B)、胸外按压(C)。医务人员到来前不要放弃抢救。

三、皮肤划破刺伤

官兵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需反复扛沙袋、涉水,可能导致皮肤擦伤或者被物体划破刺伤。

预防

在涉水前,可在腿部和双脚,尤其是趾间,涂上防水油膏。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穿上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实的塑料袋,切忌光足涉水。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暂时不要下水,否则容易使细菌入侵,诱发丹毒。

急救

如不慎被杂物刺到或者划伤,应尽快清理伤口,进行消毒;若伤口较深应打破伤风针。

四、足癣、浸渍性皮炎

官兵的手脚长期浸泡在水中,加之环境高温、高湿,便容易发生手足癣、浸渍性皮炎。

预防

每次离水后可及时用流水和肥皂清洗腿脚,擦干后换上干净的鞋、裤,以免微生物滋生。

急救

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软膏。官兵在长时间泡水后,容易手脚皮肤脱水起皱(浸渍状态)。休息期间如有条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湿敷或消毒浸泡。浸泡几次即可加速皮肤恢复并辅助手足癣治疗。

五、中暑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官兵们全副武装,劳累出汗脱水,在抗洪抢险时要谨防中暑。

预防

抗洪过程中要注意防暑降温,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淡盐水、含钠运动饮料等。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密切关注每一名战士的身体健康状态。

急救

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场所,使患者平卧,解开衣物,用冷毛巾等为患者擦拭降温。若病人意识清楚且无恶心呕吐的症状,可适量补充水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若症状得不到缓解,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资料图。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全科医学与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等.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8):1032-1045.

[2]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组.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11):1290-1299.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团委

军医小茵工作室

指导老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樊菲菲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张海龙教授

策划:赵昱舜 郝爽 晏铭瑶

文字:蒲雪茵

图片来源:八一青春方阵、国防时报。

编辑:王凤祥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