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最后一次观看电影,看着上海解放后人民欢呼的场景,毛主席不禁号啕大哭,电影被迫中止放映......

毛主席晚年,因为常年累月的紊乱作息和高强度工作,导致身体每况愈下,甚至不得不卧病在床。

虽然,毛主席对待生死的态度格外坦然,但再强大的人也难逃感伤的侵袭。

身边的工作人员偷偷察觉到,晚年的毛主席有时会陷入深深的思绪中,甚至泪流满面。

1976年,大年三十这一天,整个北京城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可毛主席却没法享受这份快乐。

这一年毛主席已经83岁高龄了,他只能侧卧在床,连翻身都困难,全靠生活秘书张玉凤照顾。

护士长吴旭君也像平常一样,守在旁边,时刻关注着主席的身体情况。

张玉凤轻轻推开门,把一碟武昌鱼和米饭放在桌上。

“主席,您点东西吧。”她温柔地劝说,希望能劝主席多吃几口。

毛主席微微点头,然后张玉凤仔细地一勺一勺喂给他。

毛主席,看着眼前熟悉的食物,吃了几口便停了下来。

房间内传来了零星的爆竹声。

毛主席似乎也被这份热闹感染了,转头对张玉凤说:“放一点炮竹吧,也该过过节了!”

毛主席的声音没有以前那么铿锵有力,但话语中的那份暖意丝毫未减。

张玉凤点头应道,随后就和值勤的同事去院子里放烟花爆竹。

毛主席听着热闹的动静笑了笑,好像回到了年轻时候。

“放个电影吧!”毛主席忽然提议,声音带着点兴奋。

张玉凤凤忙不迭问主席想看什么?

毛主席心里也没有主意,就问身边人最近有什么新鲜的电影?

张玉凤立刻想起上映不久的《难忘的战斗》,毛主席想了想,点点头:“好,就看这个吧。”

《难忘的战斗》讲述了上海解放后的粮食战役。

陈福堂这个潜伏特务哄抬物价,购粮工作队队长田文中,则率领群众进行斗争。

大厅里,老旧的放映机发出嗡嗡声,屏幕上缓缓出现解放军进城的画面。

看着人民欢呼的场景,毛主席的眼里闪着泪花。

电影中的画面,似乎让毛主席想起了过去。

吴旭君赶紧过来,轻声问:“主席,您没事吧?”

一瞬间,毛主席再也无法克制自己,泪水止不住地滴落在胸前的衣襟上。

这一幕,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不禁动容,泪水在他们的脸颊上流淌。

张玉凤闻声赶来,看到这一情景,心中一紧,立刻指示工作人员停止放映电影。

电影停了,但记忆的闸门已经打开。

吴旭君递上手帕,毛主席擦了擦眼泪,沉默不语。

此刻,他好像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人民的支持、军队的胜利……

“让他好好休息。”张玉凤对吴旭君耳语,“眼泪会影响他刚做过手术的眼睛。”

毛主席被疾病缠绕的身子,可承受不了这样大的情绪起伏。

吴旭君小声提醒:“主席,该休息了。”

张玉凤也上前帮手,她们扶着毛主席慢慢回到卧室。

后来,毛主席对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说:“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吴旭君听了,心头一震,她知道,这是主席真实的感情流露。

毛主席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死,却无法轻易放下那些为新中国牺牲的人。

晚年的毛主席常常怀念过去。

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他都历历在目。

为了时刻提醒自己革命的成果来之不易,毛主席总是用那张走过长征路的旧毛毯。

因为顾及到全国还有很多百姓食不上肉,尽管身患浮肿,毛主席一块肉也舍不得多吃。

毛主席把人民的幸福生活,看得比自己的健康还要重要。

有一次,他在观看电影《红灯笼》时,看到李奶奶被押赴刑场的场景,禁不住老泪纵横。

那泪水并非仅为电影中的人物,更是为无数在革命中牺牲的先烈、为那些未能看到新中国的同志们而流。

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毛主席的感性与理性交织,他一边从容的面对生死,一边深刻的怀念着过去。

那些泪水和不舍,是毛主席对共产党、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热爱和依恋。

参考文献:
刘剑锋:让毛主席流泪的电影《难忘的战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