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三大路径”—

就业100%

这个班怎么做到的

“老师,我已经和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老师,我们寝室全员就业了!”“太开心了,我留在了研究所。”近日,蚌埠学院老师许灵频频收到喜讯,尽管距离毕业还有一个月,但她带的班级38名学生全部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实现100%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背后的秘籍是什么?

找准校企合作点

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夜幕降临,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的“特色课堂”里,蚌埠学院“微电子班”2024届毕业生们像往常一样,即将开始晚间的理论和专业学习。

“白天在实验室里操作时,有几处还是糊里糊涂的,一会专家来上课,再请教一下。”“微电子班”学生马超群正在整理实训笔记,他指着几处红笔勾画的地方说。

“‘微电子班’是校企共建的实践,学生们3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园区工艺线、专用实验室接受实操培训和专家授课。”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人力资源部部长袁贺伟介绍,最终通过实践和理论考核的学生,将与企业双向选择,签订三方协议留下来工作。

这个班,就业100%!”蚌埠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艳春介绍,“微电子班”由学院推荐、学生自荐与企业择优的方式,采用“3+1”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最后一学年到企业开展特色课程学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目前,38名学生全部入职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或下属企业实习就业,实现全部就业,全部留蚌,全部服务新兴产业。

“找准产业、专业与职业的结合点,找准校企高质量合作的结合点,有利于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推动学生就业。”王艳春说,近年来,蚌埠学院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开展校企、校所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联合开办“微电子班”“帝晶班”“晶谷周界班”等,不断创新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地方产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实现地方产业发展、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双向奔赴”。

城市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作为获批建设中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蚌埠市形成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等五大产业集群。2023年,五大产业集群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3.5%。城市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开发出许多新的就业增长点,为求职者带来了更多机遇。

蚌埠是全国三大传感器基地之一,我就是冲着这个响亮的名片选择留下来。”“微电子班”学生马智说。

“我们从全省高校招聘了近30名优秀应届毕业生,无一人离职,他们全部选择留在蚌埠。”安徽祥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若宇说,以产聚才,强大的产业链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

新形势下,急需重新思考产业变革与专业发展的结合点、专业发展与新职业的结合点,在融合中寻求突破之道。

蚌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也创造了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与此同时,蚌埠市“百企千岗高校行”引才行动岗位需求清单、安徽共青团“千校万岗”系列招聘会蚌埠专场、蚌埠市重点企业校园招聘会等,千企万岗,及时传递,破解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不匹配现象。

蚌埠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今年通过开展“百万大学生兴皖”蚌埠行动,深化“招才引智高校行”等,全年提供政策性岗位1万个左右、市场性岗位不少于3万个……引导和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留蚌实现高质量就业。

为培养产业急需人才,2023年,蚌埠学院申报并获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新专业,促进更多人才留蚌就业。

早规划齐拼搏

以“全员技能化”服务产业发展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

在王艳春看来,就业,可不是大四才开始思考的事情,要从学生进校开始,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和职业分析,合理确定就业目标,把握好节奏,按照既定方向努力推进。

“学校4年的课程,压缩在3年学完,课程多,压力比较大。”马超群说,最后一年在企业学习,白天顶岗实习,晚上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学习和集中培训,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都有。“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学们相互鼓励,也就扛过来了。”

在班主任许灵看来,全班能全部通过考核,实现100%就业,和同学们早规划、勇于拼搏分不开。“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树立了积极的就业观。”许灵说,开班前,学院组织学生们去企业参观、座谈,了解产业前景、企业发展,企业文化,职业发展、薪金待遇等,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时规划、调整。

“可别小瞧智能生产线上的技术工种,里头学问可多着呢!干得好,将来有希望成为‘大国工匠’。”“微电子班”学生唐乐说,他将立足岗位,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服务于蚌埠MEMS智能传感产业。

万家灯火里,和不少高校、职业院校的晚自习教室里一样,“微电子班”的“特色课堂”上,还有不少学生在认真学习,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正在迅速成长,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蚌埠日报社 记者:周芳林 通讯员:刘斯文 文 / 图 编辑:周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