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越长,短剧越‘上头’?”

当前,短剧行业正在加速打开全球市场版图。随着入局者持续增加,行业活跃度显著提升。第三方最新数据显示,海外微短剧 2025 年全年大盘收入预计超 45 亿美元。

在国内,短剧已从付费走向免费,从小程序引流,走向在社交媒体平台直接观看的进化之路。与之不同的是,欧美市场依然是以付费观看模式为主。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海外微短剧 APP 内购收入达 10 亿美元,同比 2024 年上半年,增长率达 158%。其中 TOP 20 的 APP 中,仅 5 款免费 APP。

从第三方机构披露的收入与下载量 TOP 20 的短剧 APP 榜单中不难发现,上榜短剧 APP 高度重合,这意味着海外用户对应用内付费观看模式展现出极高意愿,为短剧在海外市场的营收拓展带来了绝佳机遇。然而,短剧行业头部平台马太效应正持续加剧。在此背景下,探索更高效、更经济的营销策略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

未来,短剧出海平台呈现出“深度+广度”双向拓展的趋势:深度上,强化精细化运营,让内容精准触达目标客群,同时提升用户留存率;广度上,则需推动投放渠道多元化,覆盖更广泛的潜在受众。

海外竖版全屏内容鼻祖

加码中国短剧行业

全球范围内,用户早已习惯观看竖版全屏的视频内容,但这种内容形式,实际上最早由海外头部的社交平台Snapchat 开创。

早在 2011 年,Snapchat就开始鼓励用户用竖屏记录生活、消费竖屏视频内容,Snapchat 的用户,可以说是竖版全屏内容的“原住民”。对于正在兴起的短剧这类全屏竖版视频,自然轻易就能接受。

正因为高度匹配的平台和用户属性,国内众多出海的短剧公司已经在Snapchat 上重金投入。

察觉到这个趋势,Snapchat 也在近期针对短剧行业进行资源倾斜,推出多个针对性的营销举措,进一步助力中国短剧出海企业在海外进行精准营销。

首先,今年上线的长视频广告(Long Form Video Ads),便是应对短剧广告投放趋势而进行特别优化的全新产品。

与游戏、电商的直观不同,短剧若要打动用户,对内容的阐释需求更高——需要更多铺垫才能让用户理解并产生共鸣。在以付费模式为主的海外短剧市场中,中国短剧出海在社交媒体投流时,往往直接释出前十几集剧情或高光片段,以此吸引用户下载独立 APP 完成转化。因此,短剧需要依靠剧情内容勾起用户兴趣,这对广告视频的时长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Snapchat 的内部数据也印证了这点:2024 年上半年,短剧出海广告素材时长普遍为 5-10 分钟;到了下半年,这一时长已延长至 10-20 分钟。去年 11 月,该平台广告投放收益最高的五个素材,时长均处于 15-18 分钟区间。正是洞察到广告素材时长渐长的趋势,Snapchat 在今年二季度升级了视频广告,推出最长可达 30 分钟的长视频广告,以适配当前中国短剧出海的核心需求。

Snapchat 已与数十家中国短剧企业开启了长视频广告形式的测试

据了解,今年二季度,

A/B 测试结果显示,

当日的广告投放回报率(D0 ROAS)提升了 50%

以上,其他指标如长期广告支出回报率(Long-term ROAS)和预算利用率(Budget Utilization)也有所提升。

另外一个观察,海外短剧市场目前仍以译制剧为主,占比高达80%-90%。点众、九州、麦芽

等中国短剧玩家

正是精准把握了译制剧这一市场机遇,纷纷入局出海。不仅如此,从趋势上来看,

尽管本土化的短剧日益增多,但

受制于成本和海外本土剧产能,今年译制剧预计仍将维持市场占比,译制剧的测出率、用户的喜好等仍将平稳发展。

但国产短剧进入海外毕竟存在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而Snapchat 发现,相较于短视频广告,长视频广告更利于海外用户理解翻译剧情节,有效降低因文化折扣导致的剧情理解门槛,提升用户观看意愿和转化率。

来自客户的投放反馈也证明了长视频广告的成功,比如短剧出海头部玩家

DramaBox 在投

放时使用了长视频广告的形式收获了不错的投放效果,在Snapchat 上开设的品牌主页(Public Profile)目前已积累了近 14 万粉丝。

DramaBox 在 Snapchat 中的品牌主页

除了推出长视频广告,Snapchat 还对 Web to App 和 tCPA 等广告解决方案进行了升级。Web to App 是一款能将网页流量高效转化为 APP 用户的广告产品。

对以APP 下载为投放目标的用户来说,Snapchat 首创的全竖屏的内容形态,更容易抓取用户的注意力,结合底部投放的APP 露出,能够对用户带来强力的行动呼吁 (call to action)。

