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这个词可能很多知道,通常用来描述一种长期的、不易察觉的教育或影响过程,强调的是这种影响是逐渐积累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例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就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都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日常的互动和模仿,逐渐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和行为习惯。

如果是在教学领域,给学生传递一些认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让学生逐渐接受某一种观念,甚至觉得这个观念是一种善举,可是这些类似的内容一旦出现在教辅教材上,那就让家长们担心了!

日前,有一名家长爆料,在小学三年级的一个语文辅导教材上,一篇关于“捐献器官”的阅读理解,让人看着有说不出的膈应,而且阅读理解的问题也是围绕着捐献器官

其中,有一个题目是孩子的父亲对自己捐献器官的态度,在文中,孩子的父亲是同意的!而下面还有填空题,题目是“短文中小孩子捐献的器官有哪些”

随后是问答题,比如小圆镜的爸爸为什么同意捐献器官,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这两个问题,也是在让小孩子心里对这件事有一个认知,而文章中的内容,就是让即将去世的人,捐献自己的器官,并且还说小圆镜的器官活在别人的身体里

因为现在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让家长们对孩子的安全格外上心,所以,有家长觉得这样的阅读理解,是在潜移默化孩子的思想!

如果说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润物细无声,那高中的英语阅读就更加直白了,主题是“满18岁可以不经过父母签器官捐献协议,也可以自己去办信用卡!”,有网友表示,这篇文章出现在新版外研版高中英语第二册第三页

在英文中有这样的话,“我去签署一份器官捐献协议,这个重大决定我没有征求父母意见就做出来了,我满了18岁之后,就有银行联系我办信用卡,我觉得这样就是在引导我多花钱”


中小学连续出现这样关于器官捐献的东西,还是中英文交替出现,这样让学生加深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并且觉得这是好事,而且成年之后可以不顾父母的意见

对于家长来说,首先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现意外,更不希望子女捐献器官,不管是否成年,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的,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要怀着对父母最起码的尊重

笔者的观点:

此类文章,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应该在教辅教材中踢出去,有那么多其他类型的阅读理解,为什么偏偏选关于器官捐献的呢,如果自己愿意,那给自己做决定可以,但是不能潜移默化影响别人,甚至不顾父母的意见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是不是在给高中的阅读理解铺路,一开始还有所掩饰,可是在高中课文里,就直接怂恿了,虽然只是选修教材资料,但是也应该好好审核,教育是立国之本,不是资本的玩物

毒教材和教辅资料,影响孩子们的思想,所以笔者觉得,这类文章不应该出现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毕竟大多数人不是医学生,不用懂这些东西

不少家长表示,看到这些毒教材之后,就更加注重孩子的安全了,能够不验血就不检验,遇到问题看中医,望闻问切不能配型,这样就放心多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