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系列第一篇,聊聊为何魏征能成为千古谏臣,其他人却不行。 一、 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十七日,六十四岁的魏征在家中逝世。 李世民得知后痛哭流涕,整整五天不理朝政,还以皇帝之尊亲自前去吊唁,内外百官与在长安的朝集使也纷纷到场,那场面可谓是荣耀无比。 望着魏征的灵柩,李世民悲痛万分,对身边的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朕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为了表彰魏征的功绩,李世民又亲自为魏征撰写了墓碑。望着写好的墓志铭,李世民仿佛回到十七年前跟魏征相见的时候。 那时,玄武门之变正在发生,魏征得知李建成已战败身死,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赶紧逃命,反而坦然地坐在家里束手就擒。李世民也没让他失望,很快就将他五花大绑带到面前。 大殿上,李世民高坐正中,四周都是刚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功臣,里面有很多魏征的瓦岗寨同僚。他们看到魏征落得如此下场,难免生出惋惜之情。 魏征倒是无所谓,一副慷慨赴死的样子。 整个大殿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在场众人都不敢说话,一直望着李世民;在李世民的眼中,隐约透着一丝杀气。 李世民知道魏征经常劝李建成杀了自己,就严厉地问说:“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 此话一出,原本压抑的气息变得紧张起来,众人都认为魏征在劫难逃了。 听完李世民的话,魏征额头渗出些许冷汗,脸上却依然淡定:“恪尽职守罢了,先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魏征的回答,让李世民皱紧的眉头很快苏展开,脸上也多出了些许笑容。 他素来看重魏征的才能,此时见魏征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将魏征赦免,擢升为谏议大夫。 自此,魏征便开启了千古谏臣之路。

二、 那么,一介道士出身的魏征,先后在李密、窦建德阵营呆过、又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谋士,为何能赢得唐太宗的青睐? 魏征从小孤苦贫寒,虽穷困潦倒但有大志向,早年出家成为道士。他喜好读书涉猎广泛,尤其喜爱纵横之说。 隋末,魏征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一直得不到重用。他曾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未能采纳。 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后投降了大唐,魏征也跟随。降唐后,魏征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于是被授为秘书丞前去山东安抚。谁知道中途被窦建德俘虏,成了窦建德的起居舍人。 李世民打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后,魏征再次入唐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谋士。直至玄武门之变后,魏征跟李世民都处于敌对状态。 事变后,李世民急切想要成就一番伟业,需要有敢于进谏的人来匡正自己。由于魏征学识渊博,精于王霸之道,且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正是李世民想要的人才。 而魏征这边,除了个性耿直外,他的过往经历,也是他敢于直言进谏的底气。 李世民虽然贤明,但也摆脱不了历代君王极力维护皇权的共性,面对关中老臣李靖,山东领袖李绩,大功臣房玄龄、杜如晦等,李世民对他们是有顾忌的。 这些人若是大肆进谏犯颜,容易触发君臣间的猜忌与对立;为了避免功高盖主的嫌疑,这些人自然不敢直言进谏了。特别是像李靖这样功劳巨大的,往往选择退避三舍、远离朝堂来保全自己。 这也是房玄龄、李靖、长孙无忌、李绩等人成不了谏臣的主要原因。 魏征既不是功臣集团,也不是贵族世家,甚至还是李世民曾经的死对头。这样的经历,反而不会让人有功高震主的感觉,更不会让李世民忌惮。 并且,魏征还善于调和各方势力,能赢得功臣集团和世家贵族的倾服。无形中,成了李世民与功臣世家的居间人。 这样一位谏臣,李世民自然愿意,且喜欢接受他的进谏。 三、 对于魏征的进谏,李世民表现出难人可贵的包容,有时几近于畏怯。 在《隋唐嘉话》里记载着两个小故事: 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李世民说:“听别人说,陛下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都安排妥当;现在您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 李世民笑着回答:“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半路就停下了。” 还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赶紧藏到怀中。 魏征那眼睛也很尖,早就看到李世民在把玩鹞鹰,为了规劝李世民不要玩物丧志,魏征跟李世民玩起了个小心眼。 他在向李世民上奏时,故意慢吞吞地,一说就没完没了,李世民又不好意思打断他,也不敢把鹞鹰拿出来,最终这只鹞鹰活活闷死在怀中。 这两件小故事虽然有些小说笔法的味道,但从中可以看出李世民对魏征的信任与顾忌,也能看出魏征在其心中占据的分量。 正因为如此,在魏征病重弥留之际,李世民亲自前往探视,当场许诺要把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 魏征死后,李世民又亲自为其撰碑,用以表达思念之情。 如果时间能停留在此,这段千古君臣佳话将会画上圆满的句号,可惜世事难料。

