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无亲情”,在封建时代,皇帝作为九五至尊的存在,其身份地位自然是独一无二的,就算是他的兄弟亲人,也不敢对其也是敬畏有加。 在清朝皇家之中,就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在对病重之中的弟弟表示关怀之后,这病重中的弟弟竟然声泪俱下,这可不是被自己哥哥的爱心感动的,而是感受到自己的临终之日不远了。 这位哥哥说了什么,竟然能把自己的弟弟吓成这样呢?

为了弟弟操碎心 清朝雍正驾崩之后,四阿哥爱新觉罗·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皇帝,可雍正并不只有乾隆一个儿子,尤其是在雍正十一年时,年过五十的雍正竟然还能够“喜得贵子”,和谦妃刘氏生下下了他的小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弘瞻。 那么对于这些弟弟们,乾隆是怎么做的呢? 其实对于这些弟弟们,乾隆还是非常喜爱的,因为雍正虽然儿子多,但活得比雍正长的也就乾隆、弘昼、弘昼三个。 也就是说乾隆登基后,他所要安置的弟弟只有两个了,其中年纪比较大的弘昼早就是亲王了,而年纪比较小的弘瞻则被乾隆安排在宫中亲自抚养。 这和他爸爸雍正把自己弟弟安排成“阿其那”、“塞斯黑”比起来,绝对是天恩浩荡,仁至义尽了。

对于这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弘瞻,乾隆绝对是对其照顾有加,给他安排的保姆,随身的太监,都是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一大群人跟着小弘瞻,生怕他磕了碰了。 并且因为弘瞻就是在圆明园里出生的,所以乾隆也就没让弘瞻挪地方,依旧让他住在圆明园里,别人一说起来,也就称弘瞻为“圆明园阿哥”。 一天乾隆到圆明园赏花,正好看到了小弘瞻也在,便走了过去。 弘瞻身后一群伺候的太监见乾隆来了,赶紧都跪在了地上,玩的正高兴的弘瞻见状顿时愣在了原地,又一见太监们跪下了,竟然也想跟着太监们后面跪下。

乾隆见状顿时一皱眉,这小弘瞻跟着太监们这么玩,一点皇家体统都没有,这跪下自然是对的,可怎么能跪在太监们后面呢。 于是乾隆对着弘瞻一招手:“弘瞻,过来,到朕跟前来。” 弘瞻一抬头,之间自己的皇帝哥哥正皱着眉头,满脸严肃地看着自己,不由吓得往后一缩。 乾隆见状又道:“过来,让朕看看。” 弘瞻闻言看了看乾隆,竟然一个哆嗦,站起来就跑了。 看着弘瞻“逃跑”的背影,乾隆不由满脸阴云,看着还跪在地上的一众太监,只能把气撒在他们身上:“看看你们把弘瞻都带成什么样子了。” 说着,就让人把这群太监带下去严加惩罚。 但这事在乾隆心里却远没有过去,很快乾隆便开始思索起来对于弘瞻的教育。 最终乾隆为弘瞻找好了老师,便是儒家名士沈德潜。 不只是弘瞻的教育,对于弘瞻的未来,乾隆也是思虑颇多。 乾隆三年三月,乾隆的叔叔庄亲王允禄上奏,果亲王允礼膝下无子,希望把弘瞻过继给允礼为子,乾隆一听顿时心中大喜。 这自己爸爸的儿子就要给别人了,乾隆怎么还高兴呢?

原来这允礼早在一个月前就因病去世了,现在谁给允礼当儿子,那就是可以直接继承果亲王的爵位。 这种划算的买卖,乾隆自然是为弘瞻答应了下来,于是一转头弘瞻就成为了果亲王,而他的老师沈德潜的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在一年后以六十七岁的高龄参加科举,一举中了进士。 但高中之后沈德潜的主要工作却还是教授弘瞻的学业,就算是在乾隆七年他被点了翰林院编修,乾隆也依旧让他多加照顾弘瞻。

超出能力的财富 在沈德潜的教导下,弘瞻的学业也是突飞猛进,不过短短数年,诗词文章便是无一不精,且藏书之富,令人艳羡。 乾隆看到了弘瞻的长进,心中自然也是非常高兴,在弘瞻刚刚满十八岁时,便让他担任了武英殿总管,圆明园八旗军总领。 而且这原来的果亲王,也就是弘瞻的便宜爸爸允礼,在活着的时候就非常被乾隆尊重,甚至特允其“亲王双俸”,也就是直接领两份工资,这让允礼基本每年都能落下上万两银子。 现在弘瞻继承了果亲王的爵位,这些钱财自然也就都是他的了,而且十几年过去了,这些财富钱生钱、利滚利,早就已经是一笔惊人的数目。

