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创作耗时2年,创作团队4上高原,足迹遍布拉萨3区5县,采访原型人物132人,采访笔记100余万字,走访78个大院、119个场景,采风总行程4126公里……这组密密麻麻的数字,详细记录了电视剧《日光之城》的创作历程,生动展现创作团队同心协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的奋斗故事。

近日,展现西藏当代年轻人生活、风土人情、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日光之城》在CCTV-1综合频道、芒果TV、腾讯视频同步播出,湖南卫视、江苏卫视、西藏卫视即将联合播出。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显示,该剧首播即登上全国黄金档收视榜TOP1。国庆期间,《日光之城》连续4日稳居CVB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日榜TOP1,最高日收视率2.44%。各社交平台上,跟着《日光之城》打卡西藏的话题屡登热搜。

“接地气 接人气”

《日光之城》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剧目,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芒果TV等创作出品。剧集讲述以索朗为代表的6位年轻人在西藏这片热土上寻找自我、追逐梦想的故事,在明亮与厚重交织中展现西藏独特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传递温暖治愈力量。

张筱玺

制片人张筱玺表示,剧组克服了高原拍摄等诸多困难。“《日光之城》的创作过程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坚定了团队的创作信念,我们希望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展示充满浓浓烟火气的当代新西藏。”

包建华

另一位制片人包建华此前曾制作两部西藏历史题材电视剧,主要聚焦宗教、文化和民俗等领域。“许多朋友对西藏题材感兴趣,但主创团队发现,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西藏当前的发展变化。所以,我们想创作一部西藏现实题材电视剧,用松弛的叙事方式,讲述新时代西藏故事,让观众感受日光之城的‘酥油味’,体会西藏人民的坚韧与乐观。”包建华介绍,团队在组建之初便定下创作原则,就是上高原、下生活、用拙劲,既要接天气,也要接地气、接人气。“这些是靠技巧无法完成的,必须实地采风,深入当地生活。”

于小千

剧本创作初期,编剧于小千直言,好似“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如何从人物和情感出发,讲述普通人生活点滴?经历多次采风和长时间当地生活,于小千找到一个“笨办法”——与不同采访对象交流,聊他们的喜怒哀乐。“创业青年、援藏医生、牧区追梦学生……剧中每个角色几乎都有真实创作原型。我们逐渐提炼几组人物关系,再进行艺术加工,形成现在的故事。希望观众通过这部剧,看到更加真实、立体、有温度的西藏。”于小千透露,团队在创作期间制作大量卡片,每张卡片对应每集情节要点,“每一步创作都经过专家认证,包括文艺创作和民族宗教领域的专家,力求在艺术表达和现实原型之间找到平衡。同时,主创会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对题材的深入认识不断调整。”

真实还原西藏生活烟火味

随着剧集播出,一股西藏文旅热潮持续升温。线上,“跟着《日光之城》打卡西藏”活动吸引网友参与;线下,“跟着《日光之城》打卡西藏”打卡装置出现在拉萨12处代表性地标景点,来到西藏旅游的观众竞相打卡《日光之城》同款景点,在电视剧空间与现实空间自由“穿梭”,喝甜茶、吃藏面,看藏戏、观赛马,体验高原生活独特韵味。

在于小千看来,影视作品想要打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整个团队充分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人情味和青春力,他们希望把这些感受融入创作,“要摒弃游客视角和猎奇视角,从当地人视角出发,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此外,作品还要通过不同层面,多维度展现西藏人民日常生活。”剧情主线围绕土登家、普布家、久美家三个家庭展开,构建创业挑战、家庭矛盾及梦想追求等多重情节,展现父母与子女的代际差异、自我实现与家庭责任的拉扯,以及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希望《日光之城》既能得到当地群众认可,也能引发观众广泛共鸣。”

网友评价剧集是“一封写给西藏的情书”。从八廓街的繁华市井到海拔5250米的岗巴,创作团队不仅在3650米的高海拔处搭建主场景,真实还原八廓街大院,还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融入叙事,藏戏传承、传统马术技艺、特色民族饮食服饰等均成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带观众领略西藏文化之美、服饰之美、生态之美和生活之美。

追梦青年传递理想之光

和其他地方的年轻人一样,高原青年也面临考公、创业、远嫁、追梦、家庭关系等人生课题。剧中,他们一路跌跌撞撞,努力寻找最优解。主人公索朗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坚定地推广西藏特产。从朗县辣椒、察隅蜂蜜到完善岗巴羊产业链,索朗希望通过自己和小伙伴的努力能让全世界了解西藏的丰饶物产。

追梦青年的坚韧精神,构成《日光之城》温暖而明亮的底色。索朗、索朗的弟弟扎西、社区书记许少杰、都市精英达珍、甜茶馆老板曲宗、牧区女孩格桑,以及援藏医生尹巍等青年一代,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勇敢追逐人生价值。《日光之城》通过小人物映照大时代,用丰富多元的叙事视角,勾勒一幅多彩生活画卷。

包建华表示,不仅是剧中人物,很多在西藏出生、成长或已经融入西藏生活的年轻人,就像青稞种子,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为这片土地带来绿色、希望和力量。“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理想之光,也希望将这束光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