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5日讯(记者 赵昕睿 陈俊兰)这个周五,对两家头部券商资管的处罚成为市场关注点。深圳证监局的5张罚单均指向券商资管业务,其中,国信证券有3张、银河证券全资子公司银河金汇2张,皆为在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中存在违规情形。
根据深圳证监局处罚公告,国信证券在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开展中分别存在以下4项问题:
一是部分产品具有通道业务特征,主动管理不足;
三是个别产品为其他金融机构违规运作资金池类理财业务提供便利;
四是存在产品投资限额授权不审慎、债券评级方法客观性不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足等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深圳证监局对国信证券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私募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到期资产而新发行的产品除外,不得新增投资)的行政监管措施,暂停期间为2024年7月6日到10月5日。
根据相关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对资产管理计划实行净值化管理,确定合理的估值方法和科学的估值程序,真实公允地计算资产管理计划净值;此外,不得为其他机构、个人或者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也是经营机构应当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之一。
银河金汇违规情况如下:
一是个别定向资产管理账户违规与公司其他证券资产管理账户发生交易,并高杠杆高集中度运作;
二是存在刚性兑付的情形,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垫付或兑付;
三是资管新规整改不实,存在规模较大的资产管理计划实质仍为非净值化通道类产品;
四是存在内部制度不健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足、投资标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深圳证监局同样对银河金汇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私募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到期资产而新发行的产品除外,不得新增投资)的行政监管措施,暂停期间为2024年7月6日到10月5日。
国信证券表态全面自查
国信证券因存在4项资管违规情形,公司及相关负责人都被监管一同处罚。除对国信证券暂停三个月新增私募产品备案举措外,还对国信证券时任分管私募资管业务高管袁超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同时,对任“具有通道业务特征、主动管理不足产品”的两位投资经理马谦、凌铃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对于此次资管业务违规情况,国信证券表示,已对相关业务开展了全面自查,将进一步强化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规范执业意识,持续建立健全相关内控制度,对所涉问题全力推进整改。虽被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3个月,但主要涉及资管新规前成立的产品,不影响现有净值型产品正常运作,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较小。目前,各项业务经营情况也正常。
除前述违规内容,国信证券同时公告称,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主要涉及资管新规前成立的产品,不影响公司现有净值型产品正常运作,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较小。
据记者了解,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前设立的老产品,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较难解决,头部券商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也属于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银河证券资管与国信证券资管应是同样原因。
根据监管公告,时任分管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高管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领导责任,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显然此次处罚与国信证券资管业务近三年主营业务方向无关。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国信证券资管业务近年净值化小集合发行数量大幅增长,2023年发行总计250+支集合类产品,位列行业第一,策略布局不断丰富,在各大银行渠道代销取得良好口碑。国信证券2023年报显示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上升54.25%。去年11月,国信证券获批设立资管子公司,今年4月完成子公司工商注册。
国信证券因资管业务被罚已不是第一次。4月19日,同样为深圳证监局下发罚单,因公司合规内控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个别标的黑名单管理不到位、个别标的尽职调查不充分、在业务融入方出现风险后仍多次有条件延期造成大额损失;
二是纾困产品管理不足,部分纾困资管产品投向纾困用途的资金未达到规定比例;
三是私募子公司管理不到位,个别产品未经备案开展业务、个别基金部分投资款被合作方挪用;
四是存在为金融机构及其管理产品规避监管提供便利、为未备案的私募产品提供外包服务、信息隔离墙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因上述违规情形,国信证券被深圳证监局采取警示函措施。
银河证券回应处罚
银河证券全资子公司银河金汇除前述被暂停业务资格外,旗下时任分管私募资管业务高管和定向资管计划时任投资经理,分别被采取责令改正和监管谈话的行政措施。相关负责人魏琦、赵启越则被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对于2项罚单,银河金汇表示,目前,公司在管产品运作平稳。上述暂停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事项对公司合并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公司将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坚决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完善内控机制,不断夯实管理基础,进一步遵循稳健的经营理念,切实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努力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
结合来看,国信证券和银河金汇都存在资管新规整改不实的情形,且规模较大的资管产品计划仍为非净值通道类产品。自资管新规公布以来,监管规定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这意味着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全部资管产品都将向净值型产品转型,进一步规范资管业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因资管业务存在多项违规问题,两家都被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的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暂停期限从7月6日开始生效,并持续到10月5日结束。此次处罚力度与近期资管罚单相比,则更为严重,这也与违规程度不无关系,对业内开展资管业务则起到警示意义。
年内多家券商因资管业务被罚
在“两强两严”的监管背景下,券商罚单正在密集落地。除国信证券、银河汇金外,年内至少已有6家券商及资管子公司因资管业务违规收到罚单,主要涉及纾困产品管理不足、违规提供通道服务、未能有效防范发行人通过资产管理计划认购其发行的债券等问题。
5月21日,宁波证监局披露对国金证券罚单,展业刚满一年的全资子公司国金资管因未及时配合做好信息披露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5月11日,2家券商因纾困产品管理不足收到上海证监局3张罚单。分别是海通资管、华泰资管及分管相关业务的高管朱前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具体违规行为包括,一是纾困资管计划投向纾困用途的资金未达到规定比例,纾困资管计划违规收取管理费;二是对交易对手方尽职调查不充分;三是纾困资管计划管理不足,投资不审慎,未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5月10日,中金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开出的3张罚单。中金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存在因操作风险造成流动性缺口、违规提供通道服务、同日反向交易未列明决策依据、产品账户间互相发生交易等问题,违反了相关规定。中金公司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时任分管业务高管徐翌成、投资经理于剑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
5月6日,陕西证监局2张罚单给到了开源证券。因未充分履行主动管理职责,未能有效防范发行人通过资产管理计划认购其发行的债券。开源证券被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公司时任副总经理、资产管理业务分管高管武怀良,以及相关资管计划投资经理陈璐,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在严监管的常态下,券商在展业的过程中必须牢牢守住业务底线,应当严防执业过程中因不当行为带来的各类业务风险,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确保夯实合规风控的根基。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 陈俊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