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9日,李富春因病去世。同月,党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举行追悼会。但现场,却没有看到他的独生女李特特。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这是为什么?难道一位伟大的革命党人,竟然连自己的独生女儿都没有教育好吗?其实,是因为李富春的妻子,蔡畅不允许。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当时,李富春去世的消息传到李特特耳朵中,她疯了似的往家赶,想最后送爹一程。可蔡畅却一把拦住她:“追悼会你别去了。”她这话一出,李特特就急哭了,她苦苦哀求:“娘!那是我爹啊!我为啥不能去?”

面对悲痛的女儿,蔡畅眼圈也红了,却始终咬着牙没松口:“让你别去就别去,听话。”

随后,李特特又找到聂荣臻元帅帮忙说情。聂帅来劝蔡畅:“老蔡,让孩子送送父亲,合情合理啊。”蔡畅却还是摇摇头:“聂帅,您不懂。现在形势复杂,特特嫁过苏联人,这时候露面,怕有人揪辫子。我不能让她出事。”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最终,李特特还是没能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她坐在家里,听着远处传来的哀乐,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想不通,为啥娘连这点念想都不给她。

一直到后面,她才慢慢明白。那时候正是特殊时期,父亲的身份敏感,她的跨国婚姻背景更是一大“软肋”母亲的决定看似绝情,但那都是为了保护她。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1923年的法国巴黎,蔡畅摸着肚子,眉头拧成了疙瘩。她和李富春刚结婚没多久,革命工作正到关键处,这孩子来得不是时候。她跟丈夫商量,“要不,还是算了?”声音里带着犹豫。

那会儿法国不允许堕胎,跑了好几家医院都碰了壁。蔡畅的母亲葛健豪正好来法国看女儿,一听这话就急了:“傻孩子,啥能比一条命金贵?你们忙革命,我来带!”老太太拍着胸脯保证,为了外孙女,她直接辞了工,啥都不干就专心带娃。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李富春也劝:“革命要干,孩子也得要。将来胜利了,还得靠他们接着走。”就这样,这孩子才算保住了。出生那天,葛健豪看着粉嘟嘟的外孙女,想起蔡畅在法国用的外文名字开头像 “特”,干脆取名“特特”。李富春和蔡畅听了,都笑了,觉得这名字既应景,又透着外婆的疼惜。

可特特8个月大的时候,组织上派李富春和蔡畅去苏联学习。那会儿去苏联哪能还带着孩子?夫妻俩咬咬牙,把孩子交给了葛健豪,让老太太带着特特先回国。

这一别,就是好几年。特特的童年记忆里,没有爹娘的怀抱,只有外婆的蒲扇和湖南老家的月光。她蔡和森的孩子们蔡妮、蔡博、蔡转挤在一起长大,几个孩子都没见过几次亲爹亲妈,常闹笑话:蔡妮见人喊“爸妈”,剩下几个就跟着喊,大人们听着好笑,可转过头就悄悄抹眼泪。

1927年,特特3岁了。李富春夫妇在上海做地下工作,葛健豪带着外孙女去团聚。可特特对着这对“陌生男女”,怎么也亲不起来。

那时候李富春和蔡畅忙着革命,早出晚归,有时还得乔装改扮。一天半夜,两人一身风尘地回来,脸上还带着伪装的胡子和妆容。特特迷迷糊糊醒来,瞅见两个“怪人”闯进来,吓得哇哇大哭,直往刚好在隔壁的周总理怀里钻。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周总理哄了半天才消停,可他刚走,特特又哭起来。李富春耐着性子哄,没经验的他只会说 “特特乖,不哭了”。蔡畅性子急,见孩子哭个没完,火上来了,把她关进了黑乎乎的储藏室:“再哭就别出来!”

这下更糟了,特特在里头哭得撕心裂肺,把刚躺下的周总理又给哭醒了。周总理赶紧过来,把孩子从储藏室抱出来,心疼地数落李富春夫妇:“你们这是干啥?孩子这么小,哪经得住这么吓?”

