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明王朝建国之后,明太祖朱元璋本着”藩屏王室“的美好愿望大封诸子为亲王,并在成年之后出镇各地。比如说河南一地,先后共有8位亲王就藩,给当地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那么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在有明一朝共分封了几位亲王呢?答案是只有蜀王、寿王和申王这3位亲王,这又是何原因呢? 蜀献王朱椿 蜀王朱椿,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生母郭惠妃,生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洪武十一年正月初一封为蜀王,封国四川成都。当时云南尚未收复,四川实际上仍然属于边境。派朱椿出镇四川,也是亲王守边的政策延续。洪武十五年下诏修建蜀王宫殿,朱元璋特地交代等平定云南的大军班师再开工。蜀王府宫殿工程浩大,历经多年,光参与营建的军士就近一万八千人。一直到朱椿于洪武二十三年正月之国,蜀王府宫殿才彻底完成。 (洪武十五年九月)丁未朔,敕谕四川都指挥使司及成都护卫指挥使司曰:蜀王宫殿,俟云南师还乃可兴工。以蜀先主旧城水绕处为外垣,中筑王城。敕至,徐图之,勿亟也。—《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

蜀王之国之后积极履行了守边亲王的职责。西番蛮人作乱,朱椿遣都指挥使翟能、同知徐凯统兵予以剿灭。松潘卫纳卜薛卜任昌等寨番寇杀害官军,朱椿遣都指挥佥事尹林率步骑五千讨平之。永乐四年,朱椿于成都三护卫调精锐马、步军五千征讨安南。蜀王本人也以贤良著称,明太祖朱元璋称其为”蜀秀才“。永乐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蜀王朱椿去世,享年54岁,谥曰献。明成祖朱棣对于弟弟的去世非常伤心,特地辍视朝七日以示哀悼,《明太宗实录》也对蜀王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王性惇厚慈祥,孝友笃至,循执礼法,表里惟一。潜心儒术,旁及佛老。读书为文,苦志不懈。喜延贤士、大夫讲论,或至夜分,不为声色游畋之事。—《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七》 朱椿去世之后,蜀国一直绵延到明末。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义军攻破成都,末代蜀王朱至澎合家自尽,传承两百多年的蜀国至此亡国。

寿定王朱祐榰 寿王朱祐榰,明宪宗朱见深第九子,生母安妃姚氏,生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受封寿王。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就藩四川保宁府。 实际上朱祐榰对封国的第一次选择并不是四川,他早就像皇帝提出想封在江西袁州府,有司官员以袁州不堪予以否决。此后又以江西广信府为请,但最终封到了四川。皇帝可能也是考虑到江西已经有了宁王、岐王、益王等亲王,负担太重。而四川迄今为止只有蜀王一脉藩王,对于容纳亲王就藩还有比较大的余地。 由于四川路途遥远,寿王从北京先沿运河到达南京,再由长江朔江而上。寿王本府护卫加上随行官员仆役,一共动用了七百艘船、一千四百六辆车,称得上是声势浩大。但是寿王在之国途中状况百出,王府宦官宋祥等人一路上敲诈勒索,又放纵王府军士损坏军民房屋,抢夺市肆货物。 不但王府官员胡作非为,随同保(押)护(运)亲王之国的太监、官员等更是把这趟旅程当成了发家致富的好机会。弘治十二年湖广按察司副使陈寓向朝廷告状,称寿王之国时随行太监梁义等人沿途敲诈勒索,所得银两动以万计。

保宁府,位于今四川省东北部,民国时废除。从繁华的京师来到这样一个交通不便的小地方,朱祐榰显然非常不适应。此后他不断地向朝廷请求改换封地,终于在正德元年如愿以偿,将封国改为湖广德安。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朱祐榰去世,谥曰定,无子国除。 申懿王朱祐楷 申王朱祐楷,明宪宗朱见深第十四子,生母母恭妃杨氏,生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受封申王,封国四川叙州。弘治十四年遣新宁伯谭佑充正使,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廷充副使持,捧节册为申王妃项氏行纳徵等礼。成婚意味着成年,对明朝亲王来说也意味着将住所从皇宫中搬出,迁居京师诸王馆以等待就藩。 但是朱祐楷没有等到就藩,就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去世,无子国除。由于申王已经出府但尚未就藩,其葬礼规格和流程一度还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最后礼部依明英宗之子忻穆王当年丧葬流程,再参考在外亲王的例子,重新进行考订。 结语:由于寿王在就藩四川之时沿途闹出的极大麻烦,使得日后皇帝对四川这个需要水路联合、大张旗鼓就藩的地方颇感头痛。再加上宪宗系亲王无子国除的很多,他们留下的王府正好可以用来给新的亲王就藩。比如明神宗朱翊钧之子桂王朱常瀛所就藩的衡州,就是之前明宪宗雍王朱祐枟的封国。此后历代皇帝也再未将四川作为亲王封国的备选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