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俗话说,王不过项,将不过李。

此中“李”,指的是唐末那位赫赫有名的飞虎大将军李存孝;

而“项”,便是指无人能出其右的西楚霸王项羽。

堪称战神下凡的楚霸王,不仅勇武非凡,其悲壮的结局也同样引人感慨,因而赢得了众多历史学者与文人雅士的倾心赞颂。

清代才女李晚芳曾评价项羽,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力能扛鼎,举世无双

两千多年前,威震四方的西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困于垓下。

夜幕低垂,军帐之中,他满腔愁绪,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位末路英雄的成败是非,历经千年仍众说纷纭。

尽管以失败遗憾结局,但无人能否认,项羽勇武过人,所向无敌。

这一点,始终是历代史学家的笔下的共识。

太史公的《项羽本纪》中,详载了他的诸多事迹。

其中“霸王举鼎”的故事尤为脍炙人口,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项羽本纪》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此段描述,勾勒出了一位身材魁梧、力敌万钧的英豪形象。

在古时,鼎是神圣的祭器与王权的徽章。

项羽之举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力量,更反映出他作为领袖的非凡气度与胆识。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反抗烽火在乡野间蔓延,项羽亦随其叔项梁于江南揭竿而起。

为集结更多力量,项梁智计一出,派遣项羽前去游说地方豪强桓楚共襄反秦大业。

那时的项羽不过二十四岁,只是个初露锋芒的小将。

可血气方刚的他,胸中却燃烧着对抗暴政的熊熊烈火。

然而面见桓楚之时,项羽的雄心壮志非但未赢得共鸣,反而遭到了这位老江湖的轻蔑一笑。

在桓楚眼中,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不过是空有一腔热血罢了。

所谓伐秦的宏图大志,也无异于白日做梦。

桓楚见状,便想要灭一灭项羽的威风。

于是,他一脸傲慢地指向庭院中央那座重逾千斤的巨鼎,对项羽道:

“若真如你所言,能以一己之力敌万军,我们自然服你。院中有一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来吗?”

言下之意,若能举鼎,他便甘拜下风,率部归顺。

无疑,桓楚此举是刻意刁难。

毕竟,连他麾下四名力壮如牛的勇士联手也未能撼动那庞然大物。

却不料项羽闻言,从容上前,褪去上衣,露出臂膀。

双手握住鼎的两侧,凝聚全身之力,一声低吼,将鼎稳稳托起,甚至还走了几步。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瞠目结舌。

最终,桓楚遵守诺言,带领部众加入了项氏叔侄的伐秦大军。

在古代,鼎不仅承载着炊煮的实用功能,还是一件庄严肃穆的祭祀礼器,常安置于宗庙之内。

这种青铜铸造的重器,三足双耳,方圆并蓄,重量惊人。

轻则上百斤,重可达千斤,实非等闲之物。

因此,对于项羽举鼎的壮举,许多人都认为过于夸大了。

或许是因为太史公敬佩项羽的英勇气概,从而在记述中加以艺术化的渲染。

但实际上,“举鼎”一说并非毫无依据。

因为在战国直至秦汉时期,扛鼎一直是作为一种锻炼体力的方式存在的。

冷兵器时代,力量是衡量战士战斗力的重要标尺。

因此各种增强体力的训练方式应运而生,各具特色。

夏桀的“伸钩索铁”,商纣的“扶梁换柱”,乃至孔子的“翘国门之关”,无不彰显古人对力量的追求。

及至战国,扛鼎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练力手段,并且在史册上留下了诸多力士扛鼎的记载。

