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清朝大军打败了台湾的郑氏势力,“延平王”郑克塽投降,标志着康熙收复台湾,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接下来,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大军凯旋,在前线带兵的施琅被康熙封为靖海侯,而经营福建多年,为清军提供后援的姚启圣却没有被封爵。陶元藻在《全浙诗话》中是这么解释的: 澎湖凯旋,琅于海道奏捷,七日而抵京师,少保遣飞骑由内地驰报,迟琅二日,琅已先封靖海侯矣! 意思是,施琅和姚启圣同时向京城送捷报,结果施琅派人走水路,而姚启圣走陆路。施琅的人7天到达京城,比姚启圣早了两日。等姚启圣的捷报送到康熙手里时,康熙已经封施琅为靖海侯了。
因为捷报送得慢,所以没有被封爵?这让人难以置信。 姚启圣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为中华民族完成统一大业作出过巨大贡献。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清代名臣姚启圣。希望通过史料的记载与分析,让大家了解这位“清代奇人”一生之风采。 一、少年持侠气,持剑扫不平 根据《清史稿·列传四十七》记载: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 姚启圣,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姚启圣出生于明朝天启四年,他年少时不仅英俊倜傥,而且非常勇武,颇有豪侠之气。
姚启圣所在家族是绍兴大族,姚启圣少年时,曾在松江知府赵大人家做客。史载: 少客松江赵太守所,午睡大鼾,僮仆窃窥之,则雕虎也。 意思是,姚启圣在赵大人家午睡,鼾声如雷,毫不避讳。有僮仆偷偷看他,见他仿佛是一只雕刻的老虎。 明朝末年,姚启圣曾被选为当地的诸生。清军入关那年,姚启圣刚满20岁。 后来清军占领江浙一带,姚启圣的族人投靠了清军,加入汉军镶红旗。姚启圣起初不愿意跟随族人,他离开家乡,前往通州。可是,在通州,有几个豪强三番五次欺负姚启圣。姚启圣走投无路,最终还是投降了清军。清廷见他不仅有才学,还有武技,因此委任他为通州知州。
这是姚启圣第一次当官,他当官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把曾经欺负他的那几个豪强抓住,将他们杖杀。然后再辞官而去。 从姚启圣的杀豪强这件事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姚启圣确有“少年侠气”之风。 第二,姚启圣这一次投靠清廷并不是他本意。或者说,他短暂地做通州知州,就是为了“报仇”。 苏轼在《留侯论》中曾有言: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 姚启圣当时毕竟年轻,有几分“血勇”之气,也在常理之中。接下来这件事,更能看出他的这种性格。
姚启圣从通州辞官后,一个人到了萧山,在路上,他遇到两个兵卒抢掠一名女子,女子的父亲还在后面边追边哭。姚启圣见状,顿时血气上涌,他上前夺走士兵的佩刀,连杀二卒,救下该女子,将她送到她父亲手中。 就这样,“江湖侠客”姚启圣在江南游荡了十余年,行侠仗义,逍遥自在。这期间,他的族人不断劝他回乡,他总是拒绝。好在他遇到了一位心仪的女子,这位女子便是姚启圣的妻子何氏。史载: 何氏亦绝有力,举石臼如无物,公奇之,娶焉。 意思是,姚启圣游荡江南的时候,遇到一位奇女子。此女姓何,力大无穷,能够举起石臼。石臼是古代捣谷物的重要工具,极其笨重。何氏不仅能举起石臼,还能“如无物”,可以说毫不费力。姚启圣非常惊奇,后来娶了何氏为妻。
