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6集系列纪录片纪录片《田野之上》由解读中国工作室、腾讯视频、上海广播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学习出版社共同出品。2025 年1月7日起,每周二晚在东方卫视、东南卫视、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田野之上》聚焦乡村振兴主题,通过对中国农村里农业、生态、文化、产业、人才、人的全面发展六个角度的展现,深入剖析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实践案例,生动讲述中国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立体展示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果。导演组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驻村记录,真实记录了中国乡村振兴的人物故事,带来直观的新时代乡村影像,完整呈现了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的挑战和变化。
行走在田野之上,你总能看到各种忙碌的身影,人们小心照看着土地,培育作物生长 ,满足生活之需。
悠长的时间里,长久守护着土地的人,也就像这里的庄稼一样,扎根、发芽、生长、集聚。
现代化带来了快节奏,
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否只能停留在过去。
今天,
当我们重新认识乡村的精神世界,
会发现许多新的东西。
这个年轻人叫潘家挺,从小听戏长大。父母都是平讲戏演员。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潘家挺记不得妈妈长什么样,但对平讲戏的痴迷,持续至今。
平讲戏是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更是闽剧的前身,这种戏主要靠口口相传,过去很少有曲谱和剧本留存,它一度被认定为濒危剧种,几近失传。
上世纪80年代,在屏南山区,人们意外地重新听到了平讲戏唱腔。
2021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潘家挺申请成立了屏南县四坪村平讲戏传习所。
作为负责人,他想得最多的,就是重新组织一个戏班子,把这项即将失传的文化遗产救回来。
村里的老人看着潘家挺长大。潘家挺对戏曲的痴迷,外人不懂,他们懂,陪着家挺吹吹小曲、唱唱小调,让他开心,这既是为了保护一出戏,也是为了陪伴一个人。
人生如戏,散场难圆。剧团已经解散了四十年,想要重新组织起来,老艺人们觉得,这是痴人说梦。
重办戏班,第一个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
过去请老艺人唱曲,潘家挺有时要自掏腰包。但要养活一个戏班,需要的资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福建屏南县,传统村落众多。多年来,屏南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2020年,政府与高校联合成立了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就落户在四坪村。
在研究院的帮助下,潘家挺把重建平讲戏戏班的申请材料递交到了乡政府。
资金有了眉目,潘家挺松了一口气。他去参加新老村民的交流会,想要分享这份喜悦。
钱到位了,但第一次演出唱什么戏本,还悬而未决。在新村民的建议下,潘家挺决定,做一出新戏。
他想把四坪村这两年的变化,唱出来。
这天,四坪村的村民们都跑来看戏。潘家挺快乐得像一个孩子。
酷爱平讲戏的潘家挺,并没有遗传到母亲的戏曲天赋。他连帮腔都哼不到节拍上,只能负责打字幕。
天赋没有遗传,那份对平讲戏毫无保留的爱,却实实在在地遗传到了潘家挺身上。正是这份爱,让平讲戏获得了新生。
如今,潘家挺正忙着修复平讲戏的老戏本,传习所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四坪村民的认可。
这就是潘家挺的故事。祝愿平讲戏将来走出四坪村,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中国乡村,无疑是一片具有魔力的土地。这里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变化、与可能性。
告别潘家挺,我们来到广东佛山,这里有一场特殊的乡村艺术节正在筹办。
大地艺术节,最早起源于日本,旨在以文化艺术带动乡村振兴,慢慢成为国际共识。广东省佛山市佛山镇,中国“四大古镇”之一。2022年,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在这里举办,邀请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4位艺术家参与。他们的宗旨是,“从乡村出发,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
向阳,当代艺术家,贵州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世纪90年代末,赴美进行艺术创作。因为痴迷于宋瓷文化,四年前,他从纽约搬到江西景德镇生活。
向阳过往的作品,试图把中国传统文化工艺,同西方当代艺术的批判思维融合在一起。他最热衷的,是赋予旧物件以新的意义。
这次南海大地艺术节,向阳受到邀请,前往佛山一处乡间老宅进行创作。
来到儒溪村,向阳心心念念的就是看房子,他有些着急。这次的创作周期,满打满算只有51天。
荒废已久的老宅需要先经过整修,才能交付创作。每一天都很宝贵。
村里来了艺术家,就像进了新物种;村民们见到向阳,感觉很稀奇。
每天忙着处理大事小事,儒溪村的村支书陈旺弟,给向阳留下了实干的第一印象。
向阳终于拿到了房子。
墙面,是记忆的载体。向阳收房后的第一步,是将颜色一层一层刷在墙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颜色一层层叠加。
墙已刷好,正待晾干。但对于作品的创作主题,向阳还没有拿定主意。
要想深入当地,铁脚板也不能解决沟通难题。于是,向阳找到了村支书陈旺弟。
有八百年历史的儒溪村,随处可见古炮楼、古祠堂、古桥、古井。
整个村子坐落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水脉之上。
人们傍水而居,以水为生。
水脉,是当地经济动脉,也是文化命脉。
当传统文化遇上当代艺术,奇妙的“化学反应”,发生了。
向阳敲定了创作主题:用“观念艺术”的创作手法,重新发掘“桑园围”传统渔耕文化的审美价值。
向阳屏住呼吸,将刀锋探向墙皮深处。预埋在墙中的色彩,如同页岩层层剥落。
现实之上,观念之中,一个本不起眼的瞬间开始转化。
开幕之日,也是分别之时。作品一经完成,就成为独立的存在,它与艺术家分别,同时开始与公众的对话。
这种对话,可以寂静无声,也可以很大声。对话,就这样发生了。
艺术是有魔力的。吵吵嚷嚷间,艺术召唤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
“桑基鱼塘”已经存在千年,大地艺术节刚过十岁。曾经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却被艺术家们找到了共通点。他们希望像鱼塘一样,在本地村民、外地游客与在地艺术家之间,打造出互惠互利、共生共荣的良好生态。
远处角落里,向阳的身影看上去有些落寞。
当作品完成之后,艺术家的一段生命,已被埋进作品深处,暗暗燃烧。
如果用文化艺术的眼光看,
中国乡村,
无疑是一片具有魔力的土地。
很多局外人看见这里,
很多曾经离开的人回到了这里。
最重要的是,
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正在重新发现和理解这里。
乡村中的器物和符号、仪式和景观,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这是古老乡村留给今天的馈赠。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原乡”“诗和远方”。
纪录片《田野之上》
第三集《老树发新芽》
今晚22:00
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播出
解锁更多精彩视频↓↓
今晚22:00
《田野之上》
全景展现中国乡村振兴画卷
强势关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