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芳华》中有东方含蓄美的韵味,优美、情景交融,所有景语都是情语。

剧中诗一般的台词,抒情方式和镜头语言精彩绝伦,蒋长扬与何惟芳没有说过爱,但每次对视跟说话都能直戳人心。

如寄情于明月。

明月是随之送给牡丹的情意,也是牡丹敢于说出“我喜欢你”的心意。

三言两语,情意绵绵,哪像现在的许多国产剧,演员都张口闭口我爱你了,可观众就是感受不到其中的爱意。

还有情绪摄影,蒋长扬出发解救何惟芳。

刚出门便看见安全回来的何惟芳,牡丹以与刘畅断情一语双关,随之听出其中意思,而后牡丹一句“知己”向前走去。

随之转身看着她的背影,二人渐行渐远,即便角色沉默不语,那种依恋、不舍、悲伤的动态情绪也能溢出屏幕。

蒋长扬所谋之事凶险万分,需忍辱负重,背负万千骂名,不忍牡丹再为自己犯险,便以“知己”拒情,观众都知道这是为了对方着想。

可牡丹是当局者,不解蒋君,以为自己多情,与他见面,一句“知己”,其中情绪千沟万壑,没有其他闲笔,仅仅两个字,观众便能代入,大道至简。

到了第12集,断的不仅仅是情还有人。

何家家道败落,何惟芳姨娘来长安找牡丹,先是贪得无厌,后说出当年何惟芳母亲病故隐情,乃吴洪因恨下毒,而吴洪又是蒋长扬亲人。

牡丹找吴洪报仇时,随之出面阻拦,二人分道扬镳,过去种种中意皆如花败。

这段杨紫的演技爆发力很强,冷面质问吴洪,得知真相后泪流满面,拔刀愤怒刺向吴洪,蒋长扬出手制止。

心碎言语颤抖,回家瘫软在地,恨意爆发,信任崩塌,二人决裂,情绪起伏层层递进,可谓一个绝字。

此时的对比镜头也道出随之、牡丹二人的间隙越来越大。

牡丹悲伤离去,镜头接一个远景,分岔路口,牡丹决绝走了另一条路,随之呆在原地。

以及回到芳园,牡丹扯掉了蒋长扬送的手链,玉珠散落一地,曾经志同道合的一对璧人,如今破镜难圆。

这几集的《锦绣芳华》像一个优雅的刀客。

用非常温柔,唯美的姿势,在我们的心口划下了一个又深又细的口子。

然后还不忘在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国色芳华,华灯起,锦绣芳华,花不响,但芳华意未尽,芳华终会绽放。

到了第13集,有两点好,一是叙事方式,二是升华主题。

叙事上用了叙述性诡计和结构性空白,前者旨在转移观众视线,后实现反转,但草蛇灰线一一对应,如先前对蒋长扬的误解,在这一集全部解开。

后者是看似一直在讲某件事,其实是为了引出另一件事,如牡丹得知母亲死因去复仇,但导演并不是渲染仇恨,而是通过牡丹的行为道出《锦绣芳华》真正要做的事,这就是第二点好,升华主题。

牡丹错了吗?没错,那一刀必须刺出方解心头之恨,因为吴伯确实害了她的母亲,蒋长扬错了吗?没错,他肯定得站出来拦住以免牡丹一时冲动铸成大错。

吴伯错了吗?没错,救命的药材被何店主高价卖出,视他们的哀嚎苦求于无物,让天灾酿成人祸,何店主错了吗?没错,他不与高门大户妥协,遭殃的就是他们一家人。

牡丹母亲错了吗?没错,她心地善良,只是蒙在鼓里,知情后烧掉牡丹,不与权贵一丘之貉,还谅解了吴伯,并给他最后一包药,她有心救众人,奈何无力改变现实。

那错的是谁?是这无道的世道。

权贵宁可把药囤起来也不悬壶济世,整日玩乐享受,从不俯首看人间,万物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阶层强行划分三六九等,让苦楚蔓延。

所以要破,要打破这一固化的阶级,让太平盛世不再是梦想,牡丹以商破局,暂时放下芳园,思考经商的真正意义,蒋长扬以谋破局,隐忍伪装,再改天换地,清除朝堂毒瘤,他们一前一后,皆为苍生而谋,无一己之私。

足见《锦绣芳华》的大格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借古喻今,所以它,不会过时,只会越来越经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