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朋友,今天咱们继续解读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片段:

议举新太子期间,康熙、佟国维和隆科多究竟上演了怎样的极限拉扯。

我们知道,所谓的议举新太子是康熙为了摸清八爷党的势力范围,高调安排的一出阴谋。

因为此前发生的一切,太过炸裂,令康熙“细思极恐”,不得不查

先是八阿哥诱骗肖国兴揭发废太子胤礽的罪行,让康熙十分震怒。随后,又发生了凌普奉胤礽的“手谕”,调兵包围畅春园的恶性事件。冷静下来的康熙,随即意识到这又是八阿哥在搞鬼。

这两件事的背后,显现出八阿哥在朝野之中拥有巨大影响力,已然威胁到康熙的统治地位,更会影响皇位的传承。

所以,康熙必须尽快铲除“八爷党”势力。

当然了,这件事康熙不能操之过急。要先摸清楚“八爷党”的成员,然后再伺机精准清理。

如果贸然一锅端,必会引发朝野震荡。

因此,康熙发起“议举新太子”,其潜藏的目的,实则是为了对隐藏在百官之中的八爷党成员进行彻底排查。

至于安排胤礽复位,那本来就在康熙计划之中。就算没有“议举新太子”这场闹剧,康熙权衡利弊之下,还是会让胤礽复位,以稳定百官之心。

毕竟这场推举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在康熙手中。

而借这场活动,还能顺带敲打一下胤礽,让他清楚:如果将来复位后继续胡作非为,康熙可以随时撸掉他。

然而,“议举新太子”开展没多久,局面便出现了变数。

变化的原因,始于佟国维暗中串联其他朝臣一起为八阿哥拉选票。

这部分大臣并非真正的八爷党,奈何架不住佟国维这个老六一个劲地撺掇,选择了站队八阿哥。

眼瞅着康熙费尽周折的布局,将要被佟国维的骚操作所打乱。

那么,佟国维为什么要为八阿哥拉选票呢?

试想,佟国维不仅身居高位,其家族和皇室深度捆绑。逢此朝局变换的关键时刻,他必须慎重考虑“政治站队”问题,好为家族博得最大化利益。

此时,佟国维所掌握的情况大致如下:

1、最近刚刚获得康熙表彰的皇子分别是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前者前去江南筹款赈灾有功,后者处理牵扯到废太子胤礽的刑部冤案有功。佟国维认为康熙心目中的新太子人选,大概率会从他们二人之中产生。

2、八阿哥在此次热河围猎活动期间,大出风头,不仅取代废太子胤礽,负责接待前来朝拜康熙的各族王公,还在围猎比赛中,凭借全部活捉猎物的“仁义之举”,受到各个王公的大加赞赏。

3、众皇子中,还有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也都是八阿哥的忠实拥趸。

就佟国维所掌握的情况而言,他很难不作出这样的判断:

八阿哥是夺嫡的最大热门。

如果他能利用“议举新太子”的机会,支持八阿哥上位,获得从龙之功,便能为佟氏家族争来一波泼天红利。

不过,佟国维并没有在八阿哥这一个选项上从一而终。

精明、老辣的他,深知“不能一条道走到黑”的道理,还暗中布下了另一枚棋子——隆科多:提前让隆科多接近十三阿哥,以便站队另一位夺嫡热门人选胤禛。

这几乎是他谋局运作能力的巅峰水平。

佟国维自认为凭借“万无一失”的安排,康熙的一切心思已尽在他的算计之中。无论怎样的结局,他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此时,被佟国维作为棋子摆布的隆科多,又是怎样的心态呢?

被冷落多年的隆科多,眼看很多官员,在佟国维的提携下,过上了“开衙建府、起居八座”的人上人生活,而他自己却还挣扎在温饱线的边缘,心里焉能没有怨言?

时值旧太子被废,新太子人选却扑朔迷离,整个朝野上下都在站队下注。

隆科多也是蠢蠢欲动。

他也很想跟着投八阿哥一票,奈何一穷二白,没有投票资格。所以他才会央求六叔佟国维给自己一官半职,好能参与投票。

然而,佟国维却将他摁在理藩院里,再三告诫他不要胡乱参合。

眼看自己实现单车变路虎的美梦被佟国维打破,隆科多已经不单是埋怨,而是萌生了要摆脱佟国维控制的念头。

继续说佟国维吧。

书接前文,佟国维所作的那番布局,虽然是他运筹帷幄的巅峰之作,但是在康熙面前,只能算是班门弄斧。

就好像萧远山、慕容博将自己生平所学聚于一掌,全力向扫地僧拍过去,却未伤到扫地僧分毫一样。

自“议举新太子”开启以来,佟国维居中联络,早已被康熙尽收眼底,眼看佟国维已经干扰了康熙的布局,便有了接下来康熙和佟国维约饭的名场面。

康熙和他约饭目的,有几点:

1、暗示佟国维为八阿哥拉选票已经站错了队,劝他及时收手,免得最后自取其辱。康熙是通过送佟国维老花镜,来含蓄表达这个意思。如果康熙亮明心迹的话,一旦消息外泄,那他深挖八爷党的目的就彻底泡汤了。

2、暗示佟国维为能力更胜一筹的张廷玉让贤。鉴于佟国维在最近一系列事件中的躺平表现,康熙早已对他心生不满。作为交换条件,康熙提出可以给隆科多安排个重要差事——步军统领衙门副都统。

平心而论,康熙此刻的暗示,也是为了帮佟国维体面离场。

然而,佟国维并不以为然。

他肤浅地认为,让百官选新太子本就是康熙的旨意,就算自己支持八阿哥不合康熙心意,只能算是举荐不当,算不上什么大错,还能因此丢官不成?

