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所以在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皇位从来不乏觊觎者。而很多时候,为了使皇权平稳过渡,或者是有其它目的性的过渡,往往会选择一个特殊的方式,那就是秘不发丧。 秘不发丧有几大优势,首先,可以假传圣旨铲除异己;然后,可以赢得安排令权力过度周全的时间;还有,皇权过渡乃是一次权力洗牌,影响极大,秘不发丧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稳定,特别是在战时。 那我们就来简单列举一下比较著名的几位,中国古代被“秘不发丧”的皇帝吧!
1、秦始皇嬴政 最著名的当然是始皇帝嬴政,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农历七月二日,嬴政在第五次出巡过程中病重不治,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境内),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沙丘之谋(不是沙丘宫变,沙丘宫变也是发生在沙丘,不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故事)发生的地方。 据史记表述,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并以始皇帝的名义假传圣旨,以不孝不忠之名目,赐死了远在九原的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扶苏自尽,蒙恬与蒙毅后来皆被秦二世所杀。 之后,李斯和赵高仍然掩饰秦始皇病逝的事实,继续假装出巡,一直到了九原,然后才沿着秦直道回京,途中以咸鱼来掩盖始皇帝遗体腐烂的臭味。一路上照常送餐,宦官照常入车辇内假装伺候,百官照常上奏,一切由宦官代为处理,一直到九月,一行才回到咸阳,秦二世即位,秦始皇才得到了安葬,从此赵高掌权,大乱伊始。
2、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195年在讨伐英布时,身中流失,加上年已花甲,身老体衰,于当年四月二十五日,崩于长乐宫中。由于刘邦诸子皆年幼,刘盈不过十五岁,所以吕后独揽大权。恰逢汉初,天下大定不久,有许多大将领兵在外,对朝廷和幼主威胁颇大,于是吕后就秘不发丧。 然后与亲信审食其商量,想要仿造赵高李斯假传圣旨,诛杀樊哙、灌婴、周勃等诸将,审食其以为不妥,怕事情外泄,诸将得知后领兵打回长安,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如此四日,吕后终于没有敢冒这个风险,于是昭告天下,为刘邦发丧,而后惠帝刘盈即位,吕后独揽大权。
3、汉灵帝刘宏 公元189年,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荒淫皇帝汉灵帝病重,大权旁落于何皇后和其弟大将军何进手中。而汉灵帝此时并不想立太子也就是与何皇后的嫡长子刘辩为继,而想要立与王美人所生的庶子刘协为后。于是召集他特别信任的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将心事托付给了蹇硕。 随后,公元189年四月十一日(5月13日)汉灵帝崩,蹇硕秘不发丧,准备诛杀大将军何进,然后立刘协为帝。后因司马潘隐泄密,蹇硕计谋不成,太子刘辩顺利继位,刘宏葬于文陵。而后蹇硕欲再谋杀何进,泄密后被何进所杀。
4、北魏孝文帝元宏 孝文帝元宏(拓跋宏),中国历史上名声极大的一位皇帝,也算是北魏最为著名的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三月,北魏大军与南齐陈显达交战不利,孝文帝带病南征,后听闻平生最爱的女人冯润极为荒淫之事,病情加重,三月底,孝文帝病情恶化,被迫北还,行至谷塘原,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初一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 随侍的彭城王元勰与任城王元澄秘密商议,恐孝文帝逝世的消息外露,南齐陈显达返兵追逼,故秘不发丧。行抵宛城(今南阳)的时候才派遣中书舍人张儒奉诏征太子元恪前来,将孝文帝逝世的消息公诸于众。
5、后梁太祖朱温 朱温,臭名远扬、狡诈无双,却又极为爱民、军政两全的五代第一帝。乾化二年(912年),纵情声色,荒淫无度,经常召诸子之妻入宫陪侍的晚年朱温病情加重,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有美色,尤其受到朱温的宠爱,而且朱温觉得几位亲子都担不起大任,更不是北方猛虎李存勖的对手,唯有朱友文尚有些才能,于是打算立朱友文为继承人。 朱温亲子朱友珪得知之后,秘密地到左龙虎军,与统军韩勍密谋,当晚便统帅五百将士杀入皇宫,弑杀了朱温。将朱温遗体用蚊帐被褥包裹起来放在寝室里,秘不发丧达四天之久。 期间,朱友珪然后拿出府库钱财,大赏群臣和各军,收买人心。同时派丁昭浦假传诏书到东都洛阳,杀死了最大竞争对手朱友文。
6、元太祖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铁木真原则上应该不算是中国皇帝,但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既然将其谥号为帝,并以太祖作为其庙号,所以就勉强算是中国皇帝吧! 1226年,成吉思汗因西夏背盟,主将木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坚持亲征西夏,途中在六盘山围猎受伤,高烧不下。各种方法皆医治无效,最终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年66岁。 死后,蒙古人秘不发丧,以免西夏撕毁之前约定投降的条约,直到西夏投降,蒙古人将西夏党项族皇室屠杀殆尽,才奉成吉思汗遗体发丧北还。
7、明成祖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万世雄主朱棣死于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由于当时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和太子朱高炽有夺嫡之争。虽然文臣基本都支持太子即位,但是靖难武将支持汉王朱高煦者居多,而这些武将多有兵权,一旦叛乱夺位,影响不小。
于是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决定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朱棣的遗体装入棺材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于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二十五日才得知朱棣死讯,伴随着死讯的还有杨荣拟定的即位遗诏,于是政权得到了平稳过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