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 古人取火的方式众多,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除此以外,古代还发明了许多的取火工具,比如“燧镜”,据历史记载,这种镜子“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与艾承之,则火出矣。”除了这一样,古人常用的一套点火工具是火镰、火石以及火绒,利用这些工具便能够引燃火绳等使用。

而在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一种叫做火折子的引火之物。关于火折子还有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南北朝的时候,经常在打仗,不要说普通的老百姓,即便是皇宫都会经常出现物资供应不足的情况。当时的北齐皇宫,就经常会出现火种遗失或者是熄灭的现象,当时一位宫女在经过研究后,发明了火折子这种能够有效保存火种的发明。那么火折子这种古代的点火器是如何制成的?为何一吹就能着? 用于长期保存火种的火折子 我们现在早已看不到火折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火柴、打火机,但相信有着很多的朋友对火折子的原理非常感兴趣,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火折子的原理以及制作方法。古代的时候,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人们获取火种的办法一般都采取钻木取火或者是保存之前留下来的火种,但这样的方式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钻木取火非常的繁琐,而且对取火人有很高的技艺要求。而保存火种这种方式相对于钻木取火要好上一些,但缺陷也非常明显,有着太多的因素会导致火种熄灭。火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所以古人一直在钻研着保存火种的方法。在一次次的尝试下,火折子这种用于保存火种的器物才诞生了,它的优点是能够长期有效的保存、使用火种并且方便携带。 火折子的原理 制造火折子的材料非常多,理论上只要能够引燃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制作。它的制作方式为:将纸张或者是干枯的植物藤蔓这种易于燃烧的引燃物,紧紧地包裹起来,形成一个圆柱体的形状。再在火折子的头部位置点燃明火,然后再吹灭,让火种改为阴燃的方式。在这样的方式下,火折子就可以长期地保存。

火折子能一吹就燃,正是因为它从来就没有熄灭过。当人们向它吹气的时候,就会让阴燃的部分与氧气进行接触,从而产生反应,然后变为明火状态。物理学中这种原理被称之为“复燃”,指的是一种处于半燃半灭状态的可燃物,在重新获得了充足的氧气后,又进行了燃烧。

火折子的制作方式也并不难,首先需要找到一些可燃物,以纸张为最佳。最开始时,将纸张进行揉皱,越皱越好,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纸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之后将已经揉皱的纸张铺开而来,并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然后将它卷成一个紧密的纸卷。但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会导致无法燃烧,太松会导致燃烧过快。 火折子如何制作的 在完成了这一步后,再将卷好的纸卷放入一个与纸卷大小相仿的竹筒之中,只露出头部,然后用明火点燃,这个时间不宜太长,看到纸卷头部炭化后就可以将它吹灭,之后再制作一个头顶带有小孔的盖子,安放到竹筒之上。这样一个最为原始的火折子就制作完成了,被藏在竹筒里的纸卷,会一直缓慢的燃烧,从而达到保存火种的作用。

这样的方式制作起来比较麻烦,并且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古代的纸张可是相当值钱的,所以还有一种相对方便且简单的火折子制作方式。先找到一个竹筒,然后直接将一些可燃物放进去,然后再将头部点燃,看到碳化之后再熄灭。但这样的方式缺点也非常的明显,保存的时间较短,并且会出现很多烟雾。

在时间的发展之下,还出现了一些较为高级的火折子。它的制作方式和普通火折子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材料差别很大,会采用上好的薯蔓当作材料,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还会加上各种各样的香料。这样方式制作之下的火折子,不仅保存的时间更久,并且在点燃时还会有一些香味。但这样的方式造价很高,古代只有一些大户人家才使用得起。 结语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火折子虽然非常有趣,但火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物,小孩子千万不能去尝试这样的东西。即便是成年人出于兴趣的原因去制作它,也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偶然来的兴趣造成火灾,要知道的是,一旦人为造成火灾,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而且当事人也会面临刑事处罚。 参考资料:《中华古今注·燧铜镜》 《苦寒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