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每日幸运签#

7月19日,微软突然宣布一项紧急调整:停止所有中国籍工程师为美国军方提供技术支持。这场震动硅谷的决策,源于调查网站ProPublica三天前的一篇重磅报道——该报道揭露微软长期通过外包公司,让持有美国安全许可的中国工程师参与维护五角大楼云计算系统。

报道细节令人咋舌。这些中国工程师在所谓“数字护卫”(美国外包公司员工)监督下,处理美军敏感系统的核心代码。但ProPublica发现,许多护卫根本不具备技术能力评估工程师操作是否构成安全威胁。更讽刺的是,这些中国工程师因技术精湛被微软雇佣,如今却因国籍遭驱逐。


微软不让中国籍员工参与美军技术协助


事件发酵速度超乎想象。7月18日,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官员汤姆·科顿致信国防部长奥斯汀,要求彻查微软承包商名单及监管机制。奥斯汀19日公开表态支持科顿:“任何外国工程师都绝不该接触国防部系统”,特别点名中国。数小时后,微软发言人弗兰克·肖在X平台宣布切断中国团队与美军项目的所有联系。

这场风波撕开三重矛盾。其一,美国科技巨头对顶尖人才的依赖与政治猜忌间的撕裂——微软中国工程师占全球研发团队近10%;其二,外包监管形同虚设的荒诞,所谓“数字护卫”被爆多数看不懂代码审查;其三,安全审查的针对性,同样为外籍的印度、加拿大工程师未受波及。

推特热评讥讽:“五角大楼的系统漏洞百出,中国工程师修了三年没出事,美国政客一碰就‘危险’了?”知乎用户则感慨:“在美科技人才成了人肉电池——需要时榨取智力,敏感时立刻丢弃。”更有在微软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匿名发声:“我们通过全部背景审查,如今只因出生地就被预设为间谍。”

前美国网络安全局局长克里斯·克雷布斯向路透社表示,此事反映美国在技术自主与人才开放间的精神分裂:“既要中国工程师建设关键系统,又怕他们‘偷学’技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马特·希恩指出,此类操作在硅谷普遍存在,微软只是撞上枪口。

事件留给科技行业的寒意远超想象。当你在深夜调试代码时,可能想不到:键盘上的双手会因护照颜色被贴上标签。更残酷的是,微软快速切割的动作表明——在政治风暴前,企业永远选择自保。这不仅是几个工程师的失业问题,更是全球科技协作信仰的崩塌。当技术无国界变成一句空话,最终受损的或许是那些举着安全大旗的人:失去顶尖头脑维护的五角大楼系统,真会更安全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