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正式宣布
7月18日,越南宣布取消对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征收反倾销税,新规7月23日就生效!
这次调整可不是小打小闹。越南工贸部白纸黑字签了第2027⁄QD-BCT号公告,白纸黑字写着:从7月23日起,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三国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正式告别反倾销税。涉及的产品税号清清楚楚——3920.20.10和3920.20.91,都是工业包装、食品保鲜膜领域的“刚需材料”。
五年拉锯战,这次终于画上句号。这案子从2019年8月越南启动调查开始,到2020年7月开征反倾销税,再到去年7月启动日落复审,折腾了整整五年。按常规套路,日落复审往往延续征税,但越南这次却“意外”松绑,背后没点深层考量谁信?
越南市场比我们想的更务实。别看反倾销税当初轰轰烈烈地征,实际五年下来,越南本土产业没捞着太大便宜。全球供应链摆在那儿,强行加税反而推高本国下游企业成本——塑料包装、印刷行业叫苦连天,进口商更是一肚子怨气。如今取消关税,说白了是市场博弈的结果:要效率,还是面子?越南选了前者。
地缘经济棋局正在悄悄变阵。这次中、马、泰三国“集体解禁”,释放的信号很微妙。越南这两年一边拉拢欧美供应链,一边又难舍区域产业链协作,尤其在RCEP框架下,硬卡关税等于自断经脉。再加上中国新能源车、电子制造链加速南下,越南若在工业原材料上设卡,反倒可能误伤自家招商引资的大计。
国内企业别急着开香槟。关税取消固然利好出口,但越南本土薄膜产能也在暗搓搓升级。比如台资企业鹏新、本土巨头安发塑料,近两年新生产线接连投产,技术参数直追中高端市场。咱们的企业若只顾低价冲量,不应变升级,下次复审搞不好又被盯上。
国际贸易这场戏,从来都是“今天握手,明天掰腕”。越南这一撤,表面是给三国卖人情,实则给自己铺台阶——既缓解通胀压力,又向区域伙伴示好。但别忘了,工贸部公告里留了活话:只要产业损害证据充足,随时可能再出招。
风浪越大,越考验真功夫。取消关税后,国内薄膜企业最该做什么?两件事:一是抓技术,把生物降解、超薄强化这些高附加值产品搞出来;二是拓渠道,别全挤在越南这一棵树上,印尼、菲律宾的包装市场正在爆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