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24日)上午,马未都在微博发布视频,针对“观复文化裁员风波”作出回应,称关于他破产倒闭、资不抵债、博物馆无法继续经营的说法均为谣言。

图为马未都发布的视频截图

视频中,马未都表示,“无论是我个人还是两个观复博物馆的资金都非常的充裕,就算几年没有收入也仍可以运转。名下公司都由专人管理,不负责实际运营,涉事的观复文化旗下3家公司共有91人,目前51人正常在职,38人离职给予了满意的补偿,另有2人因为诉讼尚在处理中,会尊重并执行法律的裁判结果。”马未都表示,公司解聘部分员工,他非常不愿意看到,“凡是在观复工作过的员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的难处,都可以来找我,我会尽力给予帮助。”

马未都同时表示,公司没有欠薪,这两个月都在当月发了工资,但较比发薪日迟发了,原因是资金安排欠妥。“迟发了就是迟发了,迟发了就不对,在此我来承担向所有员工道歉,也要求财务部门优化流程,工资永远排第一。”马未都说。

天眼查显示,北京观复文化有限公司已更名为北京叶泰文化有限公司,马未都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已退出股东行列。对此,马未都表示,其个人项下有多个公司和社会法人,公司本身都有人管理,他并不直接负责公司的实际运营,但作为公众人物,出了问题理应站出来承担。

观复博物馆否认“倒闭”“破产”等消息

与此同时,观复博物馆官方微信发表声明称,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观复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的负面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倒闭”“破产”和“停业”等,这些消息均为不实信息。声明还提到,部分自媒体或个人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发布和传播了这些不实信息,观复博物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以维护观复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的合法权益。目前,位于北京的“观复博物馆”以及位于上海的“上海观复博物馆”均在正常运营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崔巍

此前报道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北京观复”陷入裁员风波,微博话题#马未都 裁员#一度登上热搜。

风波源于自称北京观复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复文化”)的前员工发文——5月31日在未与员工或员工代表沟通的情况下,单方发布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人数达80余人。

6月24日,观复文化法人由马未都变更为公司执行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陈业。7月7日,观复文化更名北京叶泰文化有限公司。记者多次拨打陈业及多名高管电话核实相关情况,但均未接通。

解聘:

深夜收到加盖公章的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张扬自称为观复文化摄影总监。他回忆,5月31日是周五,正在工作的他收到电子版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经公司与您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您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关系将于6月30日解除”。

猝不及防的张扬问了一圈,发现身边同事基本都收到了。他展示了一张群聊截图,表示此为观复文化的大群,成员还包括下属两家全资子公司——北京小观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观拍卖”)和北京小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观创意”)。群聊显示86人,张扬推测共80余人被解聘。

张扬说,这份通知未加盖公章。当日深夜,他和同事又收到一份带公章的通知。

张扬收到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受访者供图

疑问:

解除二十人以上劳动关系

是否应报告劳动行政部门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解除20人以上劳动关系,需向劳动部门报告,收到管理部门审批回执后方可进行裁员”。张扬还出示了一段录音,表示曾电话咨询北京市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方回应,观复文化未就此次劳动关系解约进行报告。

北京富力律师事务所主任殷清利表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需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意见后,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裁减人员。”

殷清利认为,如果观复文化未保障职工知情权,未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大规模裁员采取一纸通知属“一刀切”,最终得以法律方式支付补偿金。

观复文化驻景德镇办事处员工刘瑞告诉记者,办事处共10名员工,2人已达法定退休年龄。5月31日,8人收到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另2人收到解除劳务合同通知书。据了解,该办事处设立于2019年,负责加工生产、售前服务、包装发货、售后服务等。

反转:

观复文化再次下发通知

决定收回“解约”并道歉

没有提前沟通,没有赔偿方案,询问人事便是“等通知”。张扬说,他拨打12333劳动监察举报电话、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被建议先行调解,但他表示公司始终未回应。无奈之下,他于6月5日发起劳动仲裁。

张扬说曾找陈业谈,对方表示“不谈赔偿、只接受仲裁”。

6月22日,事件出现反转。观复文化下发通知,称收回解约通知并道歉,“公司欠考虑(公司考虑尽可能先行解决工资问题,同时让员工早点知道公司困境,为谋求新工作提供充裕时间),但公司良苦用心未能获得员工理解,决定收回《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道歉”。

