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卡扎菲,每个人脑海中浮现都是不一样的词汇。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枭雄”、“革命领袖”、“为利比亚带来新生”;而也有反对他的人,认为他是“中东疯狗”、“独裁者”、“流氓政权的领导人”……

这个身后名声毁誉参半的男人,曾经执掌利比亚长达42年,直到2011年8月22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卡扎菲被迫下台,开启了他的逃亡之路。从8月到10月,卡扎菲辗转藏身,一边试图寻找着东山再起的契机,一边仍然坚信利比亚的人民仍然“爱戴他”。

然而,现实没有给他翻身的机会。10月20日,随着卡扎菲最后一个藏身的据点被反对派占领,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国家领导者就此走完了他风光无限过的一生。

在逃亡的60天里,卡扎菲的身边只有忠实的保镖等十数人保护着他。而在这期间,这位“枭雄”又是什么以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方式度过了这最后六十余天的呢?根据追随者回忆,卡扎菲最后的日子是如何度过的,缓缓展开在众人面前。

卡扎菲

一,志得意满的领导者

幼年的卡扎菲过的并不算幸福。由于家境十分贫困,上学的卡扎菲每周要在沙漠中步行将近四个小时,才能回到家中和父母团聚。除此之外,卡扎菲的家庭也难以支付学校里的食宿费,因此小卡扎菲也常常穷到去附近的清真寺要饭吃、在街边打地铺睡觉的程度。

这样的求学之路虽然困难重重,却也磨炼出了卡扎菲的坚韧品格。在高中时,卡扎菲初次接触政治,自此开始对政治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那时的卡扎菲除了不断吸取来自当时的埃及总统纳赛尔的“泛阿拉伯民主主义”思想以外,还展露出了极强的领袖气质,能说会道的他很快聚拢了几个主要的追随者,这也给他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大学时的卡扎菲原本进入的历史专业,然而很快,卡扎菲就转去了当地的一所军事学院,进行了更为系统化的军事学习。在军校毕业后,卡扎菲又前往英国的一所皇家军事学院中深造半年——而这一段深造时间,也更加坚定了卡扎菲的“革命心态”。

回国后的卡扎菲秘密成立了“自由军官组织”,决定推翻利比亚的君主制度,建立一个共和制的利比亚。

1969年9月1日,“自由军官组织”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发动政变。由于利比亚当时的伊德里斯王朝腐朽不堪,这场仿佛“小孩过家家”的革命轻轻松松地推翻了旧政权,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成功后的卡扎菲就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拿到当时利比亚的最高军衔——上校,同时宣布自己为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就这样成为了这个阿拉伯国家的实际领导者和掌权者。

其实,作为一名国家掌权者,卡扎菲为利比亚的民生大计提出了不少改革措施。

在他在任的42年时间里,利比亚重新组建了崭新的国家军队,推行了全民免费教育及医疗体制,并且通过政府出钱,对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等物进行价格补贴,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些福利政策,在利比亚、尤其是穷人阶级中为卡扎菲带来了极高的声望,但同时,由于政策执行得不彻底,以及涉及到高层们的利益问题,卡扎菲的这些政策也为后来推翻他的那一场政变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除此之外,卡扎菲还从外国的石油公司手中,成功地夺回了利比亚所拥有的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借此领导利比亚摆脱了贫困,一跃成为了非洲最富有的国家。

直到现在,尽管利比亚内乱迭生,还受到了西方各种制裁与打压,利比亚也仍旧是非洲这片大陆上收入颇高的国家之一。

二,倒台、流亡、和带有威胁性的呼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台之后的卡扎菲性格愈发古怪。由于他不讨喜的性格和许多我行我素的行为,导致利比亚在他的领导下与西方的国家关系不断恶化。同时,利比亚国内对于卡扎菲的反对声浪也越来越多。

这一切矛盾在2011年走向了顶峰。

2011年2月11日,利比亚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要求卡扎菲政府下台。3月,以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对利比亚发动了空袭。然而,就在每天利比亚被硝烟炮火狂轰滥炸之下,卡扎菲仍然一如既往地特立独行。

他高调地前往小学视察当地的教育情况;在电视前握紧拳头,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甚至还有闲心和国际象棋联合会主席坐在一起,悠闲地切磋着棋艺。

这一表面上的风平浪静,随着8月的黎波里被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军队攻入后,彻底化为了泡沫。在的黎波里陷落后,卡扎菲被迫下台,开启了他长达六十天的躲躲藏藏的逃亡生涯。

这一场追捕和躲藏,在卡扎菲的反对者眼中,更像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而在追捕的过程中,卡扎菲的妻女和两个儿子都早已通过加特逃亡阿尔及利亚寻求庇护,只有卡扎菲和他另外两个儿子仍旧留在国内辗转躲藏,等待援军。

其实,卡扎菲也有不少“老朋友”在利比亚政变后,站出来力挺卡扎菲。委内瑞拉总统曾经站出来声援卡扎菲,认为卡扎菲才是利比亚的“真正领导人”;而几内亚比绍也曾公开宣称会为卡扎菲提供庇护。

不过,卡扎菲仍旧选择在国内辗转求生。在从的黎波里逃亡后,卡扎菲先是藏身在了沙漠小镇尼沃利德中。而后,卡扎菲和他的儿子穆塔希姆共同逃回了他们的家乡苏尔特,并且在苏尔特中不停变换藏身之处以躲避追击。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卡扎菲通过向叙利亚的某电视台不断传递他的录音带以鼓舞他的追随者,同时证明着他的存在:起先,卡扎菲仍然澎湃激昂地鼓舞民众同反动组织“战斗到底”:

“我下令打开兵器库,所有利比亚人,我呼吁你们,加入战斗!我们将取得胜利!我在的黎波里。”

然而,随着情势的变化,卡扎菲的口吻开始具有威胁性。他呼吁着支持者进行持久战,同时提醒民众道:“利比亚如果被战火所焚毁,谁还能够站出来领导它前行?”