在数十年的江湖之路上,何氏和姚启圣一路相伴,也算是江湖侠侣了。 顺治十六年,35岁的姚启圣经过族人的再次劝说,终于选择回归家族,族人将姚启圣的家产归还于他。而姚启圣也自然被纳入到八旗汉军镶红旗。 四年后,也就是康熙二年,40岁姚启圣参加乡试,结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是为解元。然后他以八旗举人的身份被授予广东香山县令。 姚启圣带着妻子何氏到达广东香山之后,发现前任县令在该县留下了数万两的亏空。因为前任县令已经被下狱问罪,而康熙帝又让填补亏空,这意味着数万两亏空全靠姚启圣在任期内偿还。 姚启圣不愿剥削百姓,只得自掏腰包,先把亏空填补。当地百姓听说后,都非常感激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从一个“江湖侠客”到一个不忍剥削百姓的父母官,姚启圣的蜕变,符合儒家之道。 二、平乱升封疆,一家三奇人 姚启圣在香山一共待了6年。他厌恶贪腐,爱护百姓,赢得了不错的声望。 到了康熙八年,姚启圣觉得广东本是沿海地区,百姓和商贾都可以靠大海为生,但朝廷却禁止船只下海,对百姓不利。因此,姚启圣上奏给康熙,要求开放海禁。 姚启圣的这个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海禁乃是清朝的“国策”,康熙帝当时为了坚壁清野,孤立台湾郑氏,因此不允许沿海船只与郑氏接触,并且让沿岸百姓内迁,史称“沿海迁界”。姚启圣的此举,和康熙的决定正好相反,因此姚启圣被御史们弹劾,最后被罢官。
被贬官后,姚启圣带着全家回到绍兴,他本以为余生可以做个无忧无虑的田舍翁了。可是,到了康熙十三年,他的平静生活再一次被打破。 先是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造反。当时战乱并未波及到浙江。可第二年,同为“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举兵与吴三桂呼应,耿精忠从福建一直攻到浙江,看到家园被毁,家乡人民受难,姚启圣的“侠义”之心再也按捺不住。 同年,康熙命爱新觉罗·杰书(康熙的堂兄,封康亲王)带兵镇压耿精忠,杰书进入闽浙一带后,广泛招募赋闲在家的官员和壮兵,姚启圣因此被杰书征召。跟随姚启圣一起被征召的还有他的儿子姚仪,以及他招募的数百壮士。《清史稿·姚启圣传》曰: 启圣与子仪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
姚启圣先被杰书任命为诸暨县令,这是姚启圣第三次为官。在诸暨,他曾带兵清剿紫琅山土寇。因功被提拔为浙江温处道佥事。随后,姚启圣带兵剿灭松阳和宣平两地的叛军。接下来的几年,姚启圣配合清军主力连战连捷,耿精忠投降。 三藩之乱爆发之际,台湾的郑经(也称郑锦,郑成功之子)也趁机侵犯福建漳州、泉州等地。姚启圣跟随康亲王杰书攻克邵武和兴化,赶走了郑经。 当时清军连年平叛,国库空虚,前方军饷紧张,姚启圣自掏腰包,变卖祖产,献给康亲王杰书五万两白银,以供军资。 待三藩之乱彻底平定后,康熙帝论功行赏,因姚启圣战功卓绝,又捐资有功,被晋升为福建总督。
从布衣田舍翁,一跃成为封疆大吏。姚启圣的机遇也算罕见。只是,姚启圣这几年在战争中受过伤,其中背部的伤痕更是让他饱受折磨。 值得一提的四,他的儿子姚仪也因功被授予郎中之职。 《啸亭杂录》中说姚启圣一家三口都是奇人,姚启圣自己性格怪异,称得上是个侠客,姚启圣的妻子像个“壮汉”,而姚启圣的儿子姚仪更是一位大力士。 根据记载,姚仪力大无比,他用硬弓可以在百米之外射穿4层铁皮。有一次,姚启圣尝试用四匹马拉着车往前走,结果姚仪在后面硬生生将马车拉住。 姚启圣担任福建总督的时候,和当朝大学士纳兰·明珠不睦,明珠便让他的亲信徐元文上奏弹劾姚启圣,好在康熙是位明君,不但没有追究姚启圣,还把徐元文的奏折公开了。 姚仪知道有人弹劾自己的父亲,便对徐元文怀恨在心。有一天,姚仪打听到徐元文的哥哥徐乾学从外地出差回来,他藏在卢沟桥下。等徐乾学的车驾从桥上走过时,姚仪出手了。《啸亭杂录》云: 伺于卢沟桥,俟其车数十乘至时,公子固兼人力,乃拽其车尾,尽掀于巨浪中。 姚仪拽住徐乾学的车尾,连人带车把徐乾学扔进了河里。大力士也不过如此!
