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出来之前,基本上没多少人知道孟小冬这个名字,是《梅兰芳》带着孟小冬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为世人所注目。 孟小冬1907年出生在北平的一个梨园世家,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她的父亲、伯、叔都是京剧演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孟小冬九岁就开始向姑父仇月祥学唱老生,十二岁在无锡首次登台,十四岁就在坤生中占据一席之地。

刚接触舞台的那段时间,孟小冬年幼,而且容貌秀丽,因此常常唱旦角,但是出演了几场旦角之后,孟小冬就觉得旦角发挥空间太小,于是,她决定改唱老生。这一决定成就了一个绝世名伶,孟小冬渐渐崛起,为女演员在京剧舞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各种报纸上都有对孟小冬的赞扬,天津大风报还称她为“冬皇”。 丘吉尔曾经评价费雯丽:“她既有如此的美貌,何须如此的演技;既有如此的演技,何须如此的美貌。”这句话用在孟小冬身上同样合适。袁世凯的女婿、剧评人薛观澜曾经将孟小冬和清末民初的雪艳琴、陆素娟、露兰春等十位以美貌著称的坤伶想比,他得出的结论是“无一能及孟小冬”,可见孟小冬绝非姿色平平之辈。

孟小冬的故事里不是一定要有梅兰芳,就像提起梅兰芳,人们也并不是一定会提起孟小冬,但他们之间,终究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1925年,孟小冬离开上海,北上深造。4月,孟小冬在北京初次登台,出演《四郎探母》,一炮而红。8月,孟小冬出演《上天台》,梅兰芳同日出演《霸王别姬》,“刘秀”和“虞姬”相遇了,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第二次见面是在1926年的下半年,当时的北平高管王克敏举办整日宴会,名满京城的孟小冬和梅兰芳自然受邀参与。酒席饭后,有人提议,让孟小冬和梅兰芳合演一出《游龙戏凤》:“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场,珠联璧合。”

就这样一段《游龙戏凤》,让所有人都生出一种“假戏真做”的想法来,无人不希望他俩能谱出一段佳话。在场的有一位冯六爷,十分喜欢梅兰芳的戏,起初他还坚持梅兰芳已有妻室,但是经不住朋友热情相劝,也同意与大家一起促成这桩美事。 对于这件事情,梅兰芳是很乐意的,孟小冬戏曲造诣极高,与梅兰芳的同台演出配合默契,而且孟小冬长相美丽,没有人会拒绝一个长得好看又和自己有共同志趣的人吧。而孟小冬对梅兰芳的才华也是钦佩不已,欣然同意了。

孟小冬和梅兰芳 因梅兰芳早先已有妻室,孟小冬的姑父仇月祥不同意这门婚事,孟家其他人也并不同意,所以梅兰芳专门为孟小冬另外购置了一套房屋,与福芝芳(梅兰芳之妻)分开住,才娶得娇妻。 你以为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了,舞台上就能出现一对“乾坤绝配”?事实上并没有,反而还失去了一位“须生之皇”。孟小冬婚后就拾起了当初的浮华,甘愿隐匿在梅兰芳身后,过着极为简单的生活。

极不平凡的两个人,如何能在乱世中得一份安稳。1927年一天,先前暗恋孟小冬的一个纨绔子弟王惟琛突然找上梅家,扬言梅兰芳娶了他的未婚妻,必须拿出10万元来才能作罢。当时出来的人并不是梅兰芳,而是张汉举(北平知名绅士),王惟琛用枪抵着张汉举的脑门,梅兰芳报了警,遗憾的是,王惟琛看到警察顿时惊慌失措,开枪打死了张汉举。王惟琛也在这场事故中殒命。 发生了命案,一时之间孟小冬和梅兰芳都陷入了种种绯闻之中。侥幸捡回一命的梅兰芳惶惶的回到了福芝芳的身边,而一直处于不利地位的福芝芳高调的宣称:“大爷(梅兰芳)的命自然比什么都要紧”。这句话岂不是说,孟小冬对梅兰芳来说算不得什么。

当时社会的舆论全都站到了福芝芳那一边,而梅兰芳的沉默,以及一度丢下孟小冬,与福芝芳避居上海的举动,终于让梅兰芳和孟小冬本已出现裂缝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真正让孟小冬死心的,是1930年的“戴孝风波”。1930年8月,访美回国的梅兰芳一到天津就听说了大伯母去世的消息,按照规矩,梅兰芳的所有妻子都应该披麻戴孝,在孝堂接待前来吊唁的宾客,福芝芳应该如此,孟小冬自然也应该如此。

当时孟小冬仍然爱着梅兰芳,虽然关系出现裂痕,但孟小冬还是想尽力去弥补。于是,孟小冬到梅宅,准备去尽孝。谁知道,孟小冬被下人拦在了门外,而此时最应该出现的梅兰芳,去选择藏在福芝芳的身后,一句公道话都没有为孟小冬说。从此,孟小冬再也不愿意见到梅兰芳。 此刻,孟小冬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1931年,在上海大佬杜月笙的调解下,梅兰芳给了孟小冬一笔补偿金,两人正式脱离关系关系,此后一生里,孟小冬都再没和梅兰芳说过一句话。 自古痴情女子负心汉,谁是谁非,终究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