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上海报道

A股由内而外的优胜劣汰正在持续加速。8月2日,*ST亚星(600213.SH)公告,公司试图以私有化方式主动完成退市。

公告表示,为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拟由*ST亚星控股股东潍柴(扬州)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扬州”)向其他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的方式,完成公司自上证主板的退市,并转板至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将自8月5日起停牌。

对于现金选择权的价格,*ST亚星于8月4日晚间公告,将对全体中小股东设置股东保护机制,以公司前30个交易日与前收盘价较高者5.84元/股为基础,并在该基础上作进一步溢价。最终价格将会在公司提交复牌申请时给出。

记者了解到,由于沪深A股相对偏高的整体估值水准与较好流动性,沪深A股公司极少出现主动退市的情形。*ST亚星则是继经纬纺机(000666.SZ)之后,又一个因市场因素选择主动退市的企业。

但在流程上,*ST亚星终止上市事项尚需提交公司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除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全体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外,还须经出席会议的中小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取得相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

财务类退市风险高悬

虽然*ST亚星此次退市为控股股东主动作出,但另一方面,该公司确实正面临较高的财务类退市风险。

资料显示,*ST亚星原本简称亚星客车,为国内老牌城市公交、长途客车生产企业。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比例增加,公共交通立体化以及客车竞争加剧等因素,*ST亚星自2017年开始出现利润下滑。

2020年-2023年,*ST亚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79亿元、9.5亿元、14.77亿元和12.10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1.58亿元、189.2万元、-1.96亿元和-3.37亿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04亿元,归属股东权益-1.78亿元,报表未分配利润合计-11.2亿元,净资产为负且短期股东回报能力丧缺。

近日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则显示,2024年上半年*ST亚星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13亿元,但归属股东净利润预计将达-1800万元至-2700万元。其中上半年虽然出口业务大增161%-239%,但大量诉讼导致公司累计较多非经常性亏损,加之部分海外发货问题,导致公司上半年仍然无法扭亏。

若下半年无法彻底扭转续亏至大额盈利,*ST亚星或锁定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从而导致公司触发财务类退市。

而从*ST亚星连续不断的诉讼麻烦来看,公司今年下半年大幅扭亏仍然困难重重。

今年4月,*ST亚星因车辆故障问题被要求赔偿购车款项,涉案金额高达8081.4万元,其导致公司银行账户遭遇冻结。除此之外,公司屡屡因客户无法交付购车款,或因被诉请赔偿运营损失等原因落入诉讼旋涡。据统计,仅上半年,*ST亚星就新增7起涉诉讼事项,并7次更新涉诉进展或诉讼结果。

在多起诉讼纠纷和经营困境面前,*ST亚星恢复盈利和回报股东能力遥遥无期,选择私有化退市亦属无奈之举。

“放弃挣扎”

事实上,由于沪深A股相对偏高的整体估值水准与较好流动性,较少有沪深两市企业因重组、业务调整等之外的原因选择主动终止上市地位。

在*ST亚星之前,也仅有经纬纺机、上海普天(600680.SH)、二重重装(601268.SH)等公司极少数公司,在私有化提议方未有重组整合安排的情况下选择退市。

而与*ST亚星不同的是,上海普天、二重重装两家公司发布私有化要约的时间点均为年初。而在发布私有化要约前,两家公司均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净利润亏损。在公司基本掌握新一年财报即将续亏的前提下,上海普天、二重重装两家公司才选择主动提前退市。

相比之下,经纬纺机与其他两家公司大相径庭。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仍然维持盈利,公司净资产仍达百亿之际选择退市,却开了A股“无退市风险退市”的先河。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ST亚星身上。该公司直至今年上半年仍未锁定退市,且其营业收入也重新回归增长,包括其净资产为负的局面仍可通过出售资产等“保壳”行为进行挽救,公司股价亦离退市尚有距离。

但是,*ST亚星仍毅然选择“放弃挣扎”。

尚存变数

记者注意到,*ST亚星自今年5月开始出现盘面流动性危机。6月以来,公司日均成交量最高仅为3000万左右,最低则达到600万以下。从公司最新的十大股东情况来看,瑞银、摩根大通,高盛、美银美林、巴克莱等公司均持有公司少量股权,而或因盘面流动性问题,兑现或成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一季度,除控股股东淮柴扬州之外,公司自第二大股东以下,所有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0.61%。公司持股结构处于极度分散状态之下。

而考虑到该提案仍需股东大会三分之二股东及三分之二中小股东审核通过,因此公司私有化退市或仍存变数。而现金选择权的价格将是决定公司私有化退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如本次亚星客车的退市中涉及的溢价部分,这往往是控股股东与其余中小股东博弈的结果。如果不能够有效定位溢价价格会给退市造成阻碍。”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10%的退市率),新兴市场的主动退市率较低(通常为2%左右)。这主要源于新兴市场的壳资源较强,企业退出的方式更倾向于卖壳。未来A股市场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退出数量也必然会增加,但与被动退市相比,如兼并重组,主动退市等方式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同时更有利于维护中小投资利益。对于主动退市,也需要加强监管和制定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制度,更不能出现一退了之的情况。”屈放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