仅汉武帝时期,见于史籍记载的就有广陵王刘胥和淮南王刘长。

除了“力能扛鼎”的故事,传说项羽还有一件绝世兵器——霸王戟。

据传,这柄霸王戟长达5.5米,重达300斤。

按照古代与现代重量单位换算,大约有76公斤左右。

对于如今一些体格健硕或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来说,也一样可以举起这样的重量。

然而硝烟弥漫的秦末战场,项羽不仅要将这近76公斤的霸王戟举起,更要灵活挥舞,冲锋陷阵。

项羽拔山扛鼎,力敌千钧,由此可见一斑。

单兵作战,无人能敌

据记载,英勇无双的项羽,仅凭凌厉双目,就能令敌方将领心惊胆寒,未战先怯。

两千多年前的成皋大战,一方是刘邦统帅的汉军,另一方则是项羽麾下的西楚雄师。

战役激烈,楚军阵前勇士连连叫阵。

为应对这挑衅,刘邦特遣一名出身北方楼烦部落的箭术大师。

此人身手不凡,连发连中,接连让三位楚军悍将饮箭落马,楚营一时士气低落。

项羽见状怒形于色,亲自披挂上阵,甲胄加身,手持长戟,犹如战神降临。

正当那楼烦神射手又打算展现其箭无虚发的绝技,对准项羽挽弓欲射之际,项羽双眼一瞪,怒目圆睁,目光如电。

这位箭手瞬间手软心惊,连最基本的瞄准都无法完成,慌乱中弃弓而逃,不敢再战。

刘邦听闻此事,脸色煞白,深知项羽威势之盛,不得不挺身而出,激励士气。

然而就在他慷慨陈词痛骂项羽之际,一支暗箭突然袭来,擦过胸前,险些终结了他的生命。

传说中,楚霸王的双眼可摄人心魄,在乌江畔的最后决战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项羽身边仅余二十八骑,面对汉军骑将赤泉侯杨喜率领的精锐追兵,情势危急。

项羽并未退却,他眼神凌厉,怒叱一声,直接震慑住了杨喜。

杨喜的战马受惊,几近失控,连人带马往后退避数里。

项羽遂率部勇猛冲锋,如入无人之境。

斩杀了汉军一名都尉,力克敌军,一路拼杀至乌江边。

面对渡江逃生的机会,项羽选择了放弃,留下了“不肯过江东”的悲壮抉择,成就了流传千古的英雄传奇。

这些故事,听来颇具奇幻色彩。

譬如《三国演义》中有张飞喝断当阳桥,吓得夏侯杰肝胆俱裂;

《隋唐演义》中亦有李元霸锤震四明山,十八路反王兵马不敢上前。

不同于这些演义故事中的虚构夸张,项羽瞋目、威震当世的故事,是写于正史的真实事件。

项羽怒目圆睁,便能产生如此巨大的震慑力,关键在于他独特的“重瞳”。

一个眼睛里拥有两个瞳孔,现代医学的解释是瞳孔发育异常导致的粘连变形。

但在古代,这种罕见的生理特征往往被赋予神秘色彩,视为超凡脱俗、帝王之相的标志。

如此骇人的一双重瞳目,配合项羽不凡的气场和赫赫战功,自然是气势压人。

抛开此异相不谈,项羽本身也是勇武非凡,古今无双。

会稽起兵时,项羽孤身一人,以雷霆之势,力敌近百郡兵,锋芒初露;

乌江突围,项羽仅率二十八骑,以一敌百,力斩数十骑兵;

乌江畔,项羽毅然下马,执短兵步战,独身对抗数百敌骑。

虽负伤十余处,却仍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武勇,留下华夏冷兵器时代难以逾越的英勇典范。

此后,纵使历史上涌现了无数勇猛将领,却无一能与项羽的这番壮举比肩。

在史书记载中,唯一有一人杀敌数百记录的,只有十六朝冉魏皇帝冉闵,堪称“屠夫天子”。

冉闵左手双刃矛,右手持戟,凭借胯下的千里马朱龙,以及上万大军的支援,创下了斩杀三百胡人骑兵的壮举。

尽管此等英勇表现不容小觑,但与项羽在乌江畔惊心动魄的步战相比,冉闵当时的处境与条件要好得多。

因此综合各种史料来看,项羽当之无愧是华夏冷兵器时代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霸王”。

其武勇不仅在于力能扛鼎的传奇,更在于实战中无人能出其右的压倒性威力。

白手起家,年少称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

人群簇拥中,项梁与年仅二十二岁的项羽默默伫立。

彼时的楚霸王,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众人在帝王威仪下谨小慎微、恭敬顺从,而初出茅庐的项羽望着那高高在上的身影,心中却涌动着不为人知的波澜。

他轻蔑一指,掷地有声:“有朝一日,我必取而代之!”

