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秋,古装剧的盛宴就开始了。

《定风波》《锦月如歌》《华山论剑之南帝北丐》《凡人修仙传》(真人版)……一系列实力剧集接踵而至。放眼剧屏,除了一部实力与后劲同样强劲的涉案/刑侦剧《暗潮缉凶》,几乎再没有其他剧能在这一波“古装攻势”前,展现“抗打”的素质。

我们宁可相信这一波古装剧云集荧屏纯属偶然。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同类型剧集的竞争可想而知。所以,在安排档期这件事上,不会有哪部戏硬要去为自己选定几个强劲对手,毕竟这牵涉争夺观众注意力的艰巨任务。同类剧扎堆儿,各平台和制片方估计都紧张,繁荣中的残酷竞争由此展开。好在重压之下,各剧集在细分定位上,还算各有所长。

几部古装剧里,《定风波》走的是“奇案悬疑加权谋”的路子。该剧主演照例是实力新星——王星越和向涵之。配角团队底气十足:冯晖、邵兵、杜玉明、保剑锋、侯长荣、张绍刚、李煜、修庆、侯传杲、王建新、汤镇业、杨子骅……这个阵容在男演员方面,感觉实力雄厚得都有些富余了。记得当年有观众评《雪中悍刀行》时,说该剧有些“浪费老头儿”。要我说,《定风波》也差不多——不仅“浪费”老演员,还把“浪费”范围扩大到整个“老生”行当。一部戏,老生的实力稳了,基石通常也就扎实了。加上王星越、向涵之这一对主演岁数不大,资历却不浅,剧情又好看,全剧一出手就是稳赢不输的局面。

《定风波》唯一的问题是它在同期遇上一个劲敌——《凡人修仙传》(真人版)。这部新编神话剧,有着当年金庸武侠式的人物成长路径,杨洋的年龄和表演都恰到好处,李乃文、柳岩、金士杰、金晨、吴樾、车保罗、颜丹晨、王同辉、尹铸胜、李明、张海宇、贾冰……这样的阵容并不逊色于《定风波》,加上汪铎、赵小棠、赵晴、曹骏、徐海乔、张晓晨、胡宇轩、张翔、娜一、李越等年轻演员发挥比较沉稳。而且,《凡人修仙传》本就源于人气动画,特效做得不错,情节上又“没有多余的儿女情长”(来自网上评论),成为播出同期第一爆款,也就不让人意外了。几乎在同一播出周期,动画版《凡人修仙传》也在播出,人气还略高于真人版。这又在收视吸引力和话题度上,构成某种集群式作战规模。

《锦月如歌》走的还是传统“大女主”加权谋,一路打怪升级路径。这种思路,一看就知道原作者是女性。当然,有《新水浒传》《新射雕英雄传》导演蒋家骏操盘全剧,打戏显然不会难看。《锦月如歌》讲述一个花木兰式的女将军,受家族和朝局大势所害,陷入人生谷底又逆袭登顶的故事。这样的剧情近些年在“大女主类”古装励志剧集里,其实并不少见,但《锦月如歌》能让观众坚持看下去,进而对人物命运产生共情,在所处类型里已经非常难得,也侧面证明内地这三年剧集市场的繁荣,得益于丰厚的积淀和业内人士的扎实努力。

另一部同样可以证明这种积淀的成功之作,是武侠剧《华山论剑之南帝北丐》。(以下简称《南帝北丐》)。像《南帝北丐》这样的戏,可以被视为金庸武侠剧的衍生类产品,对于观众而言,可以将其看作“射雕前传”。在武侠剧吸引力减弱,武侠元素多被其他古装剧汲取的当下,金庸作品作为已经被过度消费的题材,再造金庸武侠世界并不是个讨喜的选择。不过,《南帝北丐》及其他“华山论剑系列”剧集,在趣味性营造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何润东和明道作为资深演员,在打斗和搞笑方面,展示了他们全能的一面。

在上述古装剧的缤纷旋律下,当代戏也有着新的辉煌。最出色的是《暗潮缉凶》。这部戏大约是今年“悬疑”这个大类型下,内地比较少见的纯粹探案剧。本剧最突出的亮点,是对人性和情感的剖析。剧中主人公比以往刑侦剧的主角更带人情味,多了一点慈悲。与此同时,该剧却没有同类剧经常用来凑戏的那种肤浅的情感戏码,这使得该剧有了某种高级的情绪浓度。“受害者太善良,他们往往斗不过恶人,所以需要警察来保卫大家,让坏人有所忌惮。”这样的台词写得质朴,认知却足够深刻。如果说该剧是对近年涉案剧热潮的一次再升华,我认为不算过誉。

(徐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

图片:豆瓣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