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是才子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却被无情抛弃,一生的命运可谓坎坷至极。 她出身于显赫的豪门世家,甚至于比徐志摩的家世还要好,却始终得不到丈夫的认可,在丈夫的眼里,她是一个乡下土包子。

在张幼仪成长的过程中,二哥张君励做过一件事对她影响很大,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她因此收获了健康,却也因此导致她只能下嫁徐志摩,从而有过一段悲惨的婚姻。 好在二哥十分有担当,张幼仪婚姻失败后,他一直照顾妹妹的人生,才让她走出了阴霾,重获新生。 一、优秀的出身 张幼仪出生于当地显赫的豪门之家,祖父曾经担任清朝的知县职务,到了父亲这一辈,已经成为了当地的首富。她的哥哥们更是人中之龙,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非凡的成就。

大哥毕业于北大,后又到哈佛留学,曾担任过驻葡萄牙,波兰公使;二哥张君励和梁启超是挚友,是《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被称为“民国宪法之父”;四哥张嘉璈年纪轻轻,便已经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副经理。 出身如此优秀的张幼仪,却难逃传统家庭封建思想的桎梏。她的父母十分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从小吃了许多苦头。 若是出生于开明的家庭,或许张幼仪的人生将会是另外一番风景。

从小她看着哥哥们可以去上学,心中也对知识充满了渴望。然而,在父母的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愿意让她上学。 好在张幼仪父母重男轻女,哥哥们却十分宠爱妹妹,因此她的生活也算幸福。 慢慢长大的张幼仪,开始和父母抗争,争取读书的机会。在二哥的帮助下,父母才勉强同意她去上学。 进入学校后,张幼仪享受了一段遨游于知识海洋的时光,却又因为父母包办的婚事不得不离开校园。

二、二哥的帮助 张幼仪的家世在徐志摩之上,虽说才华不能与其相提并论,却也并不是目不识丁的女子。可是在徐志摩的眼里,她是裹脚的“乡下土包子”。 其实张幼仪在二哥的帮助下,逃脱了裹脚的命运。徐志摩如此认为,不过是对她出身于传统家庭的偏见罢了。一切的根源,只是因为他不爱张幼仪而已。

在当时的传统观念里,女子不裹脚是嫁不出去的。因此在张幼仪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哄着她裹脚。张幼仪小小年纪自然什么也不懂,只会疼的哇哇大哭。 二哥张君励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对于女子缠脚十分反感,特别是看到自己妹妹痛苦的大哭,更是十分不忍心。 他站出来保护张幼仪,劝说母亲不要给妹妹裹脚。开始母亲十分气愤,义正言辞质问他:“如果我不管幼仪的脚,将来谁要娶她?”

张君励为了不让妹妹受罪,便坚定地说:“要是没人娶她,我会养她。” 母亲知道儿子说一不二的性格,也就不再坚持给女儿裹脚了。因为这件事,张幼仪一直十分感激自己的二哥。而张君励也十分有担当,一直记着自己的诺言。 此举让张幼仪收获了健康,却也使得她只能下嫁徐志摩。因为在长辈的眼里,没裹脚的女子很难嫁出去。

三、无私扶持 张幼仪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当时的才子徐志摩结婚后,却并没有收获幸福。婚后不久,徐志摩便离开了家乡,到外国求学。 面对丈夫的冷漠和抗拒,张幼仪十分苦恼,她努力做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孝敬公婆,操持家庭,得到的却是丈夫在国外有了新欢的消息。

张君励担心妹妹受委屈,当时徐志摩前往欧洲留学,留下了妻子和儿子在家中。他便给妹夫写信,表面上说夫妻分开太久不好,伤感情,实际上暗暗逼迫徐志摩,将妻子接到英国。 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阻止两人婚姻破裂。初到英国不久,身怀六甲的张幼仪被丈夫提出了离婚,甚至被要求打胎,还被丢在异国不管不顾。

张君励得知此事,十分心疼自己的妹妹。他立刻写信给张幼仪,表示支持她离婚,但是为了身体不能打胎,自己愿意收养她的孩子。 遗憾的是,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张幼仪经历离婚和丧子之痛后,决心在外国求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读书期间,张君励给予了妹妹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学成回来,便邀请她担任自己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在张君励的提携之下,张幼仪的事业顺风顺水,还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公司,摆脱了弃妇的身份,成为当时极有影响力的新女性。 可以说,张幼仪能够走出阴霾,浴火重生,二哥张君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如小时候对母亲的承诺,他真正照顾了妹妹的一生。若非他有担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张幼仪的人生将会凄惨无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