而在效果广告投放中,目标成本竞价(tCPA)功能正成为越来越多广告主提升转化效率的利器。通过这一方式,广告主可以设定期望的转化成本,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帮助广告自动优化曝光对象,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可能转化的人”身上。

为了让这套机制跑得更准、更稳,Snapchat 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优化,通过 AI 和机器学习技术升级,显著提升了其 tCPA 模型的预测精度与投放表现。Snapchat 的数据显示,升级后的 tCPA 产品,使得广告主在 28 天内的单次购买成本下降 21%,7 天内单次购买成本下降 32%。28 天内广告投资回报率(ROAS)提升 33%,7 天内 ROAS 提升 16%。在短剧视频场景下,能帮助广告主更稳定地控制转化成本,实现投放效果与规模的双重优化。

得益于在短剧广告产品及解决方案上的针对性投入,Snapchat 来自短剧客户的投放流水持续增长,成功在短剧出海市场完成卡位。

为什么短剧和Snapchat 是天然的结合?

如果追溯短剧广告效果提升的根源,除了不断迭代的广告产品及解决方案,Snapchat 的竖屏基因、用户群体和短剧受众的高度匹配,以及别具特色的 AR 滤镜,均是推动短剧营销成功的关键所在。

前面已经提到,Snapchat 是竖版全屏内容的开创者,与短剧的内容形式完全匹配。在Snapchat 中,故事(Stories)采取了左右滑动的形式,观看内容像是观看一个接一个的故事;而聚光灯短视频(Spotlight)则是上下滑动,和现在短视频内容的观看模式一致。这种先发优势使其平台生态天然契合短剧内容——不仅培育了较为成熟的短格式竖屏叙事土壤,更沉淀了大量习惯竖屏内容的用户群体。

其次,Snapchat 拥有与短剧出海理想客群高度契合的受众群体。

Snap 最新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Snapchat 全球月活用户达到 9.32 亿,接近 10 亿的体量。

从地区来看,Snapchat 在北美、欧洲、中东、亚太等地区的全球化运营,覆盖了短剧出海的核心市场。尤其是中东地区,对中国出海品牌而言,既是充满机遇的热门市场,也是备受青睐的“香饽饽”,而Snapchat 在此早已抢占先机,触达 7000 万中东用户。当地年轻人对线上娱乐有强烈的需求,同时在全球来说有较高的付费意愿,但线上内容平台的供给稀少,这一巨大的供需缺口,正构成了中国短剧出海中东的良机。而Snapchat 的数据也显示,广告主在中东市场的短剧的投放效果尤为突出。

从用户结构来看,第三方数据显示,25 岁至 34 岁用户是短剧的主力受众,而 Snapchat 80% 的用户在 18 岁以上,约 50% 的用户年龄在 25 岁以上,其用户群体与当下短剧的核心受众高度重合。而且Snapchat 用户与其他平台重合度低,比如美国16 岁以上的 Snapchat 日活用户中,约 43% 不是 TikTok 日活用户,53%不是YouTube 日活用户。这一特点让 Snapchat 成为短剧企业可挖掘的流量宝地。

数据显示,Snapchat 用户更偏爱喜剧(81%)、冒险/动作(74%)、剧情/惊悚(65%)、爱情(46%)等内容题材。这些偏好与短剧出海的爆款方向(如霸总、重生复仇、奇幻等)高度契合,也让 Snapchat 用户成为短剧出海的理想受众。

值得一提的是,Snapchat 别具特色的 AR 滤镜,更是与短剧用户创造深度互动的独特营销方式。该功能可让用户通过代入角色、参与互动的方式深入了解剧集内容。比如,Snapchat 就曾与 Netflix、HBO 合作,推出过与剧集内容相关的 AR 滤镜互动玩法。目前,这种广告形式也已展现出巨大的营销潜力,DramaBox 就已率先试水这一功能。

可以见得,在短剧出海赛道上,Snapchat 正成为突破现有竞争格局、获取高价值新增用户的核心渠道。

结语

随着短剧出海持续深入,短剧平台正深入海外营销生态挖掘每一寸价值洼地。

Snapchat 平台内容的匹配性、用户群体的独特性和其丰富的营销玩法,使得 Snapchat 在短剧营销生态中的头部地位日渐显著。

据了解,Snap 目前在中国具有全方位的出海营销服务团队,在借助 Snapchat 全球布局的优势下,还始终根据中国本地出海企业的需求,持续迭代升级营销产品矩阵,可见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

可以预见,随着短剧出海竞争升级和对于营销效率的持续追求,Snapchat 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带来短剧出海营销的一股新潮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