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扫黑大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了,作为全剧的主线角色,万海没有坚持到最后,他在监狱里被毒死了。

万海被毒死,虽然太出人意料,但是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东平的保护伞太强大了。

除了保护伞强大外,专案组对对手的估计不足,也是一个原因。

既然知道万海不是黑/社会,他是被冤枉的,那么为什么不早早将万海从普通监狱里转移出来,单独关押,命人保护呢?

乔振兴被杀害的真相和以前判断的一样,他是在程子健处遇到了王大有(熊磊)后,被熊磊的手下绑到金海歌厅后杀害的。

乔振兴给洪亮打的那个电话,就是在金海歌厅前。

乔振兴之所以录了那个认罪的视频,是熊磊拿乔振兴的家人威胁的。乔振兴被熊磊灌了一瓶白酒后,被黑恶势力按在鱼缸里活活憋死了。

万海案告破,真相大白后,乔振兴被恢复名誉,追授为全省模范检察官。

陈胜龙因为手里掌握着录音,被禹天成安排熊磊追杀。不过,穷凶极恶的熊磊,对陈胜龙倒是真好,最后他还是舍不得兄弟感情,放走了陈胜龙。

陈胜龙大结局前,给洪亮打电话,要以录音换洪亮把他送出去。经过一番搏斗,陈胜龙被抓。最终,陈胜龙被判处死刑,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禹天成接到了江远发的消息,得知洪亮要举报后,派熊磊一路跟着洪亮,要杀洪亮灭口。好在秦锋及时赶到,救走了洪亮。

在陈胜龙藏身的矿山,秦锋和熊磊展开激烈搏斗。秦锋被熊磊刺了数刀后,和洪亮联手制服了熊磊,把熊磊铐在了铁栏杆上。

秦锋是部队出身,并且还是东平市公安局的一个科长,竟然不是熊磊的对手。东平公安局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熊磊是剧中黑恶势力中最能打、最歹毒的一个人,确实也难以制服。

秦锋因流血过多英勇殉职,被追授为全国公安二级英雄模范。

秦锋和乔振兴是兄弟俩,兄弟俩都牺牲了,令人意难平!

熊磊是《以法之名》中杀人最多的黑恶势力,最终被判处死刑。

洪亮的小舅子江远,为了自保,竟然让禹天成去杀自己的亲姐夫。江远这个二代公子哥,最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被限制减刑。

江旭东是东平黑恶势力的最大保护伞,参与制造万海冤案的所有人,都是江旭东提拔起来的。

江旭东得知洪亮知道了真相后,威胁洪亮说,你要是踏出了这个家门,就回不来了。

江旭东的这个家,就是一个狼窝,洪亮最终还是跨出去了。

最终,江旭东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江旭东如果不死在监狱里,出来也没有几年活头了。

市检一部副主任谢鸿飞没有被审判就死了。

他被专案组带走时,借口和洪亮说事情,趁着洪亮不备,畏罪跳崖自尽了。

开发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孙飞,被判处无期徒刑。

开发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长姜红军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

万海案宣判的法庭庭长温琴,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以法之名》开播后,关于兰景茗是不是保护伞,是观众猜测最多的问题之一;关于兰景茗和禹天成的关系,也是观众们猜测最多的问题之一。

不过,出乎观众们意料的是,兰景茗并不是保护伞,她和禹天成也没有关系。

兰景茗就是一个一心追求政绩、失职渎职的人。

最终,兰景茗被撤销东平政法委书记职务。

李人骏和兰景茗是一种人,李人骏为了帮柳韵减轻罪责,逼迫王彧投案自首未成,最终导致王彧被杀,给专案组破案带来了极大困难。

最终,李人骏被撤销东平市检检察长,调离检察机关。

柳韵因为选择了向专案组坦白自首,没有受到刑事处罚,被撤销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级别降为科员。

驻监检察室主任王华山,在事发之前,用假护照偷越国境逃跑,被公安机关网上追逃。国际刑警组织,对王华山也展开了跨国追逃。

程子健作为陈胜龙的军师,是万海冤案的操盘手,最终,程子健被判处无期徒刑,出人头地的野心,最终成了黄粱一梦。

禹天成是《以法之名》中所有案件的始作俑者,最终禹天成被判处死刑。禹天成没有孩子,这真验证了那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其他东平黑恶势力和参与案件的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禹天成原来是一个老师,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地教书育人,就算辞职经商,也没有什么。可是禹天成为了个人私利,费尽心机把江远拉下了水后,用要挟江旭东的办法拿到了矿山批文。

禹天成如果及时收手,《以法之名》故事本来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可禹天成却贪心不足,他制造了1·31抢劫杀人案,试图通过杀掉万海来吞并万川矿业的矿山。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原来的大成矿业发现了铜镍后,禹天成和江远,动了歪心思,于是便有了万海冤案。

江远酒后疯狂飙车撞死人后,如果江旭东让他站出来承认罪行,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不过,江旭东仗着自己手里有权力,更是因为侥幸心理,他接受了陈胜龙替江远顶罪,这才让江远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洪亮最终没有辞职,他和郑雅萍一起,将继续维护正义和公正。

《以法之名》这部剧,总起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除了一些小瑕疵外,回忆镜头太多占用太多时长,也是观众们微词颇多的地方。

在剧情方面,尤其是大结局前的剧情安排方面,《以法之名》用矛盾突然集中爆发的形式,让洪亮一个人单独去面对那么多事情,大大降低了专案组的总体办案能力形象,虽然突出了洪亮,但也弱化了专案组。

《以法之名》虽然结束了,但里面的故事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那就是无论什么人,做什么工作,都要诚意正心,守住初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