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她在杭州桐庐雅鲁漂流景区漂流时手机落水,当地一男子打捞后因索要“辛苦费”未果,将手机扔回水中,无奈之下该网友选择报警,最终在警方协助下取回手机,并且警方对涉事男子进行了行政拘留7日处罚。

图为漂流景区门票
据该网友描述,7月6日,他们一行十人在雅鲁漂流景区漂流时手机不慎落水。起初,他们先找到景区内一摊位的村民,对方开价1000元,并称手机在另一摊位,随后一行人跟随至另一摊位,发现一男子正在翻找手机,并询问网友手机品牌、型号信息。在与网友确认后,该男子称需要1500元“辛苦费”才可拿回手机。

图为杭州桐庐雅鲁漂流景区
该网友表示,后来双方就费用协商未果,该男子竟直接将手机扔回漂流河道,并称“有本事自己捞去”。手机失主情急之下下水寻找,却因河道情况复杂险些遇险,所幸被路过的陌生游客及时救起。该网友还称,当时现场多名景区工作人员在场,却未及时干预。因寻机未果,网友选择报警,民警赶到后将那名男子带走。
据网友描述,后来随着水位下降,一名当地阿姨再次捡到该手机,并坚持要“辛苦费”,当得知失主原本打算给400元后,转而向失主索要800元,后经民警介入沟通,手机才被归还。

网友提供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据网友提供的7月7日桐庐县公安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违法行为人方某(男,49岁,有前科)在雅鲁漂流某滩处捡到游客手机,索要辛苦费未果,明知河道布满坚硬石块、扔手机可能致其损坏,仍将手机丢至该河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决定给予方某行政拘留七日的行政处罚。
7月9日,记者就此事咨询了雅鲁漂流景区,景区负责人陈经理告诉记者,景区虽一直提醒游客不要携带手机,但无法强行禁止,导致漂流过程中手机掉落情况频发。由于漂流河道是敞开式的,无法完全封闭,河道边常有附近村民专门捡拾游客掉落的手机,并向游客索要报酬,金额从数百到一千多元不等。
“我们之前也和村民沟通过,但效果有限。”陈经理表示,毕竟有些游客认可村民的劳动力,愿意支付报酬,这种情况很难完全避免;偶尔也有游客事后不满并牵扯景区,但景区及工作人员肯定不会参与此类事情。
陈经理表示,事件发生后,景区已经加强了管理。“现在明确规定,景区营业时间内禁止村民进入河道打捞。”陈经理解释,一方面河道为营业场所,另一方面村民下河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景区已通过警示、告知等方式阻止村民下河,并在各点位设置了安全告知牌和警示牌。
针对游客手机掉落的打捞需求,陈经理称:“景区会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处理,而且是免费的。”他表示,后续只要公安持续保持打击力度,景区会积极配合,全力做好管理和保障工作,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
延伸阅读

图为“全副武装”的打捞人员
贵重物品落水如何搜寻?如今利用各类手机软件可以轻松找到“全副武装”的民间打捞团队帮忙。南京的杨先生也遇到这样的麻烦,手机落水后,他拨打了一家打捞队的电话请师傅前来。“当时师傅开出的价格是3米水深以内捞上来付1000元,捞不上来500元。”杨先生认可后,师傅下水打捞,但搜寻一圈并未找到手机。对方在现场提出,加一些钱后可以进一步帮忙在淤泥里摸索,杨先生拒绝后离开了现场。
不过事情并未就此结束,第二天他却发现,自己手机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出现在附近一家商场内,而里面正有着不少回收手机的商家。杨先生质疑打捞师傅有所隐瞒,但师傅则否认,打捞公司一位合伙人告诉记者,由于杨先生在网上发帖“避雷”,己方遭到不少非议,现在也接不到单。双方也都拿不出有力证据,而目前手机下落仍然是个谜。
钓鱼时手机落水,请打捞队下水仍未找到
杨先生告诉记者,4月11日晚,他在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附近一处河道旁钓鱼时,刚买的手机掉进了河里。“当时脱了衣服下水想把手机捞上来,但是因为河底的情况不明,不敢向深处去搜索。”杨先生说,12日晚上他仍有些不甘心,在手机软件上联系了一家捕捞队,约好在当晚来到遗失处打捞。
“大概晚上11点,师傅穿着潜水服,带着氧气瓶,下水打捞了一会就上来告诉我说,没有找到,如果要去河泥里摸索,得加钱。”杨先生说,双方曾在电话中沟通过收费标准,3米水深以内捞上来收费1000,根据难度上下浮动。而师傅下水前和杨先生谈好的价格是不论是否捞到都是500元,而这时师傅想加到2000元。并不愿意多掏冤枉钱的杨先生表示拒绝,在付过500元后离开了现场。“手机是刚买了半年的苹果16,价值大约5000多元,我觉得对方要价太高,也不一定能捞到,就觉得算了。”杨先生说。

图为手机定位
隔天手机定位出现在附近商场,质疑对方有隐瞒
打捞后的第二天,杨先生试着查看手机的定位,意外发现了变化。“我看到手机的最后定位出现在了附近的大观天地商场里。”杨先生解释,由于手机有着一定防水性,所以在有电的情况下,定位是可以被看到的,但是一旦关机,就只会出现最后停留的位置。顺着定位,杨先生来到这家商场,发现里面有几家手机回收的店铺。“这几家店铺都表示,没有回收过我的手机,我因此报了警,但是由于手机只是遗失,也没有更多证据,警方没法以盗窃来立案。”
杨告诉记者,自己丢手机这事知道的人很少。“事发当天,我旁边还有一位钓鱼师傅,我请他用抄网帮我捞捞看,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他人知道了。”他还告诉记者,丢失手机的河道岸边并不是滩涂,而是垂直的河岸,所以手机被水流冲到岸边后被人捡走的可能性非常小。由于是通过软件联系后进行的线下交易,杨先生也没有办法通过平台对服务维权或给出差评。
记者咨询了一位通讯专家,对方表示通常来说手机定位还是比较精准的,即便在落水这样的情况下,有着一定防水功能的手机仍可以运行一段时间。是否会因陷入淤泥或遭遇干扰导致定位“漂移”?对方表示,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发生,手机人为拿走的可能性更高。

双方沟通记录
打捞队否认有猫腻,双方网上“开辩”
“我们真的不知道手机去向,我只是合伙人,只能联络师傅,因为距离比较远当天没有跟过去,现在一些行车记录仪等证据也被覆盖了,他们又没有调商场的监控,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证明了。”在平台运营打捞队账户的合伙人告诉记者,杨先生发帖“避雷”后,自己遭到很多非议,但是现在双方也拿不出有效的证据。

杨先生的支付记录
打捞队在介绍当时的情况时说:“考虑到事发河床存在大量黏土,手机有陷入其中的风险,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提出的收费方案是基于专业判断做出的合理决策。现场水流混浊,深度2.2米,当时环境昏暗、水温较低,床表面未发现您的手机踪迹。同时,由于河床底部金属物质较多,使用金属探测器会受到严重干扰,无法有效开展寻找工作。”
采访中,对方也表示,自己和打捞师傅是朋友、合伙人关系。“这个号是没办法接单了,手机到底去哪了?我们也很困惑,希望客户能提供更多线索,不过打客户电话现在也不接了。”杨先生告诉记者,警方必须认定为刑事案件才能进一步调取相关信息,但就目前自己掌握的证据也无法证明涉及盗窃,不能立案。“不接对方电话是不想扯皮,手机现在肯定是找不回来了,发出来只是想给更多人提个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