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咱们继续就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进行分析。
咱们要分析的细节是,在田文镜彻查山西官员府库存银造假案陷入焦灼之际,何以李卫会“恰好”出现在山西,并且要“帮着”田文镜渡过难关呢?
我就直接先抛出结论吧:
李卫此时现身山西,实则是他和邬先生商量好,给田文镜做的一个“局”。
当然了,这个局并不是为了坑害田文镜,只不过是想利用田文镜,实现一个目的,那就是助力邬先生先脱离李卫到田文镜身边,再从田文镜身边“逃出生天”。
我们知道,此前邬先生向雍正承诺自己未来的计划,那就是找个稳妥的地方实现半隐,既能远离雍正身边不对雍正构成威胁,又不脱离雍正的掌控,以免邬先生泄露雍正当初为上位而暗中谋划的那些机密。
就当时而言,把邬先生安排在李卫身边是再合适不过的。
一方面,李卫不仅是雍正最信任的大臣,会绝对服从、执行雍正的任何命令。另一方面,李卫打小跟着雍正,是雍正的心腹,邬先生所掌控的那些情况,李卫都门清,不会有任何违和感。再者,李卫文化水平不高,有邬先生在旁辅助,还能帮助其在官场快速成长,成为雍正需要的人才。
而且,李卫对邬先生向来敬重,邬先生被安排在他身边,不会受任何委屈。
在当时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完美的安排了。
不过,随着李卫的官越做越大,他靠近雍正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无论是邬先生还是李卫,都渐渐地对这个状况感到不满,都想改变这个局面。
站在邬先生的立场来看,李卫官越大,那么平时他被雍正过问、召见的机会就越多,邬先生被雍正关注、询问的机会也将增多。保不齐哪天雍正脑回路改变,勾起一些不好的回忆,直接就让李卫把邬先生就地“解决”了,也未可知。
长期寄居在李卫门下,这种与日俱增的不安全感,如同悬在邬先生头上的一把利剑。
站在李卫的立场来看,邬先生在自己身边,何尝不是一颗随时会爆的雷。雍正本就对邬先生猜忌很重,万一哪个细节李卫没处理好,进一步着了雍正的忌,必然会受牵连。
所以,对于让邬先生尽快离开李卫身边,李卫和邬先生俩人是心照不宣,目标一致。
但是,如何把邬先生“送”出去,送哪里,才是真正需要考究的。
如果让雍正察觉到是李卫主动想把邬先生送走,或者是邬先生自己的意思,那么雍正必然会疑心更重。
如果把邬先生去到了不合适的地方,那么雍正更会大怒。
时机、方式、目的地,这几者必须恰如其分、缺一不可。
错了哪个环节,这件事都会办砸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田文镜在山西办案陷入困境。
这个情况,顿时让李卫和邬先生看到了事情的转机。
如果让邬先生去到田文镜身边,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田文镜也是雍正非常器重的朝臣,虽然不像李卫那样贴心,但绝对是雍正的嫡系。如果邬先生去到田文镜身边,辅助他干事,那等同于就是在帮助雍正。即便雍正听说了,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田文镜不如李卫那般和雍正关系特别亲近,邬先生被雍正关注的机会自然会大大减少。
将来,邬先生就可以寻找机会离开田文镜,实现“全隐”。
不过,这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这个意图不能由李卫、邬先生俩人表露出来,而是必须得由田文镜主动提出,这样才能在雍正那边过关。
眼下,田文镜办案陷入困境,正好为这件事顺利进行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因为李卫之前就对诺敏短时间内追回山西府库欠款存疑,他本着为雍正分忧的目的,和邬先生出现在山西,帮助田文镜推进案情的突破,完全在情在理。
当邬先生几句话,为田文镜点破山西案件中的要害之处时,这也就由不得田文镜不愿意接纳邬先生了。
聊到这里,我们会明白为什么李卫在见到田文镜后,会打着为邬先生谋职业为由头,积极向田文镜安利邬先生,并且很直白地标出了“转会身价”——八千两白银。
这其实是为了将戏演得更逼真点。
在田文镜和旁人看来,邬先生是为了赚取那点高工资,才会在田文镜的力邀之下,“勉强”答应,去田文镜那边上班,属于人之常情。
接下来,邬先生去到田文镜那边,也就顺理成章了。
果然,不出李卫所料,雍正在得知这个情况后,并没有继续深究下去,而是默许了。
只不过,田文镜恐怕是直到见到雍正,并被问及邬先生下落之时,才明白自己是妥妥地被李卫、邬先生给算计了。
他不光给李卫接了盘,暗中送助攻帮邬先生“解了套”不说,自己还白白搭进去一大把银两。
真是当了冤大头还不自知。
(全文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