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22日上午9点22分,印度准将第7王牌旅旅长帕舒拉姆•约翰•达尔维与他的7名同伴已经连续2天逃亡在密林深处,战斗的紧张感加饥饿感,让他们打算进入一条狭窄的小路寻找生机。然而,悲催的是,刚刚穿过小路,就进入了一个中国步兵连的伏击圈。

彼时,十几支枪杆的黑洞冷冰冰瞄准这群逃亡的第7旅残兵。作为印军最高指挥将领,达尔维的身份解放军当然十分重视。不过。令达尔维震惊的是,此次作战,中国军队竟然无一人被俘。

一、印度战俘优待政策

1962年10月至11月中旬,中印边境战彻底打响,整个作战过程中,解放军边防部队共俘虏印军官兵3968人(印方记载3942人),其中准将1人,各级军官26人。面对印军俘虏,解放军总政治部特别强调“五不准”:

#深度好文计划#“一律不准杀害、不准虐待、不准侮辱、不准捆绑、不准没收所有财产。”

此次,对印自卫反击战,让我军没有想到的是,印军如此不堪一击,仅仅32天的时间就俘获了数千名印军,甚至还俘获了印军高级将领。

为了能够尊重印度俘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对受伤的印军俘虏给予及时治疗,解放军边防部队定时为印军进行治疗,及时与对方沟通。

由于部分印军俘虏因抢救无效死亡,中国边防部队工作人员也尽可能的查明印军的姓名以及所属部队的番号,并妥善处理掩埋。

可是,这一切在印军俘虏眼中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众所周知,1951年印度签署了关于战俘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也于1952年7月批准了该公约。

中国的一切人道主义在《印度政治学杂志》上却被恶意曲解。一名印度被俘士兵描述,自己被俘的那天,和15、16名受伤士兵一起,需要立即就医,但是当时自己的痛苦喊叫,并没有人理会他。直到他们忍受了48个小时的痛苦,才得到救治。

印方媒体称,中国政府严重违反了《日内瓦公约》第12至15条。

不仅如此,印方还表示,中国人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让印度战俘详细填写一份表格,上面很多内容都超出了《日内瓦公约》第17条所规定询问的内容。

显然,印方部分战俘并未了解中国政府用心,依然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不过,中国优待战俘的管理规定还是被我边防部队很好的执行下去,一些印军战俘被释放时,甚至产生了依依不舍的场面。

除此之外,中国部队还将印军撤退时,遗弃的全部装备收集,然后将其擦拭一新,按照清单尽量完好的归还印军。

只不过,印方却只派出若干行政官员办理交接手续。事后,印方觉得,中方很可能拿这次的行动侮辱自己,然而,中国政府自始至终没有打算采取这样的行动,只是尽可能表达和平解决的诚意。

二、永远不要与中国为敌

1963年,印军战俘被送回国,对他们来说,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土,还是非常兴奋的。然而,一名叫作车隆的印军士兵,却十分难过,面对收容所的管理工作人员,车隆嚎啕大哭:

“我乐意一辈子当中国的俘虏,我不想回去。”

可能这也是大部分印军士兵有相同的想法,但是印度作为自己的故土,又如何能够丢弃呢?特别是作为达尔维准将以及二十几名军官,他们身负重要职责,有军衔在身。一旦做出留在中国的打算,无疑是叛国。

其中,达尔维作为中印战争被俘的最高印军将领,在被俘虏之初,一直精神恍惚,直到在中国收容所里,每天好烟、水果的招待。他才慢慢接受了这一结果。

据达尔维回忆,这场战争对印度来说,太过惨烈,不到32天的时间,印度全线溃败,其中的原因离不开尼赫鲁政府以及国防部长梅农的错误操作。他们在没有准备好任何打仗的物资和军事人员支援下,盲目的展开战斗,才会导致这场战争的失败。

事实上,达尔维对中国十分了解,也了解中印恩怨的历史背景,明白在尼赫鲁的错误政治政策(前进政策)下,进一步激发了中印两国之间矛盾。

面对尼赫鲁不断的越过“麦克马洪线”,向中国境内私设印军据点,达尔维以及大多数官兵并不是很赞同。

当印军第7旅不得不向中国边防哨所实施精准打击时,达尔维却面色十分凝重。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已经打的这么狠了,中国军队也没有站出来反击,难道是怕了印军的凶猛。

谁知,达尔维却十分严肃的表示:

“中国军队早有准备,这是一场外交战,他们在等我们打响第一枪呢。”

果不其然,就在达尔维说完之后,中国军队的反击也如期而至,漫天的炮火开始朝着印军据点袭来,每一发炮弹就好像长了眼睛一般,毫无偏颇的砸到印军脚下,无数印军士兵永远的埋葬在喜马拉雅山麓脚下。

战争刚刚开始,达尔维似乎就遇见了可怕的失败,果然,仅仅2天的时间,印军王牌旅就彻底崩溃,基本上被全歼。达尔维只能带着剩余的几个士兵躲藏进深山老林。

然而,没有了进攻武器,没有了粮食物资,达尔维带领残兵从10500英尺的高度爬升到18500英尺的高山。然后又折返回10500英尺高度。

所有人早已经又累又饿,几乎毫无战斗力。一向引以为傲的达尔维想不到,自己带领的部队会败的这么快。

可是,就算如此躲藏,最终还是被中国边防部队给俘虏,这也成为了达尔维一生中不可抹除的污点。

回国之后,达尔维同大多数印军被俘官兵一样,他们对中国的态度产生了不同印象。在其著作《喜马拉雅的失策》一书中,他告诫子孙后代:永远不要与中国为敌。

不得不说,中国的强大让达尔维准将铭记一生,从战后优待战俘这一项规定,中国人就已经做比印度好太多,而且成功的达成战俘0:3942的骄人比例。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