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杜建英之外,娃哈哈还有很多“巾帼英雄”,以至于外界对宗庆后有一种判断,说他特别重视“任用女性干部”。
七个孩子五个妈。
除了原配施幼珍之外,另外两个知晓身份的,都是宗庆后的女下属。

杜建英就不用说了。另一个孩他妈,凤凰财经的报道是这样说的:
2017年出生的宗家孩子,生母实为一名年轻员工……在2017年前后,这位孩子的母亲曾因对宗庆后给出的“抚养费”不满,多次在娃哈哈清泰街总部门口闹事,当时公司还发邮件通知员工避免与其接触。
这位妈,2017年还是一名年轻员工。此时宗庆后已经72岁了。男人至死是少年,只爱20岁的女孩。
2017年时,杜建英已经51岁了。但她也曾年轻过。
已知的两位婚外情女主,都是女员工。这概率畸高了。
宗庆后为什么爱睡女下属?
1
先看杜建英是进入进入宗庆后视野的。
一本关于宗庆后的传记《宗庆后为什么能》是这样写的:
那天,杜建英和其他应聘者来到厂部会议室,当她看到进来的企业老总竟穿着一件圆头汗衫,趿着一双拖鞋的时候,眼睛都瞪圆了。这么一家大企业的老总,竟然穿着如此随意,一点老板派头都没有,这让在国营厂那种严肃呆板的环境中待惯了的杜建英深感意外,她立马就喜欢上了这种轻松、亲和的氛围。
没过几天,杜建英果真接到了录用的电话,让她再度意外的是,电话竟是宗庆后亲自打来的:“十天之内能不能报到?我们有个很要紧的项目,想请你马上过来参与!”
宗庆后会给每一个应聘者打电话吗?应该不会,他可能洞察到了杜建英的才华,也可能有一见钟情的蠢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杜建英才一入职就受到重用:
杜建英在十天之内如约站到了宗庆后的面前。她的果敢、冲劲赢得了宗庆后的赏识,当天下午,宗庆后就带着杜建英参加了一个与台湾某企业建立合资公司的重要谈判。
之后,杜建英凭借扎实的外语功底,被派驻杭州罐头食品分厂,负责罐头食品等的出口业务。很快,她就在娃哈哈脱颖而出,并且一步一步成长为宗庆后最为信赖集团骨干人物。
另外一本传记《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则交待得更详细:
当天下午,宗庆后就找到新来的精通英语的年轻人杜建英:“走,去开会,去见台商。”……谈判完了,就要开始审批流程,流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提供项目建议书。宗庆后让杜建英开完会后就开始写,当天把项目建议书拿出来。
“当时连娃哈哈朝南朝北我都不知道,突然要写项目建议书,只能硬着头皮上。”杜建英说……杜建英当时写了不下十稿,每次都被宗庆后打回去,来来回回修改了很多次才完成。
接下来要搞可行性报告和论证,也是反反复复了很多次……那段时间对杜建英来说是极大的锻炼……杜建英后来凭借扎实的外语功底,被派驻杭州罐头食品分厂,负责罐头食品等的出口业务。她很快就在娃哈哈脱颖而出,并且一步一步成长为杰出的女将。
更关键的是下面这句:
除杜建英之外,娃哈哈还有很多“巾帼英雄”,以至于外界对宗庆后有一种判断,说他特别重视“任用女性干部”。虽然他没有刻意这么去做,但是回过头去想,女性的执行力强、直觉好、悟性高、心思缜密,最重要的是,女干部的忠诚度要超过男性;她们不争权、不专权,会像管理家庭一样,习惯性地事事处处为公司着想。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高级黑,这里用了“像管理家庭一样”的比拟。
女性干部受到重用,其中有的就成为了宗庆后的性情伴侣。
2
1990年代,那年月,民营老板个个是山大王。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刚刚确立,民营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公司野蛮生长。法律?《劳动法》还在娘胎里打转。 人才?大学生金贵得跟大熊猫似的。
女的好啊!执行力强、不争权、还他妈忠心耿耿——宗庆后这是活脱脱把老婆标准搬进办公室!
至于职场伦理,企业管理高度依赖创始人个人权威,内部监督机制几乎不存在。宗庆后作为企业绝对领导者,对人事安排拥有不受制约的决定权,这为职场特殊关系创造了制度真空。
只要老板想,有时钱塘江的潮水都没他裤腰带松得快!
可以扯爱情。但更重要的是,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权力地位会显著提升男性的性吸引力。作为“布鞋首富”,宗庆后在娃哈哈内部拥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力光环容易引发慕强心理。杜建英被曝光的合影中“满含笑意紧盯着宗庆后的脸”的眼神,以及员工评价她“在工作上帮了宗庆后很多”的表述,体现了权力吸引与情感依附的交织。

而46岁老男人看25岁女大学生,眼里就两字:
基因!
宗老板深谙丛林法则。杜建英的浙大文凭是脑力值,年轻身子是生育值,自己兜里的钞票是权力值。
三值合一,直接合成出仨私生子!
这买卖划算,老宗玩得溜啊!
老子钱多娃多!
3
但权力是春药更是炸药。
睡觉一时爽,但等到私生子组团给你坟头蹦迪,可就惨了。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宗庆后与女下属的关系模式,符合高地位男性的择偶行为特征,这符合生物学逻辑。
根据David Buss的跨文化研究,社会地位显赫的男性普遍表现出对年轻、高生育力、能力强女性的偏好。
杜建英加入娃哈哈时25岁,浙大毕业的智力资本与工作能力构成双重吸引力。这种“资源-基因交换”模式在进化史上具有适应性——男性提供资源保护与晋升机会,女性提供生育潜力与忠诚支持。
另外,罗伯特·特里弗斯提出,当男性拥有过剩资源时,会倾向于多元化基因传递。
宗庆后与杜建英生育三名子女(1996、1998、2017),有着长达三十年的关系,这里明显有通过超额亲代投资,以确保基因延续的策略。
这种投资不仅体现在生育支持,更包括商业资源输送。杜建英她1996年赴美“监护”宗馥莉期间生下长子,既完成照顾嫡女任务,又确立自己子嗣地位。她通过“三捷系”资本网络控制约15%娃哈哈系资产,子女在多家子公司担任董事。
杜建英将生育能力转化为了商业资本,这点毋庸置疑。
但这种生育策略虽获得商业利益,却也导致子女陷入身份认同困境。这才有了争夺遗产的宫斗大戏。
但追本溯源,还是要从宗庆后爱睡女下属开始讲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