而且,佟国维已经提前布局隆科多去站队胤禛,足以对冲自己错选八阿哥的风险。

因此,对于康熙的暗示,佟国维并不打算予以回应。

再加上康熙给隆科多安排了重要职位,这让佟国维更有底气了,更加决心将“两头下注”的操作进行到底。

所以,我们看到,和康熙会餐后的那个夜晚,佟国维的心情非常愉悦,他盲目地以为自己的一切安排“稳了”。

随即,佟国维约见了隆科多,一面和他分享好消息,一面交代他继续执行自己的计划——去烧胤禛的冷灶。

面对六叔给他带来的“好消息”,隆科多却高兴不起来。

相反,他对佟国维的不满又增加了几分。

正如前文所说,他被佟国维随意摆布打压,已经心生怨气。现在,看似他一跃成为步军统领衙门副都统,实则还要继续被佟国维牢牢攥在手中。

这是隆科多无法继续容忍的。

隆科多从佟国维府上离开后,喝了个酩酊大醉。

他已经暗下决心摆脱佟国维的控制。

隆科多成为步军统领衙门副都统后,以他的官职,可以直接面见康熙汇报工作。

这就意味着,隆科多可隔过佟国维同康熙对话,已然摆脱了佟国维的控制。

一个脱离牢笼束缚的野兽,还会继续任人摆布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解除枷锁”的隆科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前途未来。

隆科多想明白一个道理:

眼下谁当太子都是次要的,因为最终还要看康熙想法。

只有获得康熙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而表忠心最直接的手段,唯有“纳投名状”——出卖六叔佟国维。

这么做,固然风险极大。一旦败了,他不光连到手的步军统领衙门副都统都保不住,还会彻底和六叔佟国维决裂,再无翻身之可能。

对于这个结果,隆科多反而没什么可担忧的,因为他原本就一无所有。

可是,一旦赌对了,获得康熙信任后,他和他所拥有的一切,将不再受佟国维的制约。

经过一番颇为痛苦的思考后,隆科多终于迈进皇宫,向康熙揭发佟国维暗中为八阿哥拉选票的勾当。

继续聊康熙这边。

本来康熙以为通过和佟国维一番谈笑风生,对方已经领悟了自己的意思,不会再为八阿哥站台。谁想到他愈演愈烈,还要煽动刚刚提拔上来的隆科多也投八阿哥的票。

这不是得寸进尺吗?

事情发展到这个局面,已经容不得康熙再拖延下去了。否则,会有更多吃瓜官员卷入这场政治风波,导致局面更加复杂、棘手,难以善后。

于是,康熙决定提前收网,在第二天的朝堂大会上,公布了最终答案:胤礽依旧是太子。

这个答案固然令八阿哥无法接受,但是真正内心崩塌的,当属佟国维。

因为这个答案着实超出了佟国维的认知范围。

如果康熙宣布的太子人选是胤禛,佟国维本就有应对方案,不算失策。

哪怕是其他皇子上位,佟国维也能勉强接受,权当是自己百密一疏。

但是,康熙前脚刚废了胤礽,又借“议举新太子”,继续让胤礽复位,佟国维着实被搞蒙了:合着自己此前那番卖力操作,被康熙一把推翻了,而他跟个小丑一般。

颇为尴尬的是,康熙之前还单独给他划了重点,他还是答错了。

更让他崩溃的是,大侄子隆科多没执行他的计划,反而到康熙那边“背刺”他。

如此一来,佟国维不仅在康熙面前遭到重创、在百官面前跌了份,也在家族内失去了威望。

从面子到里子,都输得干干净净。

反观隆科多,则完成了逆袭,从此前的一无是处,转而官至步军统领衙门副都统,简直是单车换高铁。

而康熙,虽然没能如愿完成对八爷党的彻底排查,却让八阿哥如同坐过山车一般,从夺嫡大热门直接掉到谷底,可谓颜面尽失,照样给予八爷党沉重打击。

整个“议举新太子”风波,佟国维成了最大的输家。

时隔多年后,当身为“佟氏家族话事人”的隆科多,面临康熙即将驾崩而众皇子为角逐皇位,斗争趋于白热化的关键时刻,主动向赋闲已久的佟国维寻求指点。

佟国维给出的意见是:沉住气,等待康熙最终召见。

其实,有了上次经历的隆科多,焉能不知这个道理。

隆科多此次面见佟国维,说到底只是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和六叔是否一致。

因为上次事件后,叔侄俩人已经积累了多年罅隙,隆科多必须确保六叔在关键时刻,不会给自己拆台。

在得到六叔肯定答复后,隆科多知道佟氏家族再逢重大转折之际,六叔依旧在坚定支持自己。

于是,他便可以放手一搏了。

(全文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