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四大名臣,其声誉最佳者莫过于张之洞。在史书记载中,张之洞有香帅之称,而且博古通今,遇事必争风气之先。对于这样一位人物,很多西方学者都对他亮大拇指,而且很多后来者也觉得他是一位顶尖人物。但事实上,张之洞这个人非常的怪异,他在当年号称与李鸿章并驾齐驱。但实际上,打开他的那些历史功绩,会发现其中有太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汉阳铁厂。

在史书记载中,汉阳铁厂原本是洋务运动的一次大功劳,它也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铁厂。记得张之洞在修建完汉阳铁厂之后,他高声地宣称,要让全世界人,看得到中国人,特别是这个的铁厂,看得到中国人蒸蒸日上的希望。并且他凭借着汉阳铁厂一度与李鸿章进行对抗,时人评价,李鸿章与张之洞乃时代之先锋。

不过可惜的是汉阳铁厂很快就成为了悲剧,正如清末的历史文献记载,汉阳铁厂每月亏空高达10万两银子以上,而且汉阳铁厂所产的钢材,连本国都不需要,更别说外国的销路。张之洞因此遭到了西方记者莫里逊等人的斥责。在影视作品中这位记者更是说,张香帅遇事必争风气之先,虽然每件事情能够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做起事情来远不如李鸿章。

从洋务运动的最大成果,再到后来的笑话,那么张之洞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如果仔细查看历史会发现张之洞此举有自身的算计,因为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所谓的经济成本已经让位给了政治资本。

史书有明确记载,汉阳铁厂创办之初,其实就是为了满足张之洞与李鸿章的对抗。当年张之洞虽然是慈禧太后的红人,但毕竟只是在地方上奋斗,还没有能力与李鸿章进行分庭抗礼,所以张之洞迫切的需要汉阳铁厂来改变自己的地位。其实在那一段时期里,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两边人可谓是针锋相对,斗得热火朝天。

除此以外,还有一段历史记载,汉阳铁厂原本应该设立的地址是产铁矿的大冶,但由于张之洞官位得到升迁,所以他不放心把铁厂留在后方。再加上当时李鸿章等人提出建议,希望把铁厂留在合适的地方。因此张之洞感觉李鸿章在和他抢铁厂,于是他强制命令让汉阳铁厂跟着自己走。这样的后果是很明显,所有的一切全凭政治感觉走,汉阳铁厂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先天不足。

因此在走向共和中就有了这样一个画面,汉阳铁厂的铁矿石化验根本不符合,而且汉阳铁厂的选址也大有问题。张之洞在当年差点被逼到风尖浪口,而汉阳铁厂一度成为一个形象工程。所以说回首当年的历史,晚清格局之所以如此的难以入目,就是因为很多人以政治为主要方向,耽误了革新与进步的道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