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也就是说要达到目的,是有很多方法和途径的。古代的谋士在某些情况下,的确喜欢给主公出“上中下三策”,让主公来做最后的决定。

谋士们之所以喜欢这么做,应该是以下几个原因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其一、谋士是出谋划策之人,不是拍板的人,决策权要交给领导,以免角色倒置,引起领导的不满。 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在一个团体中,要对整个集体负责,并承担决策后果的,就是这个团体的领导,在古代就是谋士所辅佐的主公。 谋士作为幕僚,如果只提出一个计策,领导没得选,但事情又不得不做,相当于直接替主公决断过了。这时候,有些领导就可能会产生不满,不是觉得谋士的能力不够,就是觉得谋士越俎代庖了。 不管领导怎么想,都对谋士不利。而谋士给出多个选择,让领导选,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境况。

其二、谋士要主动规避做决策的风险。 谋士只出一条计策,主公也没反对,同意了。万一计策未成功,谋士除了要承担失策之责外,恐怕在主公那里的地位也要下降很多,甚至直接被斩杀都有可能。但是,如果给了选择,那主公也就有了很大责任,谋士就可以规避万一决策失误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其三、谋士所出的计策,都是根据不同的前提条件提出的,交给主公抉择,也可以弥补自身信息的不足。 谋士提出三个不同计策,一般都是根据他所掌握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谋划出来的。而主公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让主公选择,也可以弥补谋划中的不足。 其四、太多的方案会显得庞杂,上中下三策既不显得少,也比较容易讲解和选择。 这一点也比较容易理解,一条计策等于替主公决定过了,只有同意或不同意的选择;两条计策,非此即彼,也有点强迫主公做选择的意味;三条计策,会让主公有从容选择感觉,也不会显得过于拖沓,便于谋士与主公之间的沟通。 其五、不同视野和能力的人,倾向的选择不同,谋士也可以由此确定其前景。 比如英布造反,刘邦找来原楚国令尹薛公问计,薛公说英布也有三个计策可选。

上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 如果此计成,等于把汉朝三面包围了,灭汉都指日可待。 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即敖仓,在现在河南荥阳的敖山,是将粮食运往关中和北方的重要中转站)之粟,塞成皋(别称虎牢,在河南荥阳虎牢关村附近)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 此计会让英布占据粮仓、地利之优,与刘邦形成南北对峙的形势。 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安徽凤台),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 英布作为淮南王,只着眼于自己周边一点点的地盘,和现有的一些财物,想击败北方的汉政权就难了。 薛公很了解英布,说英布只是骊山囚徒出身,只会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根本就不会长远考虑,肯定会用比较稳妥,却很难有发展前景的下计。而结果也果然不出薛公所料,英布的前途早已经被薛公看透了。

隋炀帝攻打高丽时,李密也曾向杨玄感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切断杨广的退路,跟高句丽前后夹击,迫降隋炀帝,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从杨广手中得到皇位。中策,是攻打长安,占据关中,让隋炀帝有家难回,这也是李渊选择的策略。下策,攻打东都洛阳。 结果,等死的君主通常会选择下策。杨玄感就选择了下策,然后,成了众矢之的,很快被灭。 这也提醒了我们,作为君主,守成只能等死;作为幕僚,想做出一番大事业,遇到守成的君主,赶快换根“良木”吧。 其六、从第五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的谋士其实很聪明,他们虽然给出了三个选择,其实早已经知道对方会选哪个,这也就给了谋士无形中影响主公决策的能力。 这一点,其实在现代的营销,以及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也多有使用。给出三个选择,可能其中两个,明显都不太和对方的胃口,对方也就只能选择那个其实早已准备好的选项了。 特别是下策的那个,多数时候,都是谋士在提醒主公,这个是下策,最差的,不要选。要选,至少也选择中策呀。

分析到这里,其实也就可以得到君主为什么很少选择上策和下策的原因了。 谋士们给出的上中下三策,通常上策风险比较大,但是收益也最高;中策风险和收益相对均衡;而下策看似风险小,而收益也最小。如果是在生死之争中,选择下策,基本上就是错失良机,混吃等死了。 君王之所以不喜欢选择上策,就是因为他们要承担行动的后果,为了保险起见,通常都会选择相对保守,而收益也不错的方案。这一点其实跟大多数人的选择倾向是一致的。 比如三国时期庞统给刘邦所出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璋既不武(对方君主的情况),又素无预备(日常的军备情况),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中策: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杖彊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杨怀、高沛不喜欢刘备常驻益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假装退还荆州,迷惑杨、高二将)。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已经料定了两人的想法),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杀杨、高二人,合并他们的士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下策: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其实就是中策的一部分,不用假装了,真退兵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刘备是一个谨慎之人,而且要顾忌他“仁义”的名声,必然会选择中策,栽赃给刘璋,在夺取白水关之后,还可以退可回荆州,进可取涪城和成都。不过,看似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却害死了庞统。虽然最终成功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因为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核心将领,为了支援攻打成都,都离开了荆州,最后导致了关羽大意失荆州,代价有点大。 如果是曹操,必然会选择上策。曹操敢于冒险,而且没有什么假仁假义的负担,眼光相对刘备要更长远。这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肯称帝,以及敢于听从许攸之计,奇袭乌巢,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实际上,分析一下,上策危险么?并不危险。 “璋既不武”和“素无预备”,本就是当时的事实,庞统肯定派人调查确认过,包括对杨怀、高沛的判断。如果派兵奇袭成都,肯定会吓坏刘璋,基本上刘璋会跟刘禅一样不战而降了。 凡是敢于冒险,又能战无不胜的名将雄主,基本上都是可以抓住高风险中那些有利于己的条件,才获得成功的。比如你有内幕消息,再去投资高风险的项目,会失败么?在不了解内幕的人看来,风险很高,可对于了解内情的人,那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总结下来,古代的谋士在某些情况下,喜欢提出上中下三策,完全是基于自己某方面的考虑,让君主有所选择,虽然这个选择可能已经是算定的。而君主不喜欢选择上策,通常是因为上策风险太大,不易实施,比较让君主担忧。而实际上,谋士提出的上策,都是经过调查研究,深思熟虑的,君主如果能够采用,多数能比较便捷的建立不世之伟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