事后,徐氏兄弟找康熙告状。康熙听闻事情的经过后,不但没有怪罪姚仪,反而说:“姚仪此举,大快人心,他有如此之风,当个郎中太屈才了,应该到军中任职!”因此,把姚仪改授为都督佥事。 三、总督治福建,运筹收台湾 康熙帝年少登基,有大志。三藩、台湾、漕运这三大问题,一直是他最想解决的事情。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明朝末年,荷兰人趁机占领台湾。后来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虽然康熙和郑成功都是我中华56个民族的成员,但郑成功被明朝封为“延平王”,他属于明朝之臣,因此台湾郑氏长期和清朝对立。
郑成功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郑经袭承“延平王”,郑经多次带兵袭扰福建和广东等地,福建沿海包括金门和厦门在内的几个郡县,也在郑经的控制之下。因此,康熙帝在解决完三藩问题之后,便立志要收复台湾。因福建毗邻台湾,所以福建总督姚启圣则成了收复台湾的关键人物。 姚启圣自然知道祖国统一乃是大势所趋,他到福建后,给康熙上了一道奏折,其中提了十条建议。大概的内容包括:调集优秀的将领赴福建,准备收台,并沿岸增设两镇总兵官;调集江浙一带的粮草和兵马,屯于福建,并在沿途设立驿站,方便战时运输;修建战船和军械;清理福建清军中的虚报名额,拒绝吃空饷,以免影响战斗力;设立临阵奖罚制度,以振军心等。 姚启圣的建议,被康熙连连称赞,康熙下旨让姚启圣具体施行。
姚启圣在福建经营了7年之久,他修建防御工事,训练将士,建造战船,只等时机成熟。 这期间,姚启圣逐渐扫平收复台湾的阻碍。在康熙十七年,姚启圣从郑经手中收复了平和、漳平、长泰、同安等福建沿海郡县。郑经麾下大将刘国轩几次败于姚启圣之手。 康熙十八年,刘国轩厉再次出兵,准备从清朝手里夺回长泰,姚启圣带领福建巡抚吴兴祚等人将敌军击溃,俘掳14000多人。第二年,姚启圣率军渡海,攻下金门和厦门,相当于拿下了整个福建,为清军收复台湾打下了基础。 此乃大功,康熙帝封姚启圣为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后又授姚启圣世袭骑都尉,加一云骑尉。 在古代,太子太保位列“三师”,姚启圣从这一年开始,达到官场巅峰,此时,他55岁。 姚启圣40岁中举,中间还被罢官,他在家赋闲了5年,然后55岁还能登顶,实在非一般人物。
康熙二十年,郑经去世,他属意的长子郑克臧被权臣冯锡范杀害,冯锡范立郑经次子、年仅12岁的郑克塽为延平王。此时,台湾内讧严重,姚启圣觉得这是大好时机。姚启圣虽然也能带兵打仗,但他毕竟不擅长海战,这时,他向康熙推荐了一个重要人物——施琅。 施琅原是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麾下的旧将,后因郑成功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施琅被迫降清。在清廷,施琅一直不受重用。这次被姚启圣举荐,担任水师提督。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领两百多艘战船从铜山岛出发,姚启圣不仅在钱粮方面全部支持到位,还从总督府另外调拨3000人跟随施琅出征。 施琅先在澎湖打败郑军,俘虏郑氏一万余人。澎湖失守,相当于台湾门户大开。七月十三日,施琅登陆台湾,郑克塽投降,从此,清朝完成了统一。 四、弹劾陷风波,死后欠巨债 施琅在前线浴血奋战,康熙帝也在焦急万分地等待结果,当施琅的捷报传到北京后,康熙帝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下旨封施琅为靖海侯。而经营福建多年,为施琅铺路的姚启圣却没有得到封爵。