之后,卡扎菲又威胁将阻断石油这一为利比亚带来巨额财富的项目出口:“长期的战斗,为了自己的人民,你们将无法生产石油。我们不会允许这一情况的发生,因此,准备迎接火拼吧!”

在9月中旬,卡扎菲仍然认为“战斗远未结束”,“利比亚大片区域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大批量的军队正在集结”。

直到10月2日,为卡扎菲传递声音的电视台播放出了卡扎菲的最后一段录音,在录音中,卡扎菲认为当时被世界多数国家所承认的“全国过渡委员会”并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呼吁利比亚的民众:

“走出房屋,走到村庄和绿色地带,去发动百万人的大游行,去拿回属于人民的控制权。”

这一次呼吁后,卡扎菲再也没有发出过任何声音,这也成为了卡扎菲生命的“绝唱”。

三,逃亡的生活:东躲西藏,凄凉求生

虽然在逃亡路上也在不断地发声、呼吁,以显示自己的坚贞不屈,然而在卡扎菲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这位曾经的领袖过得凄凉而穷酸,和他的前半生“大相径庭”。

在躲至家乡苏尔特后,卡扎菲被迫在几间废弃的民房中不断搬家。由于担心被人发现,每次搬家时,卡扎菲都要在深更半夜、甚至凌晨三四点,采取尽量悄声的动作,无声无息地完成搬家之旅。

至于白天,卡扎菲甚至要躲进那些暗无天日的地下室中,以逃避反动派的追捕,和北约的空袭轰炸——尽管这样,卡扎菲还是在反复搬家的过程中好几次遭遇到了反动派的炮火,有几次差点把他炸死,而他的身边人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而为卡扎菲提供躲避区域的那些空置了许久的民房,由于被人废弃,灰尘满布,断水断电,卡扎菲就躲在这些民房的地下室中,点起蜡烛,依靠房间主人过去剩下的陈旧的米面维生。

由于停电,房间里没有电视和正常的电话,因此,卡扎菲只能借助看书、写字等事情消磨时光。他没有个人电脑,手边也只有一部卫星电话,几乎和外界失联,只得反复阅读手里的《古兰经》,或者在一个碳炉上煮茶,用这些琐碎的小事打发时间,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日子。

而根据他的追随者的回忆,这位曾经统领着利比亚走上富裕日子的领导人,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变得十分暴躁易怒。

他始终相信着利比亚人民“不会放弃他”,同时,从奢侈的“云端”一下跌入谷底的生活,也让卡扎菲感到愤怒和悲伤。他经常因为没水没电而朝身边人大发脾气,也对于每天吃方便面、简单米食的生活感到厌倦和不耐烦。

即便如此,卡扎菲还是断然拒绝了助手提出的,让他“离开利比亚、寻找政治避难”的建议,仍旧躲在国内,过着难熬的日子。

在后来的文献报道中,有记者拍摄了卡扎菲躲藏时的环境。那是一个窄小的、不过十几平米的小房间,地上凌乱地丢着几床被褥,是供卡扎菲和他的亲随者休息的物品。

除此之外,小房间里空空如也,那些曾经在卡扎菲的豪宅中,被他或欣赏、或钟爱的美丽家具,早已随着他一起,从神坛上倒入了尘埃。

10月20日,卡扎菲在一根水泥做的下水道管中被俘,而后被反动派打死,陈尸四日后,他才被允许草草下葬。

四,告别卡扎菲的利比亚

曾经有人认为,卡扎菲的存在是利比亚不幸的根源。这位曾经的铁腕独裁者让利比亚的老百姓长期生活在政治的高压态势之下,因此,在卡扎菲倒台以后,利比亚骤然获得了所谓的“自由”,只是随着而来的,则是一直绵延至今的隆隆战火。

如今的利比亚在东西政府的分别控制之下:一方是被欧美等国际社会所承认的过渡政府,另一方则是卡扎菲遗留下来的旧武装组织。这样的分裂所带来的显然是长期的社会动乱,而同样,常年的内战也使得利比亚的经济接近崩溃,治安状况十分糟糕,人民苦不堪言。

回顾卡扎菲领导的这一段历史,不能否认的是他为利比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也曾经取得了丰厚成果。然而在这之后,卡扎菲的我行我素、特立独行,也令他无法在国内外获得长久的支持和持续的发展。

这位曾经用残酷的政策和强硬的铁腕控制国家的“霸主”,因为过于强硬,最终收获了来自人民的抗议和反弹。也许,卡扎菲用他的一生,诠释了我国很早以前就发现的一个道理,也是来自荀子的那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