观复文化收回解除劳同合同通知书 受访者供图

通知还提到,公司今年所涉及领域和项目业绩明显下滑,目前正寻求兼并以获得输血再生。

张扬认为,公司实际承认了因经营不善导致的经济性裁员,并非原先提及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在法律层面,“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指什么?殷清利指出,原劳动部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二十六条进行了解释,“本条中的客观情况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

《劳动合同法》起草小组编写的《劳动合同法释义》,对“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作出更详尽解释,包括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修改或废止,用人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根据市场变化决定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生产经营项目等,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部分丧失等四种情形。

“不管依据哪种解释说明,观复文化并不具备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即经济性裁员的客观要件,其以所谓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大面积解除劳动合同,旨在回避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殷清利表示,观复文化决定收回《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于以另一种方式承认之前“经济性裁员”的违法性及不妥。

刘瑞告诉记者,他6月6日收到观复文化邮寄的解聘通知书原件。律师告诉他,根据《民法典》规定,已生效的形成权无法撤回。如公司想撤销,应出具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的书面文件或另签劳动合同的书面文件作为协商条件,但公司没有出具,并于6月30日安排同事办理交接手续。

殷清利表示,《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中,并不存在所谓“收回《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观复文化新办公地内部 受访者供图

仲裁:

曾因搬迁引发一波离职

公司多名员工提出仲裁

赵欣告诉记者,她此前是小观拍卖客服部员工。去年11月公司发布搬迁通知,由东直门外斜街搬至顺义区东方太阳城,两地相距34公里。今年4月初,完成搬迁。

“搬迁后对我而言通勤距离过长,往返增加七八十公里。等了两个月,公司没有任何表示,我去沟通,对方也拒绝。于是在咨询律师后,提出被迫解除劳动关系。”赵欣说。

此后,几名员工随赵欣提出劳动仲裁。北京二中法院裁定,判决小观拍卖向赵欣支付经济补偿金及法定节假日加班费2.4万余元,但赵欣表示公司拖延补偿。

殷清利建议,已胜诉的劳动者,如用人单位拒绝支付,除申请强制执行外,还可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予以刑事控告。“但在当前环境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充分协商,不宜强硬对抗,以防向更坏方向发展。”

张扬说,公司搬迁后他没有离职,而是每天耗费3小时骑自行车往返60公里。遇上雨天,倒上三四趟公交车,单程两个多小时。“距离最远的同事则每天往返160公里。”

观复文化已更名为北京叶泰文化有限公司 来源:天眼查截图

背后:

感觉公司在走下坡路

法人、股权出现变更

被称为“国内收藏第一人”的马未都,无疑是该事件的一大看点。他曾创办国内首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自舆情发酵以来,他尚未回应。

在收回解约通知中,观复文化表示“平台数据出现崩塌”“入不敷出导致公司第一次没能在发薪日按时发工资”。

张扬也表示,“能感觉到公司在走下坡路”,好几个月工资延迟发放,少则一两天,多则十几二十天。

他介绍,观复文化的主要业务包括文物拍卖、文创周边、图书销售等,2022年涉足直播,当年6月16日,马未都现身抖音电商平台,成交5.3万单、销售1116.7万元。但此后屡现“直播事故”。2022年7月,售卖一把宜兴紫砂壶,报价3万元,但画面出现壶底标签1.2万元。同年11月,带货一款299元的“天鹅玉”时说,“肉眼看像和田玉,专家都分辨不出来”,被质疑碰瓷和田玉。2023年12月,有人质疑其带货的“1988年冰岛熟茶”……此后,马未都不再亲自直播带货。

张扬说,6月26日,观复文化终于发放5月工资,距发薪日已过去20天。但仅限于未申请劳动仲裁的员工,他们10余名申请仲裁的人不在内。

“这种区分对待涉嫌让仲裁劳动者撤回申请的目的,违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条合法、公正、及时等原则。”殷清利表示。

裁员事件发酵后,观复文化法人由马未都变更为陈业,公司更名北京叶泰文化有限公司,马未都名下95.2%股份变为陈业持有。天眼查信息显示,小观拍卖及小观创意的法定代表人均为陈业。

记者拨打陈业及多名高管电话,均未接通,其中一位名为张文的监事,在记者表明身份后挂断了电话。

(应受访者要求,张扬、刘瑞、赵欣为化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