四、 魏征死后不久,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生,侯君集也参与其中被处死,中书侍郎杜正伦受牵连被流放驩州(今越南义安)。 李承乾谋反案虽然跟魏征没有关系,但是魏征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过侯君集、杜正伦二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这就让李世民产生怀疑,觉得魏征有结党营私之嫌。 如果只因为这件事,那也就罢了。 要命的是,魏征生前将自己给皇帝的谏辞都写下来,汇编成书,还私下拿给褚遂良看。李世民知晓此事后愈加不满,下令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还将魏征的墓碑给推倒了。 李世民为何这么愤怒? 如果他的愤怒,是因为魏征私下将谏词给了褚遂良,那么他应该连褚遂良一起处罚才对。 然而,并没有! 这事之后,褚遂良继续得到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次年,李世民提升褚遂良为黄门侍郎,参与朝政,成为宰相。临死前,又指定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同为托孤大臣。 可见,私下将谏辞拿给褚遂良看,并不是李世民愤怒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李世民怀疑魏征有结党营私的可能。历来结党营私都是君王所不能忍受的,当初李世民信任重用魏征,看重的就是他耿直不党。当有证据指向魏征有结党的可能,李世民自然就接受不了的。 这不仅是信任问题,还是帝王的脸面问题。 后来征辽之役受挫,李世民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就想到了魏征。当初要是有像魏征那样的谏臣,自己就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也就不会有今日之挫了。 于是,下旨复立魏征墓碑,此事也能看出帝王的刻薄寡恩。

五、 同为谏臣,褚遂良得到魏征的真传,为何他就不能成为千古谏臣? 魏征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第一谏臣,受到后世至高的赞扬,除了恰逢明君唐太宗外,跟他本人极高的谏诤艺术有直接关系。 魏征善于引用对方的话来反驳对方的做法,证明其前后不一、言行矛盾;他能在闲谈中轻松愉快、潜移默化地进谏;并且善于利用历史人物,运用暗示、对比等方法来劝谏,让受谏者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 这样谏诤艺术,褚遂良完全没有学到,除了一腔热血死谏外,更多的是直接顶撞对方,这种方式也只有胸襟开阔的君主才能接受。 所以,褚遂良在太宗朝能得到重用,但是在高宗朝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李治想废掉原配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当庭反对,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长篇大论地进行劝谏,让李治完全下不了台。 这还没完,为了让李治接受自己的进谏,褚遂良将官笏放在台阶上,同时把官帽摘下,不停地磕头直到流血不止,完全就是一副以死相逼的架势。李治今天要是不接受他的进谏,他还真敢磕死在殿上,只是他忘了皇帝已经不是李世民了。 李治不仅没有心软,还当场叫人把褚遂良强行拉了出去,事后又将其外贬潭州任都督。两年后,又将其贬到桂州(今广西桂林)去任都督。 晚年的褚遂良又一次被贬至爱州(今越南清化),从此在绝望之中度过了余生。 褚遂良想要学魏征,却无法学到魏征的进谏精华,更重要的是,他没有魏征那么好的运气,碰到一个善于纳谏的唐太宗。 两个因素影响下,自然成不了千古谏臣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