这番惊世骇俗之言令项梁惊惧,也可见项羽自幼胸怀鸿鹄之志。

次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起义之火迅速燎原,燃遍全国。

项梁与项羽在楚地闻风而动,加入了这股反秦洪流,誓师起义,踏上抗争之路。

及至公元前208年,陈胜陨落沙场,项梁与项羽借着楚国遗脉的号召力,广纳贤才,扩充军力。

转年的巨鹿之战,项羽崭露头角。

年仅25岁的他,率领楚军取得了对秦军决定性的胜利,此后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侯,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霸主之一。

实际上,古今中外年少有为的帝王也有不少。

秦始皇13岁继位,22岁亲政,39岁就统一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李世民19岁晋阳起兵,战功赫赫,即位时也未满30岁;

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22岁开始东征,拿破仑35岁就自立为法国皇帝……

只是,与这些皇子、贵族相比,项羽既没有兵权在握,也没有家业可以继承。

项羽的崛起之路,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但谈及他,世人往往会想到其显赫的贵族家世。

毕竟项氏一族作为楚国的名门望族,其军事传统与影响力在战国末年不可小觑。

只是项羽虽出身于项氏家族,早年生活却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般优渥。

项羽的父亲早逝,这对于年幼的他来说,意味着在大家族中失去了最重要的庇护。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失去父亲的项羽在家族内部的地位可想而知。

他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缺乏,更多的是来自族人间的冷遇与轻视。

尽管不至于沦落到食不果腹、沿街乞讨的境地,但在家族中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为楚霸王后来的非凡成就,史书中的记载自然是以他为项氏一族的主角。

也因此给了世人一种错觉,似乎项羽自始至终都享有家族的荣耀与资源。

比如太史公在《项羽本纪》中的描述: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这些描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是项梁追随着项家的接班人项羽。

事实恰恰相反,项梁作为项氏家族的族长,身边经常跟着许多宗室子弟,作为他的护卫、随从。

而项羽不过是其中能力比较出众的一个罢了。

项羽并非项氏继承人,已有子嗣的项梁也不可能着力培养他。

如果项羽真是项氏指定的接班人,项家又怎会让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卖命呢?

项氏一族能在秦末动荡中崭露头角,主要得益于他们从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中汲取经验。

洞悉了乱世生存的法则,拥立楚怀王的后裔,借此正名,凝聚人心。

可惜好景不长,项梁猝然离世,未及安排继承事宜,没有指定接班人。

没有了项梁的掌舵,项氏家族在楚怀王政权中的影响力急剧下滑,局面岌岌可危。

此时的项羽,虽已是项家军中战功赫赫、拥有一支精锐部队的将领,却尚未成为家族的正式领袖。

楚怀王迅速布局,提拔刘邦与原农民起义军首领吕臣,与项羽形成三足鼎立的军权格局,试图平衡各方力量。

关键时刻,是项羽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决定性的巨鹿之战中力挽狂澜,一举扭转了项氏家族的被动局面。

这样的年纪能做到这一点,的确称得上是千古无二。

参考文献

[1]邓福喜.项羽的形象探讨[J].文学教育(上),2012(07):112-113.

[2]陈钰莹.英雄若此终余恨,虞氏长歌总关情——我眼中的项羽[J].才智,2011(31):185.

[3]郝丽洁.《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9(12):72-73.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