李富春红着脸没吭声,蔡畅也有点懊悔。他们俩这辈子跟敌人斗有办法,跟个小娃娃打交道,是真没辙。

可革命容不得他们慢慢学当爹娘。没过多久,形势紧了,特特又被外婆带回了湖南。临走的时候,蔡畅摸着女儿的头,想说点啥,最终只憋出一句:“听外婆的话,别乱跑。”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李特特4岁那年,李富春夫妇在上海的工作需要掩护,就让葛健豪带着特特和几个表兄妹搬去上海,装作一大家子普通百姓。

从那天起,特特的生活里多了好些“规矩”:隔阵子就得换个地方住,名字也得改。有回蔡畅让她改姓“王”特特仰着小脸问:“为啥要改姓?我不叫王特特,我叫李特特。”蔡畅蹲下来,表情严肃:“让你改就改,别多问。”

特特委屈得撇嘴,她不懂,娘为啥总对自己这么凶。后来她才知道,那会儿国民党抓得紧,多一句嘴可能就掉脑袋。有次蔡畅带着她在街上走,身后跟着个“尾巴”,娘拉着她一口气跑过好几条街,特特小短腿跟不上,摔了好几跤,爬起来接着跑,哭都没敢哭。

家里还是个秘密联络点,常有同志来开会议。每次开会前,蔡畅就给特特布置任务:“在门口看着,见着不认识的人就唱那首《小放牛》,记住了?”特特使劲点头。有回真来了个陌生男人,直往院里闯。特特慌了,忘了唱歌,转身就往屋里冲:“娘!有坏人!”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后来才知道,那人是自己同志,走错了门。蔡畅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她:“让你唱歌你咋忘了?这点事都办不好!”特特低着头掉眼泪,心里却明白:娘不是凶,是这事太重要了。

打那以后,她再放哨,眼睛瞪得溜圆,再没出过岔子。

1931年顾顺章叛变,上海的地下组织也遭受了重创。李富春和蔡畅奉命转移到中央苏区,特特则被外婆又带回了湖南老家,这一别就是整整7年。

1938年,国共合作抗日,形势稍缓。组织上把特特接到新疆,又转送到苏联学习。在莫斯科的国际儿童院,她终于见到了娘。蔡畅来看她时,还带了糖果,分给院里其他孩子。特特看着娘把糖递给别人,心里酸溜溜的,可她没上前。她知道,娘的心里装着好多孩子,不光是她一个。

1941年蔡畅回国时,特特抱着娘哭了:“娘,你能不能别走?”蔡畅摸着她的头,眼圈红了:“娘得回去打仗,等胜利了,咱一家人再也不分开。”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后来,特特就一个人留在了苏联,她在这里认识了苏联青年瓦里亚,随后就结婚生子。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1952年,特特接到娘的信:“祖国需要人,回来吧。”她没犹豫,带着孩子登上了回国的火车。她想,这下总算能跟爹娘好好过日子了。可真住到了中南海,她才发现,爹娘的“规矩”比小时候还多。蔡畅跟她说:“家里的生活费你得交,看病自己花钱,别想搞特殊。”

有回特特中暑晕倒,同事送她去医院,秘书派车把她接回家。蔡畅回来第一句话就是:“车钱给秘书,不能占公家便宜。”特特心里有点难过,可还是乖乖把钱给了。

后来她搬到单位宿舍,孩子上学、生病,也全都是自己扛。有回急性支气管炎住院,出院后蔡畅让她自己交住院费:“你住的不是合同医院,不能报销。”可特特那阵刚跟苏联丈夫离婚,一个人带俩娃,日子紧巴巴的,这笔钱差点没凑够。还是李富春悄悄让秘书把钱给垫上了。

1975年李富春病逝,追悼会上独生女未出现,知情者称:蔡畅不许

特特有时候也难免埋怨:“别人爹娘都疼孩子,你们咋对我这么狠?”蔡畅就板着脸说:“咱是革命家庭,不能搞特殊。你得靠自己。”

到了晚年,特特才懂了父母当年的爱,也明白,为了革命事业付出的父母有多伟大正是有了这些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者们的贡献,才会有我们现在这样的和平生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