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接受采访时表示,杨少华的几个孩子都十分孝顺,他也为每个家庭都付出良多,家庭关系和睦。
文|沈 林
7月9日下午,据北京青年报,相声演员@苗阜、天津知名相声主持人小佀老师处消息,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享年94岁。
7月10日凌晨,“杨爷爷的快乐生活”账号发布讣告:
2025
7
9
日,杨少华老先生因病抢救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
94
岁!
7
10
日在天津市天圣殡葬举行吊唁仪式!
7
10
21
时举行送路仪式!
7
11
日上午
9
点在天津市天圣殡葬公司集合,去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

杨少华出生于北京,12岁时拜相声名家郭荣启为师,在北京启明茶社学相声,16岁开始登台演出。1951年,杨少华来到天津做钳工,成为工厂工会的文艺骨干,后被调入南开区曲艺团,正式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曾为相声大师马三立捧哏。
杨少华的经典作品有《肉烂在锅里》《获奖之后》《打麻将》等,还创造出了在捧哏演员使“蔫哏”的独特表演手法,此外,他还出演了《杨光的快乐生活》等影视作品。

几年前,杨少华儿子杨伦开通了抖音账号“杨爷爷的快乐生活”,记录杨少华的日常之外,也有不少带货视频,如水果玉米、酸梅汤、红豆面包、江米条等。该账号简介显示:“每天下午5点直播,三大爷给您分享好吃的美食”,累积粉丝超73万。
杨少华去世当天13点38分,该账号还上传了一条杨少华出镜的带货淀粉肠的视频,视频中杨少华看上去十分消瘦,拿着淀粉肠但并没有什么胃口。

此外,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还冒着高温,随两个儿子来到一家餐厅出席开业庆典,视频中,杨少华一直坐在轮椅上。

几个小时后,杨少华传出去世的消息。一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杨少华剪彩的时候状态挺好的,没看到有异常。而对于其去世的消息,他表示,“不知道,中午还在这呢,下午就不知道了”。
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剪彩,中午吃淀粉肠(视频具体拍摄时间未知)的工作安排引发了老爷子是否被“消费”的争议。
还有网友指出,杨少华现身连日来多次现身商业剪彩活动,画面太心酸了。

目前,“杨爷爷的快乐生活”账号只剩72个视频,此前杨少华出现并互动的多个带货视频已不可见,账号商品橱窗未关闭。原本,该账号有1354个视频作品可见。
公开资料显示,杨少华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杨威、次子杨进明、三子杨伦、四子杨建和五子杨议,其中次子杨进明是杨少华的义子。
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小儿子杨议,他和父亲杨少华经常一起拍戏,比如经典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等。

杨少华与儿子杨议同台表演
其实杨少华对于儿子们的事业一直都是鼎力相助的。
几年前,三儿子杨伦和杨少华在街边摆卖盒饭的视频就曾引起热议,杨伦一边给杨少华介绍着做好的菜品,一边说现在的饭馆不好干,只好把老爷子拉出来了。其合伙开的饭店当时也把偶遇杨少华当做噱头进行宣传。


不过翻看杨少华的一些视频可以发现,几个儿子虽然也靠着父亲赚取一些收入,但他们也的确在照顾杨少华的晚年生活,比如为老人洗脸、刮胡子、洗脚、剪头发、喂饭等,也会陪老人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即便是在带货视频中,杨少华所做出的反应也并不像逼迫,而是对儿子事业的支持。

2023年杨少华因为血压太高而住院,也是在家人们的悉心照料下闯过了这一关,还感慨:哪有比一家人健健康康更重要的事情呢,自己也努努力,少给他们添麻烦,争取再多活上几年。当时这一新闻还引发了500多亿元资产分配争议,面对网友求证,老爷子表示,“真假?”


近年来,短视频也成为杨少华与粉丝沟通的窗口。粉丝见惯了他一本正经地“抖包袱”,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杨少华去世后,有媒体采访杨少华的长子杨威,其在电话中讲述了当时发生的情况:“睡醒午觉坐起来以后,他觉得有点晕。立刻上医院,到了医院大夫一看说,人已经没了……”去世时间差不多是在下午3点半左右。“走的太突然了,他此前没有任何后事交代、没有遗言留下,最后一句话就是‘有点晕,咱上医院看看’,然后就走了……”
杨威儿子杨化然表示:“我不太能接受这个现实……”就在前天,大家还在一起吃饭,爷孙俩在一起闲聊。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接受采访时表示,杨少华于7月9日在家午休时辞世,生前状态良好,去世时安详无痛苦。他还表示杨少华的几个孩子都十分孝顺,他也为每个家庭都付出良多,家庭关系和睦。这番话也是帮杨少华的几个孩子减轻了一些舆论危机。
今天凌晨,郭德纲也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老爷子一路走好”,并配图杨少华生前照片及德云社敬献的花圈。

据悉,郭德纲和杨少华是世交,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和杨少华的五儿子杨议彼此称兄道弟,两家有着深厚的渊源。杨少华的儿子杨议是郭德纲的师叔,按照相声界的辈分,杨少华也是郭德纲的师爷。
一路走好!
部分资料来源:上观新闻、天津广播、凤凰网、红星新闻等

来自欧盟的祝贺,以及冯德莱恩对中国的要求
7块7的《西游记》读了30多年
新民一周 |在不太写信的年代写信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