就这样,论权力,弘瞻是圆明园八旗总领,论地位,他是乾隆的弟弟,满清亲王,论财富,他身价巨富、腰缠万贯。 这些让平常人羡慕不已的东西,一时间都聚集在了一个普通年轻小伙身上,那难免会让这个年轻人承受不住考验。 很快这些财富地位给弘瞻的恶果就来了。 首先就是弘瞻变得越来越贪财。 没错,这个身为皇家亲王,皇上亲弟弟,几乎站在了大清朝金字塔塔尖上的男人,居然非常贪财。

乾隆十九年,乾隆把造办处也交给弘瞻管理了,这可是个肥的流油的部门,弘瞻也就趁着这个机会,私下修建黑煤窑给自己圈钱,甚至还因此强拆百姓房屋,出了好几起“恶性事件”。 百姓们前去告官,地方官一听告的竟然是果亲王,自然没一个人敢管这件事,弘瞻的气焰愈发嚣张。 但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最后乾隆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但他也没太在意,毕竟像是造办处、织造局、户部这些部门,要是里面的人全都一个子不贪,那才是一件怪事。 所以乾隆也只是旁敲侧击了一番弘瞻,让他收敛一下,但弘瞻却全然不以为意。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满清皇室最新的“玉牒”修好了,这是要送回盛京老家的,乾隆便着令弘瞻去办此事。

这“玉牒”说白了,就是满清的族谱,几乎每代都会更新,上面从满清显祖塔克世一直记载到目前的情况,这对于皇室来说绝对是重中之重。 就这样,“玉牒”被送到了弘瞻那里,可此时的弘瞻却早已经穿戴整齐,一身猎装英姿飒爽。 这可不是他早听到了动静,准备动身前往盛京,这位王爷是准备出门打猎。 见自己的老哥又给自己派了一件差事,弘瞻不由地有些扫兴,随手一挥道:“知道了,先放那吧,等我打完猎就去送。” 说罢便策马扬长而去。

来人只能回宫将此事禀告给了乾隆,乾隆一听自然是气的吹胡子瞪眼,这送祖宗家谱,竟然还没有你打猎重要吗? 等弘瞻回来,乾隆立刻让他进宫,将他严厉训斥了一番,可面对自己皇帝哥哥的训斥,弘瞻却依旧是满不在乎,依旧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这让乾隆对弘瞻的不满越来越重。 但是弘瞻却根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还觉得乾隆当众教训自己,让自己没了面子,自己怎么着得找回场子。

我和哥哥斗斗法 不久就到了弘瞻的母亲谦妃过生日时,弘瞻专门谁也没告诉,反而在第二天埋怨乾隆“不懂礼数”,没有依例前来为谦妃祝寿,还作了首词来暗讽此事。 乾隆得知后直接气笑了,让人去问问弘瞻:儿子身价百万,坐拥金山银山,对自己母亲却十分吝啬,还经常向自己母亲哭穷要钱,这样的儿子能算是孝顺吗?难道这样的儿子还有脸说别人吗? 乾隆这番敲打,一是直接回应弘瞻说自己“无礼”之事,二就说告诉弘瞻,你背地里那些小动作朕都知道,你有多少钱朕比你还清楚,不要把朕当傻子。 可惜,乾隆此举很显然是在对牛弹琴,弘瞻很显然没听懂乾隆的意思。

不久后,圆明园中的“九州清宴”走水了,火势异常猛烈,在圆明园周围住的几个王爷都带人前来救火了,乾隆也闻讯而来,环视一周后,却发现弘瞻没来。 这弘瞻几乎就是住在圆明园里面,他竟然没来? 这火势越来越小,乾隆的脸却越来越阴沉。 一直等到火灭了,弘瞻才带着几个人姗姗来迟,来了也不问火势如何,也不和乾隆请安,反而是和自己小王爷、小贝勒勾肩搭背,全然不看乾隆铁青的脸色。 事后乾隆自然是责备了一番弘瞻,弘瞻也是老调重弹,您爱说啥说啥,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而且看乾隆对自己越来越不好,弘瞻竟然也开始找“盟友”了。

