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之名》的现实意义要大于作品本身。

倒不是说作品本身就毫无价值。只是相较于剧集所呈现出来的诸多可供探讨的议题而言,就显得没那么亮眼。

从剧本层面的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到视听层面的演员表现、导演功力,都算可圈可点,称得上是一部水准上乘的都市剧。但哪怕如此,我仍坚持认为,它的现实意义是更具备探讨价值的。

先简单聊聊故事。

此前本剧打的旗号是“首部医美行业剧”。看剧之前我心想,医美不就是整容?确实,现在打针微调整容的男女老少越来越多。

但这种现象似乎更适合拍成电影,比如纪录片的形式。要拍成电视剧,总归广度和深度上欠缺了些,是拍注射玻尿酸的针头特写,还是录削骨手术的血浆cult?得注多少水才能凑成一部剧?

没曾想,《以美之名》开篇不到一分钟就把我震住了,让我对自己的浅薄无知羞愧难当。

开头是姚晨扮演的医生乔杨对患者的一段术前嘱托:

“手术成功后你会重获新生。当然整个过程里头,你也会承受相当的代价,而我作为医生能够做到的,就是让这个代价最小。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对你,对我,都是。手术过程中还会有很多无法预估的情况,所以,这场仗需要咱们俩一起努力,共同冒险。我会全力以赴,但至关重要的,是你的信念。当然,我会劝告每一位患者,不管别人怎么讲,你自己的意愿才是最重要的。”

一堆没什么营养的片汤话。但作为医美行业的术前鸡汤,也是足够了。

真正震住我的是下一秒。

坐在她对面的女孩,摘下口罩,露出了一张被巨大肿瘤扭曲的脸。

直至这一刻,我才对整个“医美”行业改观。原来医美整容,不止是为满足部分人想变美的私欲,它更是可以让无数原本生活在阴影下的人重新获得站在阳光下的权利。

嚯,这立意,不一下就起来了?

之后故事双线推进,这边是乔杨在公立医院的故事,那边是扮演的周静雯在民营医美机构的情节。

除了第一个自嘲是金角大王的女孩之外,之后还有被丈夫家暴全身几十处疤痕的妈妈,通过遗体面部移植后重获新生的父亲等等。

这些有关医美的故事里,有常规意义上的女孩想要整容变美,但更多还是天生或者后天所造成的面部缺陷,而不得已去做手术的人生。

我突然想起去年一件事。

当时我刚经历一场对方全责的车祸,腿受了点小伤,第一家医院说可能要住院、手术、植皮。我一看,多大点伤啊不够耽误事的,还植皮?火速决定换一家省内Top级别的医院,挂的是“伤口治疗中心”,去了一看,科室门头上挂着“烧伤整形科”。我当时心里一沉,不会真要植皮整形吧?好在医生医术够硬,说小伤,换几次药就好了。我正庆幸着准备出医疗室,排我后面的哥们进来了,好家伙,他整个头部不知怎么搞的,结结实实围了一圈纱布。

那可怜的兄弟,为了日后的正常生活,可不就得整容?

回到《以美之名》,几集看下来,《以美之名》的拍法更像是在为“医美”正名。

想要改变人们心目中对医美肤浅、整容的负面看法,想让更多人看到其实这一行也是存在很多正能量的地方。

将“医美”二字从消费主义的泥潭拽出,露出其作为医疗行为的神圣本性。

除此之外,双女主也有着各自的主线故事,比如乔杨因母亲去世与父亲的矛盾,比如周静雯因事业与生活不平衡导致和丈夫的间隙等等。不仅如此,还用当年一桩医疗事故,将两个女主串了起来。彼时两人师出同门,却因乔杨的堂姐在周静雯的违规介绍下整容丢了性命,两人最终反目。多年后又机缘巧合之下,两人成了同事。

总得来说,《以美之名》的故事结构,的确扎实。

姚晨和贾静雯两人的演技也不必多说,都是有过多部代表作的中青代演员了。有喜欢研究演技的朋友可以多注意下姚晨的表演。就仨字:松弛感。像是把片场当成自己家一样的松弛。真是天生吃这碗饭的。

最后,再来重点聊剧集的现实意义。

《以美之名》特好的一个地方是,其中的所有人物,都是能够共情的。尤其对我这种耳根子的人而言,人物A刚说完话,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接着人物B开始反驳,咦,她也说的很有道理。

比如第一个女孩,鼻子上的大瘤子。

别的医生觉得切20%稳妥一点,一次全部切除风险太大。反正姑娘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也不影响吃喝拉撒,到底还是命重要。乔杨不同意。她选择给姑娘做全切,因为想让姑娘活得像个正常人。并撂下一句话,“对于很多人来说,美就是和命一样重要。”

再来说另一个案例。被家暴的年轻妈妈,想要做隆胸。

周静雯答应了。因为她看到年轻妈妈那干瘪下垂的胸,原因是渣男丈夫要求必须给孩子喂母乳。两个孩子,喂母乳,到五岁。而隆胸会让她变得更自信,周静雯怎么忍心拒绝这位可怜母亲的要求?

乔杨听了这话如此反驳,一对完美的胸就可以让她找到自我重获新生了吗?她在为谁而美?

还有那些个跟风做面部下睑下至的女孩们。乔杨让她们都别做了,说这是病态的。

周静雯奉劝乔杨说,整形也是医疗服务行业,只要求美者有需要,她们就该满足顾客的审美需求。

乔杨的回应是,这种审美需求是自发的还是灌输的?在她看来这种审美需求完全是被市场营销和宣传出来的,而不是女孩们真正需要的。

无论是第一个案例中的“很多人来说,美就是和命一样重要”,还是第二个案例中的“为谁而美”的设问,以及那些女孩们的“审美需求”。

《以美之名》中每一个案例的议题提出,都很难说出一个绝对的对与错。这就是生活的复杂,人性的复杂。

剧集做的,是把这些议题提出来,至于孰对孰错,尽皆交由观众去讨论。

美和命究竟谁更重要?我们到底为谁而美?那些所谓的美,是我们发自心底觉得的美,还是市场审美强迫下的美······以及剧集接下来将要呈现的所有现实问题

让观众看到并思考这些,我觉得这才是《以美之名》的真正价值所在。

更别提目前几集中,剧中还不吝对给医生塞红包,调侃“骑行圈”,网络言论暴行,医美行业的最大优点是有钱等等各种社会现象的刻画。

换句话说,这是一部相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而这种影视剧中的责任感,我已经很久没看到了。

  1.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