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二年三月,北京城菜市口人头攒动,无需言明,这定是又有死囚即将面对行刑。然而,据知情人透露,这次的刑罚颇为特殊:腰斩!腰斩,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相当古老而骇人的刑罚,字面上即将犯人斩成两段,砍在腰部。

斩首的场面虽屡见不鲜,但腰斩却显得相对罕见。然,当围观群众目睹犯人执行完刑后,情况却并非终结,而是另有开端:犯人竟然并未立即死去,反而带着痛苦的神情,用双手拖着自己的上半身,在地上扭曲、蠕动、爬行,最终,他竟然开始用鲜血在地上写字,直至写到第七个字才终结生命。

这一幕让围观群众从恐怖中缓过神来。 然而,这些百姓或许未曾想到,他们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见证腰斩的人群。

不久之后,雍正皇帝发布命令,彻底废除腰斩之刑。传闻称,这是因为有人向雍正报告了犯人的惨状以及他写下的那七个字。 那么,这位犯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究竟写下了什么七个字呢?腰斩之刑的痛苦有多么难以忍受呢?

论及腰斩,它可谓我国极少数被正式认可的私刑之一,几乎所有王朝都采用了这种刑罚。在中国,能同时兼顾“干脆”和“痛苦”两大元素的刑罚并不多见。 斩首和绞刑是中国最典型的死刑方式,既通用又“经济实惠”。

斩首一刀两断,干净利落,而绞刑稍显痛苦,却能保留完整尸体。相较之下,其他酷刑如炮烙、剥皮、千刀万剐等则显得“行为艺术”,目的在于让犯人在临死前经历种种折磨。

然而,这些刑罚的复杂性使得执行时间漫长。就拿凌迟来说,需要割数千刀,对于刽子手和死囚而言都是巨大的精神摧残。 清朝末期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上海县城找来一个杀人犯临时执行斩首的插曲,结果刽子手一开始就砍歪了,导致血肉模糊,最终将执行斩首弄成了剐刑。

这位兵丁在经历这一幕后,留下心理阴影,终身不敢动刀。这也说明了执行类似凌迟这样残酷刑罚对刽子手心理的极大摧残。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干脆利落,不让刽子手痛苦,又能使犯人持续遭受折磨的刑罚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腰斩。 腰斩起源于周代,初见于《春秋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描述了“君不忍加之以鈇质,赐之以死。

”这里的“鈇质”即指腰斩,当时使用的还是斧头,后来改用铡刀。腰斩之所以备受青睐,或许主要因为它兼顾了“干脆”和“痛苦”两大因素。斩首和绞刑虽然简单直接,但腰斩更显“经济实惠”。

然而,斩首和绞刑之外的其他酷刑大多带有一些“行为艺术”成分,例如炮烙、剥皮、千刀万剐等,目的在于让死囚在临死前尽尽痛苦。然而,这些刑罚不仅复杂,执行时间漫长,还对刽子手心理造成不小的压力。

腰斩作为一种刑罚,成功战胜了周代其他刑罚,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酷刑之一。在施行腰斩时,犯人被拦腰砍断,主要器官基本保留在上半身,使得生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持续。

死刑犯失去医疗救助后,持续失血将使其经历巨大痛苦,直至最终死亡。因此,一般而言,被腰斩的犯人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断气,可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痛苦不堪想象。而对于刽子手而言,相较于凌迟等刑罚,腰斩只需一刀,省力省心。

然而,腰斩并非没有小动作可言。在刽子手这一行里,腰斩也有速死和慢死两种方式。在执行腰斩时,若能坚决、准确地切断腹主动脉,速死将是犯人的“福气”。

然而,如果犯人未能提供足够金钱,或者上层指示希望犯人死得更痛苦,刽子手可能会采用“慢死”方式,即将刀口移至接近大腿根的位置。这种方式会减小喷血量,使犯人在失血过程中通过身体的自然反应尽量减少出血量,从而延缓死亡。

然而,即便身体触发了保护措施,这些努力也仅仅是为了让犯人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明朝时期的方孝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被判腰斩后,他用手指蘸着鲜血,艰难地写了十二个“篡”字。

这些字的完成表明他在巨大的痛苦中保持清醒,让人不禁感叹他经历了多久的疼痛。 随着历史的发展,腰斩逐渐被视为残忍的刑罚,尤其在雍正时期,由于一位死囚的悲惨遭遇,雍正下令废止腰斩。

这位死囚名叫俞鸿图,因卷入考试舞弊案而被判腰斩。在行刑时,他的亲家邹升恒被指定监斩,最终俞鸿图遭受“慢死”,用手指蘸血写了七个“惨”字。邹升恒在将犯人的痛苦呈报给雍正时,成功打动了皇帝的心,最终雍正废止了腰斩。

在历史长河中,腰斩虽然曾是一种让死囚痛苦、让刽子手省心的刑罚,但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逐渐认识到其残忍性,最终废弃了这一古老而野蛮的刑罚方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