关于姚启圣为何没有被封爵,本文开篇提到陶元藻在《全浙诗话》中的观点,他认为是姚启圣的捷报到的太慢。不过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太具戏剧性。 笔者认为,姚启圣没有封爵,原因是攻台的主将是施琅,在前面浴血奋战的也是施琅。而清朝,除非某个大臣特别受宠,否则只有三种情况才可以获得爵位,第一是宗室成员,第二是袭承父职,第三是凭借军功。 很明显,姚启圣虽然也是军事将领,但在清军收台这一战中,他扮演的是“文臣”的角色,而施琅才是前线的领兵之人。 当然,在施琅到来之前,姚启圣也在收复金、厦时立下战功,但当时姚启圣已经被康熙授予了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世袭骑都尉等职。康熙封赏施琅,明显是针对收复台湾这一次的战役,而非整个7年的布局。
在清军收复台湾,大军凯旋之后,姚启圣返回福州,于当年十一月病故,享年60岁。 因为姚启圣没有被封爵,又于当年去世,有传言说姚启圣是因为没有被封爵,郁郁而终。 实际上并非如此,《清史稿·姚启圣传》中明确写道:“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可见,姚启圣是因为背部旧伤发作,不治而亡。也许,在施琅攻台的时候,姚启圣已经在强忍伤痛了。 姚启圣死后,康熙下令厚葬姚启圣,并授姚启圣之子姚仪为南阳镇总兵官。可是,到了第二年,弹劾姚启圣的声音逐渐出现在朝堂上。 姚启圣是康熙年间最后一任福建总督,姚启圣之后,福建总督兼辖浙江,称为闽浙总督。新任闽浙总督上任后,向康熙上奏,说姚启圣欠了一屁股债。 原来,姚启圣经营福建的时候,他在修建船舶、军械时,向朝廷申报了大量银两。但新任总督到任后,到账上一查,有四万七千两白银对不上。 换句话说,虽然姚启圣已死,这笔债是他欠下来的,新任总督不愿意填补这个亏空,因此建议康熙向姚启圣的家人追缴。
由于姚启圣在为官时疾恶如仇,得罪了不少同僚,因此,大家闻风而动,纷纷上奏弹劾姚启圣。《清史稿》云:上念其劳,免之。 意思是,康熙念及姚启圣生前的功劳,没有追究这件事。 那么,姚启圣是真的贪污了四万七千两吗? 笔者认为,至少康熙是不信姚启圣会贪污的。原因有二: 第一,姚启圣厌恶贪腐,视钱财如粪土,他自己贪污的可能性极低。 第二,当年康亲王杰书平定耿精忠之乱,姚启圣捐款五万两。他如果再贪腐四万七千两,意义何在?就算他真的贪污了,朝廷岂不还欠他三千两? 因此,当众人弹劾姚启圣的时候,康熙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因为康熙相信姚启圣不是这样的人。
唐朝诗人高适在《哭单父梁九少府》中说: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意思是:如今只剩身后一点清名,空在世上远处近处流传。
姚启圣一生三次为官,他为人侠义,疾恶如仇,颇有古士大夫之风。姚启圣为清朝立下大功,还是应该保留他的好名声的。
笔者认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首先要看他对中华民族的领土完整,民族融合是否作出了正向的贡献,姚启圣在福建经营7年,让台湾重归清王朝的管辖,对清朝意义重大。对中华民族后期的版图,也颇具贡献,可以说是功在千秋。
浩浩东海,波涛依旧,清朝有姚启圣,我当代男儿,必当效仿之!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