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义德·赛达赫梅多夫(左)在翻阅资料,为接待来访做准备(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新华社青岛7月23日电(记者袁敏、高春霄)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参观大厅,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赛义德·赛达赫梅多夫为中亚客商仔细讲解上合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如果后续还有什么问题的话,我来帮你们翻译沟通。”赛义德用俄语说。

  这个穿着笔挺西装、热情洋溢的乌兹别克斯坦小伙已经在中国成了家。他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十年前,19岁的他在妈妈的鼓励下来青岛求学。

  “本打算学一个学期中文就回国的。可青岛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海滨美景、中国美食、热情的民风让我决定留下来。”他说。

  2021年,赛义德通过网络招聘来到上合示范区,负责对接外国企业。他说,“乌兹别克语、俄语、英语、中文——在这里,我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语言和专业优势,帮助更多客商和中国建立经贸联系。”

  近日,一家俄罗斯贸易公司希望落户上合示范区,打造水产品和豆制品交易中心。赛义德协助他们在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上完成了注册。“上合示范区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月我都要接待十几批国外客人。虽然忙碌,但很开心能为各国间合作贡献力量。”他说。

  2018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在山东青岛启动建设,至今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213.4亿元,年均增长70%。

赛义德·赛达赫梅多夫(左一)在讲解(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对赛义德而言,“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已切实体现在他的日常工作中。十年间,赛义德感受到中国与祖国间经贸、人文合作的迅猛发展。

  2014年他在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办理签证时,签证大厅只有寥寥数人;2024年2月他回到家乡时,看到大厅里有近百人办签证。

  “今年初的回国之旅让我十分惊讶。在塔什干,马路上经常能看到中国汽车。”赛义德说,“一些中国企业还在乌兹别克斯坦设了工厂。”

  今年6月底,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首批量产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赛义德说,这个消息让他准备买车的朋友十分期待。“比亚迪是我们当地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以后买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更方便、选择也更多了。”他说。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中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8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这是双赢。”赛义德说,“我的同胞有了更多就业机会,‘中国元素’也融入我家乡人民的生活中。”

  他也欣喜地发现,中国也有了更多“乌兹别克斯坦元素”。上合示范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展馆里,葡萄干、坚果、刺绣地毯等特产受到许多中国消费者青睐,他身边的许多中国朋友也正计划赴乌旅游。

  赛义德说,自己已然和中国结下深厚缘分。“我爱吃妻子做的中国菜,西红柿炒鸡蛋、炖牛腩、黄焖鸡米饭是我的最爱。”他在工作之余也涉猎一些中国古典著作。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赛义德对《论语》中的这句话感触颇深,“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也可见中国推动开放合作、相互成就的胸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