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木工更是巧夺天工,而木艺的祖师爷鲁班更是声名远播,在中国古建筑中,所有的建筑都不用一颗铁钉,都用榫卯结构扣合,而且牢固耐用,有的几百年都不会出现变形,是结合了记忆和艺术的综合体,也留下了很多为人叫绝的传奇故事比如赵光义有一次找来木匠建一座木塔,但是完工后塔竟然是歪的,所有人都指责木匠手艺太差,但事木匠说故意这么搭的,听完解释后所有人不禁叫绝。

这个事情发生在公元982年,赵光义得到了一颗舍利,他不知道要放在哪里好,经过一番思索后决定在京城建立一座木高耸入云的木塔,用来存放舍利,让舍利庇护国泰民安,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普通的铁塔,石塔重量比较大,所以相对比较稳定,但是木头就不一样,这样的难度必须要找当时的“活鲁班”喻皓才行。

赵光义打定主意之后就立马派人去请喻皓,而这个喻皓也是艺高人胆大,到京城选好地址之后就立马着手建造,前后历时8年时间,这座木塔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据说这座塔塔身有13曾,高度大约120米,按照当时的建造工艺,这样的作品简直是奇迹,堪称天下第一塔,大家都慕名而来欣赏。

大家赶到现场一看都吃了一惊,整座塔身竟然是想西北方向倾斜,这“活鲁班”喻皓也太粗心大意了吧,其实对于这点喻皓早有预料,于是对大家解释说:“京师地平无山,又经常刮西北风,我故意使塔身稍向西北倾斜,为的是抵抗风力,用不到一百年,塔身自然就会被风吹正。”听完这一解释,大家恍然大悟,顿时对他的技术叫绝。

其实无论哪个行业,只要做到极致都能让人叫绝,喻皓对建筑学有浓厚兴趣,从小就清润木艺之中,学遍古今,融百家之长于一身,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活鲁班”,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制度让这些艺人上不了台面,所以很多技艺失传于历史长河中,而喻皓晚年所著的《木经》也消失于历史长河中,这是华夏民族的损失。

唯独他建造的这座高120米的灵感塔一直延续,算是古代木塔建筑的巅峰之作,可惜50多年后也遭遇雷电化为灰烬,虽说很多技艺都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但是华夏文明的这些技艺值得每个华夏子孙骄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