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生于乱世,在建立明朝之后,为保明朝之长治久安,吸取古人的教训,对明朝做了一些列的长久规划。例如,他所倡导的“嫡长子继承制”,便直接影响明朝接下来的200多年。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按照《明史》的说法,是马皇后所嫡出(存疑)。朱元璋称帝后,立朱标为太子,请大儒宋濂做太子的老师,朱标不负众望,不仅性格仁厚,而且能让朝臣们敬服。再加上朱元璋父子之间并无猜忌,所以朱标不仅地位稳固,而且是历史上公认的最优秀太子之一。

可惜,慧极必伤,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视察西安归来之后,一病不起,溘然而逝,让朱元璋一夜白头。无奈之下,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后来的建文帝)为皇太孙,打算把皇位直接传位给孙子。此时,朱元璋的儿子屏藩各大重镇,若朱元璋在世,他们或许不敢违逆,但当朱元璋去世,年轻的朱允炆则感到了深深的危机,于是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开始削藩。第一个被削藩的人,就是朱元璋的第五子——周王朱橚。

按照《明史·黄子澄》传的说法,朱允炆之所以要先削朱橚,是因为朱橚和燕王朱棣是同母兄弟,而燕王身在燕京,势大难图,所以要先削燕王同母弟弟,剪除燕王羽翼。随后,另一个藩王湘王被逼走投无路,放火自焚,代王、齐王等藩王纷纷被废,朱棣身在燕京,寝食难安,在姚广孝、朱能等手下的建议下,朱棣终于下定决心,筹备谋反。

在此后的半年,朱棣表面上装疯卖傻,实际上却在暗中准备兵器粮草,直到半年之后,朱棣手下一名叫邓庸的将领被建文帝扣住,严刑逼供之下,得知朱棣早就在准备谋反。建文帝大惊,然后和兵部尚书齐泰商议,一道密旨,递给燕京的三位将领:张信、张昺、谢贵。《明史·张信传》曰: (张信)受密诏,令与张昺、谢贵谋燕王。 也就是说,建文帝本想不费一兵一卒,利用燕京的三位将领,直接秘密除掉朱棣。看似圆满的计划,却因为张信而改变。

《明史》记载: (张)信忧惧不知所为。母怪问之,信以告。母大惊曰:“不可!汝父每言王气在燕,汝无妄举,灭家族。”(张信)密以情输成祖。 即,张信得到密旨之后,非常犹豫,他的母亲认为燕王有“王气”,建议张信投奔燕王。最终张信听了母亲的建议,偷偷见燕王,将这件事全盘托出,出卖了张昺和谢贵。

朱棣听闻后,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召集谋士姚广孝等人商议,最终定下一条妙计,朱棣让一名手下故意杀人犯罪,动静非常大。第二天,朱棣向张昺、谢贵二人发出请帖,以吃西瓜为名,邀请二人来府中接受朱棣的赔罪。当时正值六月,天气酷热,朱棣说燕王府刚到了一批新鲜西瓜,请二位将领品尝,顺便接受他“管教不严”的谢罪。张昺和谢贵决定一同前去,顺便探究一下朱棣的虚实。

建文元年六月,张昺、谢贵来到燕王府中,刚进门,看到燕王府中的侍从端着几个西瓜经过长廊,但仔细一看,这些西瓜瓜皮有皱,瓜梗发黄,明显不是新鲜的西瓜。张昺突然觉得,燕王请他们吃西瓜的事情有诈,再回头一看,大门已被关上,燕王府戒备森严。张昺对谢贵说:事败,我命休矣!

果然,当张昺等人刚进入二门,就被重重包围。《明史·张昺传》曰: 绐昺、贵入,至端礼门,为伏兵所执,俱不屈死。 张昺和谢贵二人被朱棣活捉后,宁死不降,被朱棣处死,张昺死的时候年仅42岁。临时之前,张昺对朱棣说的那句“宁做断头之鬼,不做易主之臣”颇受后世敬仰。

本来被邀请吃瓜,结果却掉了脑袋,因为张信的出卖,张昺和谢贵成了历史上最惨的“吃瓜群众”。在政治面前,无罪也有罪,他们之死,确实冤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