一次乾隆去给自己的母亲请安,却只见弘瞻和弘昼这两个弟弟也在,正跪坐在皇太后身边。 弘瞻和弘昼见乾隆来了,也是起身行礼,随即就又坐下了,但这下乾隆的脸色又不好看了,因为弘瞻正好坐在了皇太后的右边,但按照礼数,只要乾隆在场,这个位置只能是乾隆坐的。 乾隆见弘瞻没有起身的意思,便也不动弹,只是看着弘瞻。 弘瞻却似乎根本没有理会乾隆的意思,反而是一推自己身边的座垫:“皇兄怎么了,您快坐啊。” 顿时乾隆只想怒骂弘瞻,因为这个位子坐下去,自己就成了坐在弘瞻下首了。 还是皇太后看着气氛不太对,赶紧出来打了圆场,而弘瞻的僭越之举,也是彻底激怒了乾隆。 乾隆二十八年,压倒弘瞻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

官给小了就是还怪我 在这一年,有人上报乾隆,很多名贵人参都流落民间,而这些人参有的还是宫中珍品,疑似被盗。 乾隆闻言下令彻查此事,最后查到了两淮盐政高恒头上,高恒也是很快就招了,那些人参不是偷的,而是他替京城内的达官显贵们卖的。 原来是这些京城的大官们,家里堆得好人参、好东西太多了,便托高恒去卖了,以此牟利。

这事按说也不算太大的事情,毕竟东西本来就是人家的,就算是皇帝赏赐的,那也是已经到人家手里了,怎么处理也都是人家的事情。 但最后乾隆一看名单,发现弘瞻也在其中,当即便令人查探此事,为什么弘瞻还要卖人参,他很缺钱吗? 最后一问,原来不是弘瞻缺钱了,而是他欠了一个商人的钱不想直接还,就从家里拿了人参去让商人卖了来还债。 乾隆一听顿时气的不知道说什么了,这简直就是地痞无赖之举,哪里有半分皇家御弟,大清王爷的样子。 但弘瞻是怎么欠商人钱的呢? 乾隆又让人一深究,竟然又查出了惊天黑幕。

原来弘瞻手下的衙门里专门有一支“寻宝队”,借着办公差的机会在全国各地行走,只要发现了什么奇珍异宝,就会给弘瞻买下来,这价钱自然是弘瞻说多少就多少,说白了就是强买强卖,巧取豪夺。 这个消息传到乾隆手上,乾隆是彻底失望了。 与民争利、目无法纪、狂妄自大,自己这是养了个什么弟弟。 很快乾隆的圣旨就来了:“罚没弘瞻一万两白银,销毁其亲王金印,降爵为贝勒,免其所有官职,又因其在皇太后面前僭越失礼,再罚奉三年。”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不可谓不重,更是直接把弘瞻给打傻了。

从小就宠爱自己的哥哥,怎么竟然发了这么大的火? 但就算弘瞻又疑问,他也问不了乾隆了,因为弘瞻被勒令在家闭门思过,不准随意外出。 弘瞻顿时成了笼中困兽,就这么被关在了家里,可在家里关的越久,弘瞻就越憋屈,最终就这么抑郁了,时间一久,弘瞻就重病缠身,卧床不起了。 乾隆听说后,心中也起了恻隐之心,便前来探望弘瞻。 弘瞻一见乾隆,顿时眼泪哇哇的,推开被子挣扎着起身就跪在床上向乾隆磕头请罪。

乾隆见弘瞻如此,心中更加不忍,拉着他的手道:“我就是不想让你因为年轻气盛犯下大错,这才打磨打磨你的性子,没想到你这孩子气性这么大,病的这么厉害。” 随即乾隆便下令给弘瞻升爵,封了他为郡王,让他好好养病。 谁知乾隆一走,弘瞻就又哭了,边哭边拉着身边的人道:“我完了,皇上这还是不肯原谅我啊,我以后是没好了。” 身边伺候的人不由好奇,皇上也没再责备你,还给你升爵了,还让你好好养病,怎么就成没原谅你了呢?

弘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你们懂什么,原来我是亲王,被降了贝勒,皇上要是真原谅我了,就该给我重新封成亲王,现在不过一个郡王,这哪里是原谅我了啊。” 身边的人一听,顿感无语,也只能凭着这位王爷哭闹了。 但从此之后,弘瞻的病就真的再也没好过,在床上又躺了一年多,最终不治身亡了,年仅33岁,谥号为“恭”。

这弘瞻的一生说起来,当真是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他的起点基本就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奋斗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了,如果他勤政爱民,好好辅佐乾隆,那落个青史留名、受人尊重也未尝不可。 可他却偏偏选择了放纵自己,在“作死”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因为乾隆的爵位给低了,就担心乾隆是不是还怪自己,最终就这么郁郁而终了,这等气度,当真不是个王爷的心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