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家大院的朱漆大门缓缓关上,镜头定格在绣绣布满皱纹的手抚过门环的瞬间。
这部霸占多日收视榜首的《生万物》,终以一场“全员意难平”的结局收场。

把观众眼泪赚足的同时,也将口碑推上了争议的风口浪尖。
有人说它是“年度最敢拍的年代剧”,也有人骂“为了虐而虐,编剧没有心”。
可当我们回头再看那些没填完的坑、没圆的梦,才发现每个遗憾背后,都藏着时代最锋利的真相。

1、宁苏苏被毒死
天真烂漫的苏苏,死在了她最接近幸福的一天。
本以为,剧版在改编之后会给苏苏写一个完美的结局。
但没想到,无论命运怎么改写,苏苏也没能逃过“反封建牺牲品”的结局。

原著中,苏苏在费文典牺牲后,怀上了郭龟腰的孩子。
嫂子得知后,本不想让她留下这个孩子。
但苏苏以两个女人生活孤冷为由,说通嫂子留下了孩子。
孩子出生后,苏苏想让嫂子把郭龟腰喊来看看孩子。

不料,嫂子却遭到了郭龟腰的侮辱。
原著中的郭龟腰,是个无恶不作的坏人。
正因为他犯下的恶,才让嫂子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念头。
所以,她才将苏苏和郭龟腰一起毒死。

但在改编后的电视剧中,郭龟腰是处处为苏苏着想的好男人。
在费文典牺牲、费家落寞后,郭龟腰的出现,点燃了苏苏生命中的光。

所以,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苏苏还怀了两人的孩子。

但这对封建了半辈子的嫂子来说,是件辱没门楣的事情。
她决不允许自己守了这么多年的费家门楣折在苏苏的手里。

其实,在得知苏苏怀孕之前,嫂子已经让苏苏离开了费家,她想放她自由。
但费文典的牺牲,对她的打击实在是太大。
没多久,她的神志就变得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放心不下的苏苏决定重新回家照顾嫂子。
但没想到,这一回来便彻底走不了了。
神志已经混沌的嫂子,在看到苏苏的大肚子之后,嘴里念叨着苏苏一辈子都是费家的媳妇。

在失手将苏苏推倒之后,苏苏提前生产。
慌乱之中,嫂子恢复了一点神志,帮苏苏喊来了接生婆。
但当她听到那声梦里都在想的婴儿啼哭声之后,她瞬间愣神了。
她明白,这不是费家的种。

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嫂子,一遍又一遍地确认“孩子真的不是文典的吗”?

但终究,她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是俺跟郭龟腰的孩子”

费家嫂子用了大半辈子,拼尽全力想要为费家延续香火。
但奈何命运弄人,反封建的费文典被封建囚住了命运,还牺牲在了时代的变革。
自此,费家彻底断了后。

悲恨之中,嫂子毁掉了虔诚供奉的费家祠堂。
最终,她顺应原著的走向,将好不容易有了幸福生活的苏苏和郭龟腰毒死。

自己也消散在虚无的门楣之中。
被门框起来的费家嫂子,就像她被封建礼教困了大半辈子的命运一般,毫无挣脱之力。

而可怜的苏苏,自她替嫁之日起,便注定了她的命运。
有人说苏苏的死没必要,可细想便知,这并不是编剧的恶意。
在那个女人是家族附属品的年代,一个想自己选丈夫、自己留孩子的姑娘,本就是在与整个旧制度对抗。

她意料之内的死亡,就像一把刀,刺破了封建礼教能容下温情的假象。
让观众看清,旧时代的光,从来照不进被框死的人生。

唯一的慰藉,藏在宁学祥的回忆里。
在父亲的世界中,他的小女儿穿着新衣裳,抱着孩子,笑得没心没肺。
这份“平行世界的幸福”,成了观众唯一能抓住的糖。

2、封大脚牺牲
“别担心,村里的路俺闭着眼睛都能走。”
抗战胜利后,封大脚做了生产队的队长。
在即将离家执行抗洪任务前,他像年轻时那般,温柔地抚摸着妻子的脸颊。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封大脚自那天出门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留下绣绣孤身一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

妹妹苏苏的离去,是她一辈子的遗憾。
而丈夫封大脚的牺牲,是她抗争半生却终究没能躲过的命运暴击,将她推向了更深的孤独里。

多年以后,绣绣成为了满头白发的老奶奶。
而她出生的费家大院,在时代的更迭中变成了需要买票回家的地方。

弥留之际,她看到了爹娘、公婆、妹妹,还有日思夜想的大脚。
这漫漫人生路,绣绣终于走到了尽头。

有人骂结局烂尾,为什么非要让封大脚死。
可比起战乱年代的牺牲,这份和平时期的离别,才更显时代的无奈。
封建制度倒了,可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的苦,依然会砸在普通人身上。
绣绣扛过了替嫁的委屈、丧妹的痛苦,却扛不住爱人“说走就走”的遗憾。

就像现实里的我们,总以为熬过低谷就能安稳,却忘了人生最痛的,往往是差一点就圆满。
但换个角度看,封大脚没死在战火里,而是陪着绣绣走过了最安稳的十几年,已是命运难得的眷顾。

3、傻挑怀孕谜团未解开
如果说苏苏和封大脚的死是“明刀”。
那傻挑的怀孕谜团,就是《生万物》埋得最深的“暗线”。
直到剧终,导演都没明说孩子爹是谁,不过他却用镜头把答案藏在了细节里。

起初,观众和村民一样,都认为傻挑怀的是铁头的孩子。
毕竟,原著中铁头就是侮辱了傻挑的那个人。

但当铁头被迫认下傻挑并把她带回家生产后,家门口突然多出来的补品,让剧情有了反转。

看到这一幕,部分观众和铁头娘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们认为,必定是那些做了坏事的人,为了弥补才送的东西。

但也有人猜想,会不会是村民觉觉得冤枉了铁头,才送东西道歉。
这个答案,至今无解。
或许,真相如何,取决于每个观众对角色的不同理解。

但无论如何,铁头这个角色,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莽夫。
在村民强行让他认下傻挑之后,他将傻挑的孩子视为己出,用心地照顾着母子两人。

就连铁头娘也早已将这对母子当成了他们家的一分子。
但在日军进村之后,傻挑却被他们残忍杀害。

砍柴回来的铁头父子看到咽了气的傻挑,瞬间崩溃。

铁头甚至想豁出性命去给傻挑报仇。
虽说他们是被迫做的夫妻,但一起生活多年,傻挑在铁头的心中早已不是毫无关系的傻姑娘了。

后来,铁头如愿为傻挑报了仇。
此时此刻,他不再是观众骂骂咧咧的无脑掘地汉,而是满含家国大义的抗日英雄。

故事的最后,宁学祥在绣绣的身旁,寿终正寝。
绣绣劝银子不要守寡守到老。

于是,年少时就互相喜欢的铁头和银子,终于走到了一起。
回看整部剧,在一个又一个的遗憾中,银子和铁头算是众多不完美中的一个完美。
所以说,纵使时代再苦,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能把遗憾熬成圆满。

结语
《生万物》虽没给观众带来期望的大团圆,却让观众看到了最真实的时代画像。
封建制度的崩塌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体的命运在时代洪流里,就像一叶扁舟。
有人被浪打翻,有人拼尽全力才靠岸。

那些让我们意难平的遗憾,不是编剧的恶意,而是旧时代里,无数普通人的真实人生。
《生万物》的结局,不是结束。
而是提醒我们,今天的圆满,都是用当年的那些遗憾和牺牲换来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